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1970年電影《同流者》,可以更能确信,貝納爾多·貝托魯奇絕對達到了電影大師的級别。

這位導演最成功的作品,莫過于1987的《末代皇帝》。

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影片。

...

他一個西方人,是怎麼把東方文化裡的東西成功推向全世界的?

答案是一個字。

人。

《末代皇帝》把核心放在了主人公溥儀身上,他的悲怆命運是牽動觀衆心髒的繩索。

《同流者》同理,隻不過主人公從清朝最後一位皇帝,變成了一個法西斯分子。

...

兩部電影有着諸多相似之處,或者說,都有着貝納爾多·貝托魯奇的個人風格和主題。

極為考究,具有傳達思想功能的攝影,構圖,光線,色彩運用,變幻莫測的叙事;

内容有關政治與性,身份與階級,社會環境對于個人的沖擊。

...

《同流者》的故事背景放到了二戰時期,意大利正處在法西斯的統治之下。

主人公馬塞洛是法西斯組織的一員,主線劇情講述他接受一個新任務,前往巴黎刺殺他大學時的教授誇德裡。

叙事視角牢牢地跟随着馬塞洛。

深入到他的個人生活。

以及他的私人回憶。

...

劇情在接二連三的反轉中進行。

開場,随着紅藍色調的變幻,貝托魯奇直接就放出了一個劇情炸彈。

馬塞洛的家裡睡着一個沒穿衣服的女人,兩人的關系隻由一個動作來展現。

...

馬塞洛出門後,先處理了工作的事,然後買了一束花,前往未婚妻茱莉亞的住處。

那麼他家中的女人到底是誰,就成了一個定時炸彈。

...

與未婚妻和未來丈母娘吃飯時,台詞初步揭示出馬塞洛的家庭狀況,

他的父親患有精神疾病,有不懷好意的人,試圖借着這個痛點,想讓未來丈母娘出手阻止他和茱莉亞的這場婚姻。

接着劇情順勢闖進馬塞洛的家庭。

關于他家中的女人的真實身份,他父親的真實情況,逐一揭曉。

...

全片隻有一場閃回戲。

在交代馬塞洛的家庭背景後,通過精妙的蒙太奇,貝托魯奇出其不意,又順理成章地把觀衆帶到了馬塞洛的童年時代。

...

這場閃回戲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轉折點。

馬塞洛從開場時,事業和愛情即将雙豐收的一個“正常人”,一下子變成了一個有着複雜家庭背景,以及黑暗童年陰影的“不正常人”。

...

他為什麼要加入法西斯,為什麼想要娶茱莉亞,有了一個合理的,卻又出人意表的理由。

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要變成一個“正常人”。

這也就是片名《同流者》的含義,用另一個片名其實更加合适。

那就是“随波逐流的人”。

前往巴黎執行任務前的教堂戲,馬塞洛的黑暗面開始釋放同時他和茱莉亞看起來不錯的感情,迎來了反轉。

兩人的巴黎之旅因而變得微妙了起來。

...

大概是為了不讓誇德裡教授起疑心,馬塞洛以度蜜月的名義,和茱莉亞一同前往探訪。

兩人在辦公室會面的那場戲,利用光線的變化,貝托魯奇在無形之中暗示着兩人的心理和命運。

窗戶的開關,影子的出現與消失,都有着深刻的寓意。

...

誇德裡教授是一個反法西斯,他站在馬塞洛的對立面。兩人的明暗對比再明顯不過。

教授妻子安娜在剛出場的時候,觀衆就可以強烈地感受到,一股欲望正在發酵。

這麼美麗的女人,是“正常”男人都會喜歡。

想要成為“正常”男人的馬塞洛,對安娜做出超越界限的舉動,就有了比其他男人更加強烈的理由。

更何況,接近安娜,是有利于刺殺行動的。

...

不過人心始終是肉做的。

馬塞洛隻是因為自己的國家盛行法西斯,才加入的法西斯組織,他隻是一個想要随波逐流的人,并非真的信奉法西斯教條。

和誇德裡和安娜相處的時間長了,一個是和他亦師亦友,一個和他關系暧昧,他又怎麼能親自下得了手呢?

...

貝托魯奇一直都把故事講得很冷靜,隻有高超的鏡頭語言在表現角色,沒有用特别煽情的手法去表現角色的糾結和掙紮,以博取觀衆的共情。

刺殺行動就這樣冰冷地進行着。

法西斯組織自然不會袖手旁觀,眼看馬塞洛遲遲不動手,他們便找人推他一把。

馬塞洛終究隻是一個小人物,他根本無法阻止法西斯的魔爪。

他能做的,就是盡量讓自己,看着像一個“正常人”。

森林刺殺戲是最驚心動魄的一幕,經過前面的一系列鋪墊,故事在這裡到達了一個高潮。

馬塞洛的自私與懦弱,以及來自良知的譴責,都無聲無息地藏在影像之中。

沒有任何配樂,貝托魯奇讓情緒氛圍自然而然地撕裂。

他做到了一個電影大師所該做的事情。

...

結局,命運給馬塞洛開了一個終極玩笑。

意大利法西斯,随着墨索裡尼的倒台而土崩瓦解。

前一天還敬仰墨索裡尼的人,那些随波逐流的人,一夜之間就成了罵遍墨索裡尼祖宗十八代的人。

馬塞洛沒有罵墨索裡尼,他這個法西斯分子,隻不過是從一個“正常人”,又變回了“不正常”罷了。

那些本想讓自己變得“正常”,而努力追求的一切,最終成為了他人生中破銅爛鐵。

和茱莉亞的婚姻仿佛沒什麼變化,但貝托魯奇用一堵牆和冷暖燈光的對比,就告訴了觀衆,兩人已經是同床異夢。

讓他們大吵一架來表現,就太直白,太無趣了。

...

所有的努力都是白搭。

最後一位法西斯朋友找到馬塞洛,他義無反顧地答應了邀約,即便連茱莉亞也知道,這有可能是一個陷阱。

心态都已經崩掉的馬塞洛,他已經不在乎生死。他隻是想再感受一下,和法西斯合作時,作為“正常人”的感受。

隻是大街上的現實很快就打碎了他的幻想。

他必須做回“正常人”。

他不知道該怎麼做,隻能憤怒地指責身邊“不正常”的人,以顯示自己是“正常”的。

他終究無法逃脫回憶的囚籠。

因為正是他的過去,驅使着他渴望成為一個“正常人”。

...

《同流者》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悲劇。

一個人出生在一個畸形的家庭,成長在一個扭曲的國家。

不幸的是,他無法拯救自己。

悲哀的是,沒有人能拯救他。

他隻能做一個随波逐流的人,至少這樣,還能帶來一絲心理安慰。

無法改變世界的人,難道還不能改變自己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