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在想,我們的地球有一天會不會也像科幻片裡演的一樣,會遭遇各種各樣的大災難,甚至有一天地球毀滅。最近一直都在聽他們談論流浪地球裡面的内容,覺得應該會很好看,所以今天一時興起,就看完了這部電影。

内容大概是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内包括地球在内的整個太陽系都将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另外一個栖息之地。
這部劇脍炙人口的地方。
我覺得《流浪地球》這部劇,标志着中國在科幻領域的崛起,因為在這部劇之前我幾乎沒有看見過我們有着票房極高的國産科幻片。這部電影将成為我國電影産業科幻方面的奠基石。我們國家在飛速發展,人們的思想和配套的科學生産線也應該快速發展。
這部劇其實給我們科普了很多的物理小知識,比如太陽系的八大行星,關于太陽,關于木星,關于如何擺脫太陽(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等。它可以讓看這部劇的小朋友或者不喜歡科學和物理的人,對科學技術和物理有一些全面的改觀。

讓我覺得很感動的小片段
韓朵朵的身世與名字。韓子昂,也就是劉啟姥爺和朵朵的爺爺,在他要失去生命的時候,他講出了朵朵的身世。說在他們搬進地下城以前,他去參加救援,他在船上,水裡無數雙手把她送到了他的身邊。他不知道朵朵的親生父母是誰,但那天水下的每一個人都是他的爸爸媽媽,因為沒有他們,在襁褓裡的朵朵也不會獲救。他把自己死去女兒的名字給了她,撫養她長大,對她傾注愛與心血。他們在一起的片段,看的我流淚,那樣開心的笑容,那樣美麗的時光,就因為這個地球的災難随着韓子昂一起埋入地下。
劉啟的人物設定。剛進入地表的時候,劉啟就是一個思想一點都不成熟的小屁孩,但是後來在上面經曆的所有的事情,讓他長大,讓他變得有擔當。讓我最記憶深刻的就是他能分得清大是大非,對王磊說“等這事完了,我再找你算賬”他跟着王磊一起運送火石,一起拯救世界。
救援隊的犧牲精神。他們加入軍隊那一刻起,就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自己的國家。剛子在關鍵時候割斷繩索去救韓子昂。老何在接通那些線條的時候說了句“生死如常”。王磊為了救朵朵被那些建築物的殘骸壓在地上,還在幫劉啟們問哪裡可以逃生。在他臨死之前還說出了這樣一段感人肺腑的話語“CN171-11救援隊,我是王磊,全體人員注意,以下是命令——活下去。”說完後就安詳的死去。
朵朵對希望的定義。她說“我在今天以前,從來都不相信希望這個東西,但是現在我相信了,希望是我們唯一回家的方向。看着淚流滿面的朵朵,我腦子裡還顯現出那個老師提問時,還在吹着泡泡糖的不羁少女,果然,能讓人長大的是經曆。
電影最後片段裡劉培強與劉啟的對話。劉啟知道劉培強要以犧牲自己性命的方式去拯救地球的時候,不管爸爸跟自己說什麼都沒有用,但當他的父親喊出”兒子“兩個字的時候,他就平靜下來了。我們總說血濃于水,不管劉啟多麼叛逆多麼恨他,在那個時刻,他依然是他的英雄。他爸爸說:“兒子,爸爸要去執行這輩子最重要的任務了,爸爸會變成星星,在天上,隻要你一擡起頭,就可以看見我。”其實,我覺得這也是一個隐喻,因為即将毀滅的地球根本看不見星星,但是他的犧牲可以換來地球的和平。
人性永遠是最偉大的。即使違背規則,聯合政府最後也選擇了給他們機會幫助他們,讓他們全球範圍内廣播。最後聯合政府也“選擇希望”不管結果如何,他們都尊重和接受結果。莫斯的那句話就完整的驗證了“人性的偉大”他說“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确實是一種奢求。”這就從反方面體現,人類是有人性的,有愛,這是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别。所以我覺得,傳說中以後的時代是機器時代是錯誤的。因為我們人類有着機器無法替代的特點,那就是“感性,人性。”

這是最近很火的一句話。就是開車的時候車上的提示語,“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我覺得這個在我們現在的世界裡很需要,因為有太多的違規違章開車,剝奪了多少人享受這個世界的權利。
寫在最後我不知道,這個世界會不會遇見這樣的毀滅性的災難,但是我知道,隻有我們珍惜愛護這個地球,一切的悲劇才有可能會避免。
我們要學會去享受,去過好自己的每一天,不要因為看完這些毀滅性的電影就覺得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