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殘忍的真相裝進美麗的童話

題記:這将是一篇極度感性的影評,源自我對這部影片的喜愛。當然我會盡我所能穿插理論知識。

...

圖片來自豆瓣網

  首先說句題外話,我不知道為什麼《肖申克的救贖》能如此穩當地霸占豆瓣榜單首位。我承認這是一部優秀的電影,但我還是對它是否配得上驚人的9.6分持保留态度。況且基于魯迅先生所講的“國民的劣根性”來考慮,我非常懷疑,如果IMDB榜單中這部電影不是第一名,那它在内地榜單的排名還會不會是第一名。人們對輿論的畏懼和随波逐流的天性,讓很多優秀的電影永遠沒辦法後來居上。簡言之,我認為有不少電影都能勝過《肖申克的救贖》。

  《楚門的世界》就是其中一個,且這部影片在我目前觀看過的影片中,我認為是最好的。

  電影講的是一個童話般的故事,王子被惡人封印在惡人為他制造的美好的虛假城堡中,公主想要拯救王子,卻被隔離在城堡之外。但最終王子憑借着對公主的執念和對真實與自由的渴望(亦或是,王子對公主的執念其實是是他對真實和自由的渴望的表現形式),沖破了周圍的虛假,拯救了自己,找到了公主。電影比較顯見的主題是,人不能沉醉于虛妄的安逸中,而應該勇敢地追求自由和真實,哪怕這真實是夾雜着假惡醜的。我認為這本該是一個講述起來會讓人心情沉重的道理,因為這個道理規定了,你想要真實,你就得接受惡,而接受惡本身就會讓人沉重。不過我喜歡這部影片的原因就在于,它将一個殘忍的道理裝進了一個吸引人的童話故事,讓我們為平凡而偉大的英雄楚門歡呼,讓我們歡笑和流淚。

  在我看來,影片使用的大多數技法,就是為了營造童話世界,從而利用這個搭建起來的、完美無瑕的童話世界,來達到影片創作者想要達到的各種效果。這個被搭建起來的童話世界有多重用途,可以反諷克裡斯托弗的烏托邦的荒誕,可以烘托主人公楚門的形象(有着悲劇的命運卻有着英雄的性征),可以在特定的情境中表達某種象征意義。下面将主要從這幾個方面來探讨這部電影的“童話意味”。

  一、極力構建完美而神奇的“天堂島”來突出反諷意味。天堂島第一個高空俯角特寫鏡頭出現的時候,我完全被這種美麗震懾住了。整齊的白色圍欄,優雅的别墅住宅,一塵不染的筆直巷道,還有清晨的日光經由牆壁反射後的迷人的金黃,甯靜,而且有生機。我還在想,世界上真有這麼一處地方嗎?如果有,我一定要去,就算不能定居,也要住幾晚。這就是我做夢都想居住的地方,完全吻合我想象中的天堂的樣子。然後我稍稍注意了英文字幕,看到“Paradise”這個詞的時候,我的心就死了,我知道了這是假的,沒有這種好地方,這不過是個塑料搭建起來的模型,用打光燈加了暖光而已。很明顯,這種極端的和諧,無可挑剔的美,正暗示着世界的虛假,因為真實的世界不會如此美麗。

  還有夜晚的霞光。當楚門和朋友馬龍獨處的時候,曾有一個場景,他們的背景是滿天異常絢麗的霞光。一個遠景,兩個黑色的背影坐在山坡上,凸型的石坡将兩個人托舉至瑰麗霞光的中央。剩下的部分被魔幻的霞光充斥,這個場景看第一眼給人的感受是色彩過于夢幻绮麗,但緊接而來的就是不真實。在漫天的霞光背面他們是完全黑色的,暗示楚門内心充滿虛空和不确定。馬龍台詞雲:“看這瑰麗的霞光”,楚門:“是啊,這是上帝的傑作,真是鬼斧神工。”他不知道,真的有一個上帝在操縱他,而這“鬼斧神工”的霞光,也不過是一面巨大的頂棚。他對馬龍說,這件事僅限你我之間。他對自己身邊的世界産生懷疑時,把馬龍當作唯一可以信任的人,但他卻沒想到,連這個“最值得信任的人”,也不過是“上帝”安排的群演。觀完全片後再回味,就能體味到絢麗霞光下這一情節的悲劇意味。連最信任的人都是假的,還有什麼是真的?這段人生裡,愛情是假的,親情是假的,友情是假的,一切的一切,都來自劇本。

  另外就是神奇的雨,降落時隻淋在楚門一個人身上,哪怕楚門到處躲避,雨區也一直跟随着他。這個景象不再是為了讓天堂島更加完美而做的努力,而是第一次用反常的現象來直接告訴觀衆,楚門所在的世界是不真實的。這種奇異的現象,相信任何一位觀衆看到後,都會在體會滑稽和幽默之餘替楚門提高警惕,覺得他不該再信任周圍的世界。但有趣的是,楚門幾乎面不改色,有驚奇,但沒有驚慌,甚至覺得有趣,這暗示楚門從小便生活在這虛假中,已經适應了虛假,并不認為這種有違常識的氣象現象是不可能發生的。這說明,克裡斯托弗在他的一生中已經安排過無數荒誕的奇異現象,楚門已經見怪不怪。這更強化了克利斯朵夫營造的烏托邦的罪惡,更加強了諷刺意味。

