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煙火,梅子酒,沙丁魚,櫻花彙成的隧道,火車經過的小鎮,夏天,我在想念你的味道。”

...

前不久,曾在去年火遍大江南北的美食紀錄片《人生一串》的第二季如期而至,播出已有一月有餘,豆瓣評分至今也依舊穩定在8.6分左右。

這部片子用一個個細膩的鏡頭和美食背後承載的故鄉深情,悄無聲息的改變了人們對美食的認知,也勾起了人們對故鄉的思念和對靜谧生活的向往。

...

在許多漂泊在外的遊子們心中,對于故鄉的回憶也許是他們内心深處最珍貴的記憶,是枝裕和以《海街日記》中四個青春少女的視角在勾勒故事的同時,也同時融入了自己對往昔歲月靜好的思考與留戀。

...

一個風景如畫的家鄉,一幢充滿回憶的老屋,一種恬淡清新的日子以及幸福甜蜜的一家人。

相信這樣的夢想,是所有在城市裡整天為了工作疲于奔命、朝九晚五的人們心中一直未曾改變的執念與渴望,也是無數人心底裡對幼年家庭生活的美好回憶,而《海街日記》就是這樣一個關于家庭,成長和風景的故事。

記得去年的那一部《小偷家族》嗎?憑借《小偷家族》,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摘得戛納金棕榈的是枝裕和,在第66屆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上更是被授予了終身成就獎。

在許多影迷們看來,《小偷家族》延續了是枝裕和作品中的一貫風格,故事表面上平淡無奇,絲毫沒有劇烈的沖突和矛盾顯現,有的隻是對真實生活的重現。

但是從深層次來看,《小偷家族》的故事相比是枝裕和以往的個人作品,帶有強烈的現實意味和沉重的主題探讨。

...

如果将《小偷家族》和《步履不停》、《如父如子》看作是一個一脈相承的電影系列,我們會發現對父子關系,家庭關系和社會問題的讨論一直貫穿其中,而且變得愈發沉重。

雖然在幾部電影的結尾,時間的流逝成為了緩解電影人物現實困境的最好武器,最後的和解更是沖淡了電影故事的現實觸感。可是依舊無法改變是枝裕和在電影中埋下的那一絲淡淡的哀愁和憂傷。

對于沉浸在是枝裕和憂郁“生活流”電影之中無法自拔的觀衆們而言,唯有在創作這幾部具有沉重現實議題的電影的過程之間,是枝裕和留下的這部帶有青春回憶的《海街日記》能夠緩解另外幾部作品所帶來的強烈觀感。

...

在長達126分鐘的《海街日記》中,是枝裕和為我們呈現了這樣的一個故事,在臨海的日本古都鐮倉,順山而成的小鎮,不起眼的角落裡生活着香田家三姐妹。

她們的父親早年和情人離家出走,母親則幹脆将女兒們抛給了外婆照顧。外婆去世後,外孫女們繼承了這棟有着悠久曆史的大房子。

過早擔負起家庭重任的大姐香田幸,竭盡全力地照顧着兩個妹妹佳乃、千佳健康成長。這一天,父親去世的消息傳到姐妹手中。她們結伴而行參加了父親的葬禮,并且結識了從未謀面的異母妹妹淺野鈴。或許是血緣中的親近和不忍,幸在臨行前邀請鈴搬來鐮倉同住。

...

未過多久,抱着對姐姐們的憧憬,鈴邁入了父親曾經生活過的房子。四姐妹在時光流逝中,有過歡笑,也有過悲傷。鈴在與姐姐們的生活中也逐漸成長,感受到不曾有過的世間溫情,從失去父親的心結中走出來,并在新的生活中收獲了愛情與友情,更成為了這個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幸、佳乃、千佳也從這個同父異母的妹妹身上憶起早已離去的父親的點點滴滴,感悟親情的血濃于水,感悟人生與生活。

...

花開花落,四季流轉,故事的最後,各自經曆了小小波瀾的四姐妹在參加了飯店老闆娘的告别會後,淡然而充滿希望的望向廣闊的海洋,在潮漲潮落的沙灘邊如孩童般嬉戲。

在電影中除了以小妹鈴的成長和改變作為故事的主線,另外三姐妹的人生經曆和轉變抉擇在《海街日記》中同樣也占據着大量的篇幅。

其中關于大姐香田幸的故事是值得品味與細思的。作為家中的長女,在父親有了婚外情之後離開家庭,母親又獨木難支選擇抛下孩子之後,香田幸選擇了以一己之力擔起整個家庭的重任,把兩個妹妹拉扯大。

...

