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流浪地球》帶來的現象級熱度不免引發更多的讨論與争議。

回想一下,被尊為神片的《我不是藥神》不也受到“無腦甩鍋藥企”的指責,接近60億票房的《戰狼2》,不也因“綁架愛國情懷”被口誅筆伐過。

...

作為一部名副其實的開山之作,國産硬核科幻片《流浪地球》盡管完成度出人意料,但也不可能是完美的。超出預期的觀影效果,加上不忘初心的創作态度,從某種程度上掩蓋了本片的諸多不足。

全片看下來,典型的好萊塢商業大片套路,流暢、緊張不乏幽默。仰仗好萊塢成熟的電影工業體系,從人設、劇情、節奏把控、視覺呈現乃至煽情處理上,都顯得那麼似曾相識,讓我想起了前陣子上映的《掠食城市》。

...

《流浪地球》的故事很簡單,但背景很深厚。不再适宜人類居住的太陽系使得人們不得不做出選擇,是和地球一起逃生還是用飛船逃生,影片省去了一些背景,直接切入流浪過程中的一個時間段展開故事,這段故事隻是幾十代人流浪過程中的一個小切片。

這個小切片的主旨是家庭與和解。影片視角對準了劉培強和劉啟這一對父子,由于父愛的缺失,劉啟始終對劉培強存有怨恨,而影片的進程就是父子二人和解的過程。

“全球發動機”停擺是電影的驅動事件,救援隊、韓子昂、劉啟、朵朵的故事和劉培強的故事,兩條故事線齊頭并進又相互交錯。全球救援是與時間和死神的賽跑,片中展示的末日中國場景讓人印象深刻。

...

片中,中二又單純的男主與一臉正義的吳京,可以輕易套入一部好萊塢商業片。就像一位網友說的,如果把《流浪地球》裡的中國人全數換為美國人,也不會覺得多違和。

說句不好聽的實話,嘗到甜頭的中國電影市場,還遠未達到與其規模相适應的專業度和成熟度。資本的大量湧入,讓本就沒形成規範的市場,變得更加短視,不斷被坑的觀衆,仿佛得了被害妄想症,任你說啥都不信了。

...

成熟又穩妥的好萊塢套路,不是選不選,而是沒得選。

如果隻停留在簡單的複制粘貼,《流浪星球》自然不具備劃時代的意義。劉慈欣原著中厚重的史詩感,以及東方人對未知未來的悲情思維,才是本片最核心的部分。視覺特效再出衆,明星堆的再多,也不如有趣的靈魂更有價值。

所以,《流浪地球》中濃厚的家庭親情,頑固的故土情節,以及人定勝天的堅定态度,才是打動中國觀衆的關鍵。暗合了國際合作、同舟共濟的主流觀念,無形中增加了《流浪地球》的分量。

...

不管是“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還是催淚的“秋褲囑咐”,初看會心一笑,細想之後,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久違感油然而生,那就是中國人才懂的親情與希望。

認可進步,也要認識差距。如果非要拿《流浪地球》與《星際穿越》比,不是蠢就是壞。但沒有《流浪星球》的仰望星空,何談未來的星辰大海。

影片結尾,拯救地球的計劃自然成功,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吳京飾演的劉培強舍生取義,用一種“戰狼”式的無畏沖鋒救了地球這個家園故土。

但流浪注定還要繼續,想找到一個适宜人類居住的新的“太陽系”談何容易,這也為續集埋下了伏筆。如果《流浪地球》的故事還要拍下去,可供發揮的空間還很大。不管怎麼說,《流浪地球》已經完成了曆史使命,讓2019年真正成為國産科幻電影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