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李安的第一部3D電影作品,也是他首次接觸和使用3D技術。雖然電影最終獲得了成功,但3D技術的不成熟依然使得他拍的很辛苦。

特别是在拍攝過程中,他逐漸發現了傳統24幀格式電影在3D格式下的種種弊病,比如畫面色彩黯淡,動作戲份下畫面模糊不清,無法更深層次進行人物表情細節刻畫等等。

...

有了問題,自然會想着要怎麼去解決。

在李安看來,即便《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最終成功了,也并不意味着電影拍攝過程中一系列問題的解決。而這也就是李安在後續作品中一直進行拍攝技術探索的初心。

同時,作為一個先後數次奪得過奧斯卡獎的導演,僅僅隻是電影作品本身的成功已然不能夠李安,他更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探索,實現整個電影制作行業的變革。

複古潮流與創新變革

當李安執著于運用數碼技術改善傳統24幀電影帶來的有限體驗同時,好萊塢的一衆名導卻在嘗試着進行複古拍攝。昆汀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他在3D和CG技術滿天飛的時候,居然使用65毫米的膠片拍出了飽受好評的《八惡人》。

...

但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是不公平的。在3D技術和一系列電影拍攝技術不斷發展和突破的今天,仍然采用舊時代的傳統拍攝模式顯然有些開倒車。

如今被視為金科玉律的傳統24幀電影拍攝技術在當年其實是迫不得已的選擇。一幅靜止的畫面為一幀,一秒之内最低需要連續放映24幀才能構成電影連貫的畫面。

而當初将電影幀數定為最低标準24幀的原因僅僅隻是由于當時與畫面相匹配的聲音無法适應更高幀數的要求。

...

然而,近百年過去了,在電影制作各方面都得到極大發展和飛躍的今天,24幀卻依舊占據着主流電影制作格式的寶座。

直到21世紀,曾經拍攝過《指環王》三部曲的彼得•傑克遜在他的史詩奇幻大作《霍比特人》系列中首次采用了48幀每秒的格式才實現了對傳統24幀的突破。

...

但拍攝《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經曆讓李安清楚的知道,想要徹底實現自己心中對于電影畫面質感的渴求,48幀每秒是遠遠不夠的。

既然前人沒有在這個領域實現突破性進展,那就自己動手實驗,最終經過漫長的探索,李安實現了每秒120幀的拍攝。

在傳統24幀的電影畫面裡,如果涉及到動作戲份與槍戰戲份,運動中的鏡頭不可避免的會産生畫面的模糊和虛化。然而,在采用120幀拍攝的電影中,一切都将天翻地覆。

近乎極緻的體驗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是李安的第一部,同時也是世界上首部采用120幀格式的電影。這部具有實驗性質的電影寄予着李安對未來電影的巨大期望,從電影選題和劇本打磨階段開始,他就費了許多心力。

...

已然成為國際名導的李安在拍攝《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過程中擁有了更多的決策權和自主權,他不需要像當年拍攝《綠巨人浩克》一樣,不斷在自己的創作本心與商業效益間反複權衡。

在這部具有實驗性質的電影中,李安幾乎完全回歸了其早期電影作品中對“人”的塑造與表現。如果換個角度看的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幾乎就是當年的“《冰風暴》高清2.0版本”,隻不過前者的叙事技巧和思想表達顯然要更加老道。

...

電影打破了傳統的單線性叙事模式,在主故事線叙述進程中,反複進行閃回穿插。

歌舞升平與戰火連天,繁華的都市與廢墟中的戰場,絢麗綻放的煙火和象征死亡的炮火………這些場景的反複切換,極大的諷刺了美國國内對于所謂戰争和英雄的主流思想,同時也讓觀衆們對于這些在經曆了殘酷現實和戰争炮火折磨後的普通美國士兵有了更深的理解。

...

120幀的3D畫面格式下,更加流暢生動的畫面同時也就意味着對演員們更高的要求。

舊時的24幀格式在畫面質感和流暢度上是遠不及120幀格式的,因此演員的細微表情和一些不自然的動作對于普通觀衆而言幾乎是完全察覺不到的。

同時,運用攝像鏡頭切換和晃動的方法還能夠極大的降低電影動作戲份的表演難度,許多電影中看似激烈無比的打鬥,實質上都是鏡頭切換帶來的視覺效果。

...

