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有學者說“不到一定年齡很難讀懂魯迅”一樣,《海邊的曼徹斯特》也被不少人歸類為“未遭遇過極端苦痛很難理解男主角的一部電影”。

然而,電影想要傳遞的核心思想,也許并不僅僅是感同身受男主角的痛苦,還包括了面對他人的苦痛及人性的釋放時,如何正确的接納和應對。

簡而言之,就是如何對待一個心靈破碎的人?

如果不是因為男主卡西的頂尖演技太過矚目,這樣一部歌頌“失敗者”的陰郁影片其實很難進入大衆視野。慶幸的是,除卻主角強大的光環,它依然是一部發人深省的好片。

李·錢德勒是一個孤身一人生活在波士頓的雜工。他幹着修水管、通馬桶、丢垃圾的平凡工作。偶爾遇到主顧刻意刁難,為保留自尊的發發脾氣,還會遭來上司不分青紅皂白的批評和指責。

在酒吧買醉,因為被陌生人多看了兩眼,就大打出手。

很顯然,這個把日子過得越來越糟的男人,不過是因為敏感和自卑才出離憤怒罷了。

直到有一天,他接到家鄉“海邊的曼徹斯特”的一家醫院打來的電話。

醫生說,他的哥哥心髒病發,命懸一線。

他随即驅車趕往,但還是沒能見上哥哥最後一面,并且還要被迫面對自己在家鄉的悲傷過往。

這樣的開篇讓我想到加缪的小說《局外人》。這部偉大的作品形象地體現了存在主義哲學關于“荒謬”的觀念:由于人和世界的分離,世界對于人來說就是荒誕的、毫無意義的,而人對荒誕的世界無能為力,因此不抱任何希望,對一切事情都無動于衷。

這難道不就是李的真實狀态嗎:當無法改變痛苦的原貌時,隻能與痛苦握手言和。

正如現實生活中鮮有完美順意的人生,對情節百般刁難的影視作品更是不甘心創造一個流于平庸的故事。李的哥哥死後,将未成年的兒子“悄悄”托付給李。就這樣,他成了這個處于叛逆期的侄子的監護人,伴随強烈責任感而來的還有揮之不去的夢魇。

全片最催淚的一場戲,是李和前妻迪蘭在街頭的三分鐘相遇。

迪蘭一直悔恨當年火災發生後她對李說過的狠話,也擔心李會一直萎靡不振。她竭盡所能想要表達抱歉、擔心、痛苦、同情甚至是依然愛他的種種複雜情緒。

“我坐在自己曾擁有的美好生活的廢墟上,幾乎被痛苦摧垮。我因恐懼不知所措,因痛苦而茫然,但我不會恨你。每天我都對自己說:今天我必須把愛留在心裡,否則我怎麼活過這一天?”

面對妻子的忏悔,李的心境正如深陷情海的王爾德描繪的這樣。

在那一刻,我們看到了真正的絕望,這是一種由内疚、糾結、無助混合而成,能迅速把人湮沒的不可抗力。

與前妻的偶然重逢,默默聆聽她遲到的忏悔;求職的四處碰壁,讓他認清了事态的炎涼;侄子的好意成全,卻又不想成為别人的拖累。于是,終于放手、終于妥協、終于一定程度上的皆大歡喜——侄子被喬伊生前好友收養,李得以離開傷心之地重回波士頓,但随時歡迎侄子搬去同住。最後海上叔侄一同垂釣的一幕終于給灰色的影片基調塗抹上淡淡的曙光。

全片幾乎沒有任何激烈的情感沖突,但卻以看似平凡卻無可忽視的生活碎片,還原出生活細膩的質感。

每個失意的人都有他的故事,有些傷口是不願意輕易被别人觸碰的。我們所能做的是在他們痛苦時給個大大的擁抱,然後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處理方式來度過難關。所以從這個程度上來說,喬伊好友一家是真正地雪中送炭。相比之下,前妻的苦情戲碼,鄰居街坊的虛與委蛇,顯得都是那麼的蒼白無力。

可以說,那場大火以及前妻和鄰居街坊随後的反應讓李已經徹底心寒,如果需要解救,那時候的李是最需要别人關懷的。但除了哥哥喬伊及好友一家,幾乎沒有任何人能給予他心靈上的慰藉,隻是冷漠地像一個個劊子手一樣把他朝外推,讓他逐步滑入人生的深淵。

每個失意的靈魂都需要仔細安放,他們也曾努力,但看不到方向;他們也曾求助,但鮮有人響應;他們也曾希望改變,但仍是無能為力。他們不需要憐憫和同情,他們更需要尊重和鼓勵。善待那些生活在最底層的人們,或許他們今後的人生會充滿感激,如果你認為他們值得被善待的話。

來源微信公衆号:途書

(ID:mybook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