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98年金融危機席卷全球,韓國也受到了巨大沖擊。

之後韓國便掀起了一陣恐怖電影熱潮,這是國民壓抑情緒釋放的重要出口。

通過三點來看。

一、“借鑒”,“氣質”

同樣處于東亞地區,韓國和日本有着較為相似的審美。

韓國人最擅長的“拿來主義”就先從日本開刀。

02年,由河智苑主演的《鬼鈴》上映。

同樣是鬼魂通過電話向人索命,明顯借鑒于四年前的名作《午夜兇鈴》。

...

影片在韓國公映時,也蹭了一波熱度,自稱韓國版的《午夜兇鈴》。

雖然兩者故事并沒有半毛錢關系。

...

點亮打火機“見鬼”的一幕,是來自《咒怨》的創意。

...

...

03年的《鬼鏡》中,女鬼從鏡子走出的情節,無疑就是受到貞子爬出電視機的啟發。

...

99年《愛的肢解》中,藝術與變态之間的微妙關系,是對日本著名的「豚鼠系列」的“溫柔化”處理。

影片一開始關于活體解剖的寫實影像,手術刀劃皮入肉的場面配上誇張的配聲,依舊讓人毛骨悚然。

...

氣氛營造方面,韓國自然也受東亞文化浸染。更多講究“意念”,“氣質”。

它的恐怖不在噴薄而出的那一刹那,它像黑夜暗流,慢慢滲透沁入骨髓。

《鬼鈴》中,有一幕女主角背着女童在屋内踱步,突然感到一種不明方向的注視。

她停下來,慢慢環顧四周,觀衆随着鏡頭屏息掃視。

...

這時屋内原本平常的家具、牆壁、門窗都變成了恐怖的符号。

最終視線落在玻璃窗上。同樣的驚鴻一瞥,女主和觀衆都被吓得不輕。

...

這種通過視點移動,令人産生莫名、未知的恐懼,正是日式恐怖片所擅長的。

影片隻會提供不具刺激性的星星之火,讓觀衆自己把它燎成恐懼火海。

韓國恐怖片确實學到了精髓。

...

二,“社會”,“倫理”

同任何一個國家一樣,韓國恐怖片也有着濃厚的民族特色。

比起美國恐怖片令人感到生理上的惡心,韓國的恐怖片惡心的部分更多是來自肮髒的人性和變态的人倫。

其實韓國的電影都相似,或多或少都包含着一個倫理道德故事。

...

《女高怪談3:狐狸階梯》

經常講道德淪喪帶來的惡果,一般以家庭倫理為主。

比如《秘密》、《薔花,紅蓮》都是講述父親外遇對家庭和子女造成的傷害。

...

《洋槐》告訴人們該如何對待領養家庭對孤兒的态度。

...

《愛的肢解》控訴父親對親生女兒的摧殘。

《四人餐桌》則涉及到了父母對子女的責任問題。這些影片從普遍的家庭矛盾入手,在道德領域裡放大分析。

說到底都是對人性的深入探讨。

...

《三更之失憶》中,女主在死亡後并不知自己女鬼的身份,她在城市街頭飄蕩,追逐女兒,找尋回家的路。

過程中,她漸漸回憶起被害的經過。也向觀衆揭開了一個殘忍殺妻事件的始末。

...

人性的貪婪、自私、暴虐在觀衆的想象中被無限放大,看完後心裡有種強烈的不适感。

...

類似的電影還有很多,導演們看似在講恐怖故事,制造心理恐慌,實則是其家庭道德觀念的體現。

《鬼鏡》、《四人餐桌》都涉及教育制度,屬于“校園恐怖故事”。

而校園恐怖故事最知名的,便是《女高怪談》系列。

...

從98年開始到今年的第六部,無不反映韓國教育的現狀。

老師以體罰學生作為主要的教育手段;

同學間友情匮乏,隻有為成績不擇手段的惡性競争;

成績至上成為學校的統治思想,功課不好的學生遭到排斥和抛棄;

考試的分數被放到無限大,但學生的心理問題卻被忽略。

...

這就是真實的韓國電影:人際疏離,金錢至上,家庭暴力,學校專制,亂倫兇殺......

娛樂性不是它們的唯一訴求,更多有教化的意味。

...

三,“鬼形象”

韓國恐怖電影中的鬼形象,完完全全的東亞風格。

其實參考日本就行了,也是永遠以女鬼為主。

不同的是,它們幾乎都以大美女為主角,也不乏知名女團的成員。

...

樸孝敏,《寄生靈》,2011

她們不會猙獰,不會扭曲,也不會模式化的“變醜”。

因為連孫藝珍都能演女鬼,還有什麼可說的?

...

《現在去見你》,2018

恐怖電影是韓國電影重要的一個類型,它也集中反映了韓國電影的整體特點。

電影理論家安德烈·巴贊曾說過:“美國電影以一種不同尋常的勝任方式,将美國社會如它所想看到的自己,展現出來。”

我想,這句話同樣适用于韓國恐怖電影。

...

也可以來我的公衆号【人生電影公司】找我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