二、童話世界對主角形象塑造上的作用。首先,生活在城堡中的楚門是一個絕對溫良、絕對友善,同時又不乏幽默感的人,用一個詞語來概括的話,就是完美。當然,這與克裡斯托弗創造出來的這個完美世界不無關系,完美的環境塑造了完美的他。影片開頭,楚門對鏡自語時說:“答應我一件事,若我未及山頂而離世,你可以我為食。”單從這一句看,他的善良就已經達到很高的境界了。出門的第一個鏡頭,對他第一眼看到的這個世界的人們(每天都機械地相同)說:“若有一天我不能再遇見你們,依然祝你們早安、午安、晚安。”他禮讓車輛和行人,公司門口謙讓他人并開玩笑,對每個人都待以微笑(賣報老嶽、雙胞胎老人、普通路人),即使雙包胎老兄弟莫名其妙地把他按在廣告牌上,他也友善問候。他忠實于朋友,善待妻子,孝順母親,懷念父親,他對一切人報以真心。但所有人卻在互相串通着對他撒了一個彌天大謊,而唯一想告訴他真相的人,已經被“封殺”了,原因是她可能會戳穿這個謊言。再宏大的悲劇莫過如斯,你把你的所有都獻給了一片虛假,而你渾然不知。這諷刺了上帝的殘忍,更烘托出楚門善良真誠卻被徹底利用的悲劇形象。

從一開始天堂島搭建零件的掉落開始,楚門的機械般的生活開始出現變化,即使廣播将此掩飾為飛機的零件脫落,也沒能阻止這變化的發生。一次偶然的意外,廣播内容出現錯誤,楚門察覺到自己的生活正在被監視,緊接着,他察覺到了越來越多的不對勁。妻子往日讓他捉摸不透但始終沒放在心上的介紹産品的行為,此刻變得恐怖;在一個本不該進入的升降電梯裡發現了擺放着食物的神秘後台;在妻子的見證下預測到了短暫的未來,因為每天的生活都是重複的;各種想要離開天堂島的嘗試都遇到各式各樣的阻撓而失敗……于是他開始反抗,開車載着妻子轉圈,讓支配者體會到了被支配的滋味;為了躲開怪異的堵車選擇另一條路,是對命運規則的洞察和反嘲;最妙的,是在過橋時,閉上眼讓妻子控制方向盤——他怕水,這個小毛病是支配者賦予的,他自己無法克服,于是将支配者挾持成人質握在自己手裡,你為了留住我,為我建造了這樣一個完美的天性的牢籠,那現在我讓你帶我走出牢籠,否則,我将拉下你同我一起葬身牢籠中,讓你自食惡果。最後一次馬龍和楚門的談心已經使楚門意識到了什麼——如果人人都in it,那我應當也在騙你,但我沒有,因為根本沒不存在“it”。但是,如果你真的也in it呢?另外,楚門在電話中争取保險客戶的時候,讓他想到了生命的脆弱,生命的可貴,生命不該就這樣在日複一日的虛無中度過,而應當去尋找真實,這樣才能使脆弱、轉瞬即逝的生命具有意義。于是,在他最後一次除草過後,踏上了尋找真相的旅程。除草的鏡頭在影片中出現多次,最後一次被用作了楚門的生命被支配與楚門開始主宰自己的生命的分割标志。凡此種種,通過一個封閉、和諧卻又虛假陰險的天堂島環境的襯托,一個勇氣與智慧兼具的,注定要擺脫牢籠、做自己生命之輪舵手的英雄形象鮮明突出出來。

三、童話世界中特殊元素的象征意義。這一點最明顯也是最集中的體現就是童話世界的盡頭,也就是楚門離開天堂島時所在的那片海。一片汪洋大海就象征完美世界與真實世界的距離,真實遙不可及。“上帝”故意降下的巨大浪潮象征真實世界對生命的恐吓性,這一點是相對于完美世界而言的,完美的世界雖然虛假,但卻使人覺得平靜安逸——隻要你可以習慣虛假;而真實世界充斥着各種各樣的假惡醜,它們使人恐懼,你是否做好了準備去接受這樣的真實?浪潮本身就是這樣的一個拷問。楚門在天堂島看到的頂棚天空、觸摸到的牆壁天空,隐喻着雖然完美世界讓人沉醉其中流連忘返,但一切都是假的,是紙殼,是泡沫,一觸就破。階梯是命運之梯,它通向的位置雖然是一片漆黑看不清楚前路的,但一定是真實的,是高于虛假世界的。

天堂島是克裡斯托弗創造出的童話世界,而整個電影本身又是一部讓人欲罷不能的動人童話,它使我們體會到了生命的尊嚴和自由的寶貴。第一次欣賞完影片,印象最深的就是楚門标志性的笑容,再次細細品味,更是被金凱瑞表演出的這個笑容所折服。人類之所以是有靈魂的生命,就在于人能能動地主宰自己的生命,我們可以歡笑,可以哭泣,但始終在真實的世界裡把自己的人生路走下去,誰也沒有權利幹預。當你的世界被令人惬意的幻想象籠罩,你是否還願意追求自由和真實?你是否還能對命運露出你最美的笑容?我想,如果評選電影史上最震撼人心的笑容,楚門的笑容絕對不可忽略,因外它展示出了無與倫比的勇氣和生命的高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