什麼樣的人會終其一生都握着筆墨?這樣的人可能會口舌笨拙,與人交流磕磕絆絆,也可能啰啰嗦嗦,三句話裡得不到真意,但他的内心一定常常是憋悶的,那些難以表達的情感和思想,最終都會寄托在小小的筆上,用那些看似沒有感情的黑色方塊,完完整整地展現出來。正如《半生緣》之于張愛玲,《夢裡花落知多少》之于三毛。


我并不是一個缺愛的人,所以也很難理解真正缺愛的人會做些什麼,想着什麼,但如果通過一些淺顯的比較,我多少能夠明白一點。


我認為楊绛是最好的愛情的代表,冰心是最好的親情的代表,她們的人生和張愛玲,三毛比起來,絕對是非常幸運的,所以她們的作品中,總是充滿了溫暖和诙諧,如果想更了解張愛玲和三毛,我覺得讀一讀楊绛和冰心的作品,也許會有更深的體會。


《滾滾紅塵》以張愛玲和胡蘭成的愛情故事為藍本,然而我非常讨厭胡蘭成,以至于這部電影看的也很痛苦。電影中描述了一個異常坎坷的愛情故事,它一直在糾結和猶豫中徘徊,讓人覺得有點不幹脆,但我也覺得這和作者三毛自己的經曆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可以理解。


女主角和張愛玲一樣,實際是一個很冷漠的人,鄰居的女人領着兒子來求她救丈夫一命,韶華毫不同情,而後來的她,痛苦又何嘗少于這個被她忽略的女人?韶華對愛情寄予了太多太多期待,我完全可以理解為什麼餘老闆對她那麼好她卻一點都不動心,因為章能才簡直完美得像一場夢,但夢總是會破碎的,人始終要回到現實。所以韶華到最後一刻,選擇了現實,跳下了船。


韶華很蠢,但是她很真實,我們總是可以清醒地嘲笑電影中迷茫痛苦的男女,很多時候隻是因為我們不在其中罷了。


我不缺愛,但我也不想打擾别人缺愛時瘋狂奔跑在追求愛的迷途上,不想當冷漠的旁觀者,也不想傻乎乎地跟風動感情。我隻需要看着她們的歡愛情仇,然後默默抱緊對自己幸福平和生活的喜悅和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