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的電影是波西米亞狂想曲。
看這部片子,首先主要是因為評分挺高的,有8.8分,看了一下簡介,講的是皇後樂隊,傳奇主唱弗雷迪莫庫裡的故事。
聽起來還不錯,時長2個小時,還行。
這應該是一部人物傳記。
影片的開頭,我們可以看見男主角是機場的搬運工。
每晚他都會去酒吧聽樂隊唱歌。
而這一天,他關注的微笑樂隊主唱說不幹了,沒啥前途。
他在後台找到樂隊對他們說自己關注他們很長一段時間了。
樂隊的人說,他們主唱剛剛辭職了。
于是他抓住機會說自己也寫歌,也許可以當主唱,但是樂隊的其他兩個人認為他的牙齒太龅牙會影響他的唱歌發音,于是他就亮了一嗓子。
還挺好聽。
他說,他天生比别人多長四顆門牙,所以口腔空間更大,音域就更廣。他會考慮樂隊對他的邀約的。
樂隊中的一人問他,你會彈貝斯嗎?他說不會。
于是樂隊多招了一個貝斯手,他當上了主唱。
看到這裡,我有個感慨,機會果然還是給有準備的人的,而且還要你努力去争取。
然後他們火了,在酒吧。
接着他們用自己三個月的工資加上賣了樂隊的一輛車的錢拿去錄專輯。
然後給自己的樂隊起了個名字叫做queen
因為他覺得自己很出格,他想不到誰會比他更出格,所以他願意用這個出格的名字queen.
看到這裡我覺得queen也許就是他心裡那種對音樂的熱情和執着吧。天才總都有些瘋狂的。
然後在他們錄專輯的時候,百代唱片負責藝人開發的負責人聽到了他們的錄音,把他們的樣本帶給了約翰裡德,埃爾頓約翰的經紀人。
裡德先生想見他們,并且還可能當他們的經紀人。
經紀人問他們和以前那些想成為搖滾巨星的樂隊有何不同。
弗雷迪說:我告訴你哪裡不同,我們是四個格格不入的另類。做音樂給其他另類聽,他們是縮在房間角落裡的邊緣人,心裡清楚自己不合群,我們是屬于他們的樂隊。
樂隊的其他成員說:我們是一家人,但又各有不同。
然後他們簽約了,上了節目演唱了《killerqueen》
事後,他的女朋友問他在那麼多人面前演唱是什麼感覺。
他說:當我知道他們在聽我唱歌,當我知道我唱進了他們心裡,我想跑調也做不到,那一刻我就是我注定要成為的人。那一刻我無所畏懼,同樣的感覺隻有跟你在一起時才有,你是我一生的至愛。
看到這裡其實我有一點感動,我感覺到這就是一種熱愛的純粹,他的價值體現在他的音樂上,他用音樂來定義自己的存在。
然後他求婚了女孩答應了。
然後他們的專輯在美國火了,他們要去美國參加巡演。
他們不想重複自己,反複用同樣的套路,套路就是徹頭徹尾地浪費時間,新出了張專輯叫歌劇院之夜。
這還是一張搖滾專輯,但兼具歌劇的恢宏,希臘歌劇的悲怆,莎劇的诙諧,音樂劇的自由奔放,這是一場音樂的全新體驗,這是一種為所有人而生的,所有人都能有歸屬感的音樂,來個混搭,突破界限。我們甚至可以在裡面說天書,我們不屬于任何一種音樂類型,沒人能說明皇後樂隊是什麼,因為我們包羅萬象。
然後他們做了一首波西米亞狂想曲,有六分鐘,但是他們的投資人說超過三分鐘的歌不會有電台願意放的。
投資人認為不會有電台願意放6分鐘歌劇腔的哭喪,尤其是滿篇都還是胡言亂語。
所以投資人不打算主推這首歌,但是樂隊認為這首是最好的歌。
樂隊的律師認為,從法律上來說樂隊确實無權主張推哪首歌,但交給輿論就不一樣了,投資人的名字确實在行業内如雷貫耳,但是對于公衆來說,皇後樂隊更加熟悉。
他們和投資人起了矛盾,因為主推的歌有不同的意見。
于是樂隊在電台裡放了波西米亞狂想曲的試聽片段,因為時長六分鐘,沒有任何一個電台想放這首歌,但是因為弗雷德和一個電台交情很深。所以首都電台獨家首放了這首歌。
雖然這首歌并沒有得到一緻的好評,但之後他們開始了巡演。
這之後他和她的未婚妻坦白了。
他說:有件事我在心中糾結了很久。
他的未婚妻說:其實我早就察覺了,隻是我不想承認,也是奇怪,明明我一直委曲求全,我愛你,瑪麗,但是我需要自己的空間,我愛你,瑪麗,但我遇到了另一個人。現在,我愛你,但是我,這才是最痛苦的,因為我甚至不能怪你。
(瑪麗:他的未婚妻)
瑪麗說:我還能給你什麼?
他說可以說一切。
我要你留在我身邊。
瑪麗說:為什麼
他說:我們彼此信賴,這是最重要的,對我們而言。
瑪麗說:今後你會遇到很多坎坷。
這裡其實就是他坦白他出櫃了。
到後來,他的同伴都已經結婚生子了,隻有他住着一棟大房子,卻沒有人陪他。
然後他開始瘋狂地搞聚會,營造出一種自己并不孤單的感覺。
他對他的一個朋友傾訴,他說:
他們不是我的朋友,不算是,隻是用來排解。
朋友: 排解什麼?
