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爱国,宅家,刷剧。
找了TVB拍的《溏心风暴3》,一晚上看完。
豪门家族,三对情侣,各款狗粮。公主骑士、欢喜冤家。大概编剧是为了提高收视率,还安排了大小姐黄以爱(陈敏之饰)和已婚男郑立安(唐文龙饰)的婚外情。

这顿狗粮,苦中带涩,令吃瓜观众们咽不下去。但从情节走向来说,编剧倒是很见功底。因为,真的很真实。
黄以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一开始的出场,便是黑框眼镜+黑白灰的着装。明明是知性、能干、充满吸引力的美女,却将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人的着装连接着一个人的外在世界和内心世界。是的,她柔软的内心牢牢地冰封着,冰封了太久,久到自己都忘记了。
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郑立安,她的会计学老师。郑立安有颜、有型、有学问,还有一个非常美满的家庭,一个美丽温柔的妻子和一个听话可爱的女儿。可一开始,黄以爱对他并不感冒。她把自己的心保护得密不透风。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缝隙呢?
最开始,是以爱对他产生了误会。她抢白了他。当误会后来解除后,以爱内心是存有愧疚的。再没有比愧疚感更能破冰的好食材了,当愧疚的种子慢慢萌芽,补偿的好感就开始从坚硬的石头缝里钻了出来。更何况,郑立安本身就充满了不可否认的吸引力。
这种吸引力不仅仅在于外表,还有一种已婚男人的沉稳。这份从家庭里面生长滋生出来的,不属于年轻男人的沉稳,对于黄以爱的吸引力是致命的。虽然她作为黄家的大小姐,拥有财富和美貌,但是她的童年并没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和陪伴。
这可以从她和母亲的互动看出。当母亲拉着她出来买衣服,买着买着,母亲就开始去给以爱的弟弟围家去买了。母亲后知后觉,对女儿表示愧疚。但是黄以爱面无表情地说,“我习惯了”。她已经习惯了不被看到,不被关注。试问,要多少次的被忽视,才能形成这样坚硬的外壳去习惯呢?
一个大家族,男孩子的出生总是比女孩子有更多的关注。因为,他承担着家族和产业的延续。而黄以爱的童年时期,父母刚好处于创业的早期阶段。创业狗有多忙,不用想象,看看马云就知道。所以,当小女孩因为玩水掉进桶里差点被淹死,父亲看到了第一反应是骂她,怎么可以浪费珍贵的水,而不是去关心她的感受和安全。
这是黄以爱的阴影。那时,她还足够小,不懂的体贴父母创业的艰辛。她感受到的,只有父母的忽视,以及在她命悬一线时,父亲关心水甚于关心她。在那个小女孩的心里,觉得自己不被爱,没有价值,是nothing。哪怕后来长大后,家境开始好转,父母也有更多的注意给她,却仍然是捂不热那颗受过创伤的心。
她的内心是一片冷寂的星空,寒冷、荒芜、恐惧、孤独。所以当郑立安在巧合之下救起溺水时的她时,她生平第一次感受到,星空里飞过的火种。那是热的光芒,给了她一点温度。于是,她奋不顾身地飞蛾扑火了。哪怕那个男人有妻子、有女儿,哪怕他明确地说你不能影响我的家庭。她都不在意。
后来她的母亲知道一切后,质问她,“我们视你如珠如宝,我们把你当做公主,你是黄家的大小姐啊,为什么你这么贱,去做小三,破坏别人的家庭……”黄以爱哭着说,“我只是喜欢一个人而已,为什么不行?”我只是想要得到一点爱啊,为什么不行?我只是想要被保护、被看到啊,为什么不行?
我相信这是她未说出口的潜台词。