到了120幀的電影畫面中,傳統的電影拍攝模式顯然不太适用。

因為觀衆不僅能夠清晰地看到畫面中電影演員們的細微表情和動作,甚至可以看到演員身上的皺紋和流淌的汗水。

而在動作戲份上,原有24幀格式下高速運動下形成的畫面背景模糊,到了120幀中則形成了質的飛躍,坐在屏幕前的觀衆完全能夠清晰地感受到電影中碎裂四濺的彈片。

突如其來的滑鐵盧

在鏡頭視角運用中,我們可以看到李安的野心。

他想讓常人看來完全屬于實驗性技術以及改變電影畫面質感的技術性手段,變成打破觀衆與電影間第四面牆的利器。

整部電影中,幾乎使每一個主要人物都有屬于自己的主觀視角片段。對故事主人公比利•林恩的心路曆程刻畫更是細膩而動人,當故事進展過半,當真命天女的熱舞和天花亂墜的煙火與充滿硝煙、死亡的戰場緊密結合,比利•林恩緻出軍禮時那一滴淚水使整部電影的情感積澱達到了高潮。

...

如果說卡梅隆通過一部《阿凡達》将現代電影帶入了史無前例的3D時代,那麼李安所想要做的也不過隻是提高3D時代下電影畫面的質感。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完全打破了觀看傳統電影時觀衆與電影間的距離,身臨其境和細緻入微的觀感帶來新奇體驗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感動和震撼。

...

然而,影片具有開創性的曆史意義、精心雕琢的故事題材和劇本架構都沒能改變電影過于依賴技術的事實,而這幾乎超越了電影故事本身,成為了媒體關注和抨擊的焦點。

曾經給予李安成功與喜悅的好萊塢并沒能再次給予他希望與曙光。李安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上映前,就知道這部承載了新時代技術與希望的電影将會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與考驗,但是或許連他自己都不曾想到自己的這部作品所遭遇的是堪稱滑鐵盧般的慘敗。

...

即便電影已經竭盡全力在故事和技術上實現平衡配合,然而在好萊塢的許多影視評論家看來,《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過分使用人物特寫和主觀視角仍然使演員們的表演顯得過于用力。

“而交插往複的叙事方式同時也使得電影的整體格局顯得過于松散,雖然電影不乏驚喜和感動之處,但它的問題同樣過于突出。”專業評論家的評論尚且如此,大衆口碑就更不用說了。

...

雖然電影上映後在觀衆評論上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趨勢但是在爛番茄、IMB等電影評論網站上,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不看好這部電影的人占據了絕大多數。

在電影的第一市場美國,《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幾乎虧的血本無歸,相反作為電影衆多市場之一的中國卻給予了這部電影前所未有的支持,觀衆們的觀影熱潮以及影視評論報道并沒有受到北美市場的較大影響。

李安真的失敗了嗎?

電影真的這麼爛嗎?北美的評論報道的口誅筆伐,不同地區的口碑評價出奇的不一緻,這一切讓人不免多想。

如果聯系到美國主流價值觀念所一直想要傳遞的美國夢,再将《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比利•林恩在青春懵懂的年紀所遭遇的家庭悲劇,戰争陰霾,應激創傷與主流價值觀念相對比。我們可以十分清楚的看到電影的真實與殘酷,不僅僅與所謂的“美國夢”相抵觸,它實際上揭了美國長期以來竭力掩蓋的傷疤。

...

一方面是“美國夢”主題思想下竭力讴歌的英雄士兵,而另一方面則是在所謂英雄背後慘淡的人生經曆。

不斷歌頌為國效力的士兵,卻閉口不談士兵在戰争中逐漸泯滅的人性和應激創傷症狀。

在金錢至上、利益至上的社會之中,所謂戰争英雄得存在也不過隻是為了粉飾美國國内的繁華與太平。

一個少年的成長,一個家庭的困頓,如果以小見大來看,電影實質上也是對所謂“美國夢”的反向解構,這個故事是屬于這個時代美國的自白。

...

換作是斯皮爾伯格、卡梅隆這種美國本土出生的好萊塢名導來拍攝這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或許電影最終的結局會大相徑庭。但是李安作為成長于東方的外來移民,以這種角度來拍攝電影,不可避免的會觸犯到美國長期以來的主流思想價值觀念和戰争傷疤。

...

所以,電影在商業收益上的失敗并不代表它劃時代技術運用的錯誤,更不能代表這部電影最真實的水平,在我看來,拍攝《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李安依舊是那個最好的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