不得不獨處時的空虛吧。那種空虛讓我難以忍受,那些你以為已經甩掉的黑暗又悄然襲來。
朋友: 我有體會。
真的嗎?你是怎麼熬過來的?
朋友:和真正的朋友一起度過。
看來你需要一個真心朋友。
等你決定喜歡上自己時再來找我。
至少告訴我你的名字吧
朋友:吉姆霍頓
晚安,弗雷迪
應該說是早安了
然後朋友離去了
接下來他們的樂隊希望觀衆也能參與進他們的樂隊,于是他們發明了讓觀衆在聽歌時随着音樂聲一起跺腳鼓掌的歌。
裡面有歌詞:we will we will rock you.
聽到這首歌的我懷疑人生,這是queen樂隊的原創,媽耶,我聽了那麼多年的這個歌,還不知道出處。
然後他們又出了第二首神曲《高壓之下》
裡面的歌詞是又一個人倒下了
又一個人倒下了
當他越來越出名了之後,大衆總是把問題八卦對準他的私生活,這對他造成了很多不好的影響
他身邊的一個助理保羅,切斷了他和周圍所有人的聯系,隻讓他工作,還在皇後樂隊中挑撥離間,讓他和唱片公司簽合約,單飛獲得400萬美元。
巨大的工作量讓他的身體出了問題,後來瑪麗來找他了,瑪麗告訴他,他的樂隊的成員才是最關心他的人,而現在跟他一起醉死夢死的人,并不關心他。保羅不關心你,你應該離開這裡,弗雷迪。
于是他打算解雇保羅。
保羅說:就因為你的生活裡隻剩下我了,所以你要把所有問題都怪在我頭上嗎?
他說:不,我怪我自己。
你知道人什麼時候會察覺到自己腐爛了嗎?
爛到骨子裡,果蠅,肮髒渺小的果蠅,當它們撲上來蠶食你的殘渣時,我已經沒什麼可供你蠶食的了。快滾吧,照片随你怎麼處置,故事随你怎麼講,但答應我一件事,别再讓我看到你的臉。
然後他回歸了樂隊。
他對樂隊的成員道歉,他說
我去了慕尼黑,雇了一群人,我清楚地告訴他們我想要幹什麼,問題是,他們都照辦了。
沒人像羅傑那樣怼我,沒人像你那樣不停改,沒人像他那樣扮鬼臉,我需要你們,你們也需要我。
然後他回到了樂隊。
然後他們又一起去參加了非洲慈善音樂會。
後來他發現他得了艾滋病,他對他的隊友說:剩下的時間我隻想用來做音樂,我沒時間去扮演世人眼中的受害者,拍艾滋病宣傳廣告,講述經曆告誡後人,不,我的人生我自己做主,我要成為我注定要成為的人,一個藝人,給人們帶來他們想要的,天籁之聲。
最後他跟家人坦白了他的出櫃也獲得了他們的理解。
後來他又找到了一個男朋友叫大衛。
在非洲慈善音樂會上,他唱了最後一首歌:波西米亞狂想曲。
這是影片的高潮部分。
歌詞是:媽媽,我剛殺了人。
用槍抵着他的頭
扣動扳機,他咽了氣。
媽媽,人生才剛剛開始。
卻已經被我抛得一幹二淨
媽媽,我不是故意惹你哭泣
如果明日此時我沒有回來
活下去,活下去。
就當無事發生過。
太遲了,
我大限已到,
戰栗鑽進骨裡,
渾身疼痛不已。
别了,所有人,
我必須走了。
隻能抛下你們去面對現實。
媽媽,我還不想死
有時我真希望自己從沒來過這世上,
影片的最後20分鐘是全片的精華部分。
都是主角生命最後的絕唱。
道出了他的一生。
像一根蠟燭,死的時候都如此絢爛。
然後他又唱了一首
我獨自坐着,看着你發出的亮光。
伴我度過少時夜晚的唯一朋友。
我習得的所有知識,
都來自我的收音機,
你應有盡有,
從昔日明星到世界之戰,火星入侵,
讓我們歡笑,
讓我們流淚,
讓我們覺得可以展翅高飛。
不要淪為背景雜音,
淪為少男少女身後的背景,
他們不知道也不在意,
但沒有你時又會抗議,
你曾有輝煌,你曾有魔力,
你還沒體會過最好的時光。
收音機,
我們隻聽見,
收音機嘎嘎,
收音機咕咕,
收音機,有人依然愛着你。
接着他又來了一首
歌詞是如下
我們屹立還是倒下,
曆史不會在意,
鋪好床,打開燈,
慈悲女神今夜不會現身,
一分一秒不虛度,
别等鈴聲響了才慢慢回應,
我們都會有那一天,等待重錘落下的時刻。
每一天,每一夜,
你都有一小部分在逝去。
最後是影片的升華部分。
男主角連唱了三首歌。
第三首歌歌詞是:
我們是冠軍,我的朋友。
我們會一直戰鬥到最後,
整部影片被推向高潮。
最後這一部分我超級推薦,感覺就像聽了一場演唱會。
弗雷德因艾滋病引發的肺炎去世,享年4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