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看《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這是一部1997年的作品。此劇無論是從制作、劇情設計還是演員的選取、台詞的編寫都堪稱完美。這也是這部劇經久不衰的原因。今天我就與大家來讨論一下佟國維、隆科多這兩個人物,以下僅代表我個人的觀點與理解,有什麼不足,歡迎大家指正。

     在這部電視劇中,太子胤礽因為與鄭春華偷奸被康熙貶為庶人。由此,百官議舉新太子的運動便拉開了帷幕。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這最後會演變為一場風波。最終以佟國維被削去官職、隆科多任九門提督而告終。

     這場風波結束了,但是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依我看,此處有幾個疑問:

     1、佟國維東窗事發的前一天,康熙曾邀他一起共進晚餐,并且當場說要封隆科多為九門提督,康熙這樣做的的用意何在?

     2、隆科多在面見完佟國維後,為什麼第二天便告發了佟國維,他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

...

      對于第一個疑問,我是這樣理解的。康熙這樣做,有以下幾個意圖:

        1、早已心知肚明,隻是隐忍不言。注意,事先康熙是看過這些折子的,依稀記得劇中康熙看完隻是輕描淡寫的說了一句“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她去吧”。試想,身為一代雄主,康熙怎麼會看不出其中的端倪,怎麼會不明白這内中暗藏的貓膩,但是康熙貴為天子,絕不會輕易表現出自己的憤怒。那句話隻是對于内心感情的一種掩飾。

       2、拉攏佟家實力,同時也是在警告佟國維。根據史料記載,佟國維乃孝懿仁皇後之父,也就是說他是康熙爺的親舅舅。并且,當時佟國維在朝中身居要職,乃是議政兼領侍衛内大臣。所以說,這個特殊的職位就決定了佟國維的重要性。如果佟國維一亂,那麼上書房的衆大臣以及其他官員,便都會倒向他,到時候弄不好會搞得皇帝陷入兩難的境地。所以,佟國維是這場風波中的核心人物,穩住他才是最重要的。之後又加封隆科多等舉措,也是這個目的。當然,康熙爺最精明的一招不在這兒,而在于那個毫不起眼的老花鏡。按劇中演的,康熙說佟國維眼花了,回去戴着用吧。一語雙關的地方就在這句話。表面看似是在說他眼睛花了,看不清東西;其實更深的意思就是在警告佟國維,說他看不清局勢,恣意妄為,禍亂朝綱,希望這副老花鏡可以使他清醒一些。帝王之術,在這裡可見一斑。

...

       對于第二個疑問,我覺得隆科多是經過了很激烈的心理鬥争才去那樣做的。讓我們把焦點聚焦到隆科多喝得大醉的這個鏡頭上。雖然隻有短短的幾分鐘,但是與後面發生的聯系起來,就會覺得這短短的幾分鐘為我的看法提供了有力的證據。隆科多哭着對康熙說,如果說出來,是不孝;如果不說出來,則是不忠。由此可見,對于告發佟國維他是鼓起相當大的勇氣的。畢竟,那是自己的六叔啊,自己這樣做輕則斷送他的仕途,重則要了他的性命。所以,他借酒澆愁也就不足為怪。不過,反過來一想,這也有可能是隆科多為自己找的一番托詞。或者說,告發佟國維本來就是他策劃好的。這也不是沒有可能,至少有三點可以說明:

        1、隆科多屢次求佟國維為自己找差事,卻一次次的碰壁,心中難免對佟國維有怨恨,量變引發質變,最終走了這步棋。

        2、佟國維自己保舉八爺胤祀,卻讓隆科多去保舉四爺胤禛,這不會不令隆科多生疑。你把個冷竈丢給我燒,是怕我搶你的好處嗎?這樣更加劇了隆科多心中的怨恨。

        3、為了自己的前途,為了自己的地位,這樣做是最快捷的的辦法。事實也驗證了這一點,隆科多從監獄牢頭直接坐到了九門提督的位置。

...

       古往今來,多少大臣因為卷入皇子鬥争中,丢掉了身家性命,甚至被滅掉三族。三國時期,楊修就因為介入曹丕與曹植的權力鬥争被曹操所殺。所以,通過佟國維的下場,我們至少可以得出兩點結論:

       1、永遠保持冷靜的頭腦,時時刻刻清楚自己的身份,這樣才能在這個險惡的社會生存下來。

       2、在局勢不明朗的情況下,永遠不要擅自忖度上司的心思,這樣無異于自取滅亡。

       相比佟國維,隆科多告訴我們的似乎更直接,更殘酷。為了自己,天子面前告發自己的六叔,絲毫不顧及叔侄之情。由此,我們可以看出:1、在利益面前,一切都是那麼的蒼白無力。2、人處世上,你隻能相信你自己,因為即使是親情也并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牢靠。

      這場風波在曆史的長河中逐漸消逝,但是其對我們的啟發卻永遠存在。我們回味曆史,就是為了通過古人的前車之鑒,來對我們今天的所作所為進行正确的引導。所以,品讀曆史,看世間百态,不失為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想來大家在看過我的這篇文章以後,一定也會有所感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