她的堅強與痛楚讓她無法忘懷幼年家庭的悲劇,不管是父親的出軌,還是母親的逃離。

因而我們可以看到,在影片前半段,當三姐妹的母親時隔多年以後再次回到三姐妹的屋子時,香田幸所表現出來的隻有排斥與冷漠。

直到母親發自内心的一番直言以及自己的親身經曆,讓她對母親當年的抉擇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

在生活和工作上都任勞任怨的大姐雖然對父親當年出軌所造成的家庭悲劇具有刻骨銘心的回憶,也對父親和母親充滿了怨言,可是到了她自己身上,卻又和自己的同事,一個有婦之夫有了不該有的感情。

從這一點上,我們可以看出雖然香田幸外表堅毅而又倔強,可是實際上内心卻是極度脆弱的。

在生活和工作的雙重壓力之下,她也希望自己不是獨自一個人,能夠有一個人能夠讓她有所依靠,并且無憂無慮地去傾訴。因而電影中那個同事,那個有婦之夫的存在對她而言就是心靈的一處避風港。

...

但是,當這個“避風港”懇求她與自己一道離開日本前去美國發展的時候,深深理解父親與母親當年悲劇原因的幸最終還是成熟、理智的選擇了拒絕。

并且為了陪伴玲珑可愛的小妹一起茁壯的成長,為了擔起四姐妹這個家庭的重任,她更不能隻顧着自己的快樂和享受。傳統家庭價值觀念的承載和對父輩過錯的糾正成為了幸父母最大的憶念。

...

電影以父親的葬禮開始,最終又以飯店老闆娘的葬禮為結局,充滿了對生命往複輪回的哲學思考。

四姐妹在人生這個深刻而又沉重的大命題下,用不經雕飾的生活畫面,展現着自己絢爛綻放自己青春的美好年華,讓人唏噓不已。她們在不斷經曆着親情、友情與愛情牽絆的同時,也逐漸變得成熟和勇敢,對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領悟。

在導演是枝裕和的鏡頭下,所有畫面都猶如細膩而克制,卻真情實意的文字,令人在不知不覺中融入了鏡頭下的生活,會開懷大笑也會強忍淚目。

...

臨海的古都鐮倉,當極富年代感的老火車穿過群山,當梅雨稀稀落落下個不停,當象征着家庭傳承的特色美食又一次被烹饪,當單車駛過櫻花飄舞的歲月,當身穿和服的四姐妹充滿童心的燃起節日的煙火……那一刻,我們會知道這就是故鄉最純真的記憶,這就是青春最美好的模樣。

...

看着這部電影讓人不禁想起鮑勃·迪倫在《時光靜靜流逝》中的深情“白日的時光靜寂緩慢,我們注視着前方,努力不使之偏向,就像夏日的紅玫瑰逐日盛開,時光靜寂流逝,永不複返。”

我們在人生的路上永不停歇的前行,很少會留意到身邊轉瞬即逝的美好瞬間,每每隻有許久後回望過往才會察覺到那些早已逝去的美好。

...

作為一部有關生活的電影,《海街日記》中沒有國産生活劇中各種矛盾沖突,浮誇吵架的情節,有的隻是平易近人,樸實無華的生活,和伴随着故事一同悄然流轉的四季。

櫻花、梅雨、繡球,接着是梅子熟了,摘梅子,做梅子酒,夏天來了,蟬鳴日盛,紫薇花又漸漸開了,透過鏡頭,我們仿佛真的在時空中穿梭,體會到時間與自然之美,也感覺到所有的物件在鏡頭下都宛如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平淡而又美好。

單從這一點來看,是枝裕和可以說是日本電影“生活流”發揚光大的締造者之一。

...

從《步履不停》到《如父如子》,從《海街日記》到《小偷家族》我們可以看到這幾年是枝裕和的電影故事都與家庭有關,抛去故事中的溫情,離别,人性……其中都有無一例外都有着對原生家庭的探讨。

如果說《步履不停》中流露的是回歸與寄托,《如父如子》透出的是抉擇與掙紮,《小偷家族》道出的是真相與真情,那麼《海街日記》反應的則是親情與成長,看似平淡無奇,卻又四起漣漪。

...

然而,很多人往往隻顧着看那幾分鐘的漣漪,其實在那漣漪過後的許久平淡無奇才是真正的生活。這些瑣碎不堪的歲月積澱如影片中那一壇子陳年梅酒,最終會随着時間流逝,味道愈加陳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