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聚焦和描繪一對不知道自己渴望什麼、隻知道他們渴望彼此的男女。但這段愛爾蘭愛戀又絕非隻有純粹的浪漫,這也是一段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有毒的關系:他們相遇,接吻,與對方相伴,但因自身的問題(issues)不得不分手,分開,接着再相遇,再相伴......在倫尼•阿伯拉罕森(《房間》)與希提•麥克唐納(她執導的《美好事物》和《邊隧謎案》同樣值得一看)精巧的執導下,薩利•魯尼細碎且細膩的愛情故事被合理地影像化,譜成一首甜蜜又心碎的愛爾蘭戀曲,但劇集的節奏被12集單集30分鐘的安排所拖累,好在如今一口氣binge完這部不過六個小時的“電影”。在劇集的某些時刻會給人一種《随性所欲》般溫暖的假象,直到兩人收拾完東西,正如同觀至結尾的觀衆打算整理心緒,從影視劇的世界轉向現實世界時,字幕滾動,一種最深層次的孤獨和心碎襲來。這種孤獨和心碎與《倫敦生活》第二季中的情緒類似,是私人的、難以傾訴的,更是難以排解的。沒有人能向任何一個人說清楚自己的某一段情感關系,正如同沒有人能向任何一個人敞開心胸聊自己的issues。《正常人》更可貴的是,它用一個大衆更能感同身受的故事講出了《後翼棄兵》試圖闡明的一個母題:當我們周圍的所有人看起來都恰巧能融入進這個社會的某一位置時,處于他們之間的我們到底是異類,還是正常人?而當這個母題再度細化時,便是《正常人》對所有觀衆抛出的疑問:你相信因為你的不安感你将孤獨終老沒有人會愛你你也配不上任何一個人,抑或你隻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