可是,作为观众,你为她捉急。傻瓜呀,那个男人根本不爱你啊。他戴着戒指呢,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他如果爱你,怎么会舍得让你当小三?他如果爱你,怎么会一次次地让你失望?他如果爱你,怎么会让你一直苦苦等待?他如果爱你,怎么会永远选择把你的需要给舍弃掉?
但是黄以爱看不到。她只知道,那个男人会帮她一起找东西,会在她溺水时救她,会在医院听她说内心的创伤,会细心地看到她怕水的恐惧并且陪伴她。而那是她生命中最痛的,最匮乏的。曾经,她还可以下意识地去遗忘这份创伤和匮乏。但是当一切被唤醒,伤口敞口,汩汩流血,郑立安,就是她的救命稻草。人,怎么会不尽全力去抓住救命稻草呢?
所以,在电视剧里,她的着装色彩开始变化,红色、黄色、白色……带着诱人的气息。她向他保证,这段关系一定是零风险,因为她不会打扰他的家庭生活。哪怕是想见他这么卑微的愿望,她都没办法得到。可是她还是心甘情愿,完全配合他的时间,他的一切。
可是,当她投入越来越多的感情,她忍受他不在身边的痛苦就越来越多。这份痛苦,是别人没有办法缓解的,亲情、友情、其他的追求者都无法替代。每时每刻,她都仿佛行走在刀尖上,感受曾经的伤疤再一次被撕裂,再一次在亲密关系中体验被忽视,被放弃,被抛出去……
然后,她愤怒。他离开。她再挽留。他接受。不平等的位置,不平等的感情。不断地循环,直到这一切,被揭穿。郑立安为他的风险承担了后果,买了单,挽回妻子,全家离开香港前往芬兰。从始至终,他理性而果断。
离开时,他对黄以爱说,“我不爱你,我只是想睡你。”
他一直都是她的好老师。他教过她,“你怎么可以把所有的感情都投入到一段关系里,这样你会翻不了身的”。可是,她从一开始就不是个好学生。她投入全部,满盘皆输。而更残忍的是,他们的结束却从来没有开始。
怀着道德的十字架,我们指责郑立安的无耻,黄以爱的下贱。但是悬置道德标签来看这一段关系,却也有它美好的所在。无可否认,郑立安是一位父性很强的人。他爱女儿,陪伴她,保护她,会为女儿买咖喱鱼蛋,会为不能及时赶到看女儿的表演向女儿道歉。
所以,当黄以爱溺水时,他会第一时间去救她,做人工呼吸,关切地安慰她,“没事了,没事了”。那一刻,是一个男人像山一样的力量带来的安全和保护,同时又带着一份对小女儿的体贴和温柔。
同时,郑立安也是一个对别人的需求非常敏锐的人。他与女性朋友吃饭时被妻子和女儿撞见,他直接上前给妻子一个吻。当妻子要出远门时,他主动报备我会给你发我吃饭的照片,每晚与女儿视频。他这般主动交代行程,妻子当然体贴地说,“不用了”。
他的情商够高。高到可以敏锐地捕捉到妻子的不安和怀疑,并提前打消。他也可以捕捉到黄以爱对他的感觉,并假装不知道。当然,他也可以敏锐地捕捉到黄以爱对水的恐惧,并给予陪伴。这份敏锐和陪伴,可以作为他绅士风度的一部分,当然也可以作为他潜意识的捕猎行为。
多会撩啊!分寸把握的极好。
我相信,黄以爱对他是有吸引力的。否则,他怎会在她处留下这么多温暖的光。以爱漂亮、出身豪门、品味和能力自然是一流的。看惯美女的郑立安自然懂得鉴赏。更何况,一个内心受过创伤的、平常以黑白灰包裹自己的女人,也是很能激发起男人的保护欲和征服欲的。
郑立安诚实地向朋友坦露,“原来我也是一般的男人,非常的贪心啊。”

黄以爱想得到的,是父亲那样的爱。
郑立安想得到的,是激情和新鲜感。
结束,自然是预料之中的事情。男人远走他国,女人留下养伤。可是这伤口该怎么养呢?
电视剧里,编剧安排黄以爱自杀未遂,后来对另一个男人产生感觉。这也许是为了一个happy ending,硬加上去的。
在我看来,这份疗伤,并没有那么容易。黄以爱还需要做很多的事情。她需要直面父母的疏忽,告诉父亲,“当年的溺水,你为什么不先关心我,而是要骂我?”,告诉母亲,“为什么你们关心弟弟,要甚于关心我?”,告诉父母,“为什么你们忙着创业,对我缺少那么多的陪伴?”
原来,那个男人给予我的温暖,是我多么匮乏的东西。我为什么会匮乏?除了占有他,还有没有其它的方式?
去看到,去修通这一部分创伤和匮乏,才有可能从“不可以”的救命稻草咒语里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