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不僅僅是一部講述溥儀一生的故事,它更是一部半世紀的中國史!

從滿清滅亡到軍閥割據,日本侵華最後新中國成立;從三歲登基到亡國之君傀儡皇帝,以緻階下囚最後平民園丁,這部榮獲87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導演,音效等九項大獎的史詩巨片,對中國的曆史變遷及溥儀個人的命運悲歡,委實有着舉足輕重的意義。

單論其藝術成就,即便是在今天也無出其右。就我自己而言,在此之前,雖聽聞《末代皇帝》之名,知其在電影史的地位,但我自己仍舊不願意主動去看。此前,我以為這會是一部隻追求藝術效果的文藝片,傳記片,會很無聊。但是所幸的是,因為審美修養課,花了大半學期看完了。很震撼,這部電影并沒有因為年代的久遠而失去了它的美。無論是配音,還是色彩,亦或是人物。皆是上上之選!而其中配樂我尤為推崇,年代雖遠,但其配樂即便是在現在也是佳品,比起現在所謂的音樂人,當年的作曲家們真的是在用心去做音樂,不帶功利性的。正如在天津張園的那場大雨,文繡要與溥儀離婚并離開他,面對來送傘的仆人,文繡丢下雨傘并說,我再也不用不着它了。當時的背景音樂叫Rain,是坂本龍一用他對當時人物内心的理解,而創作的。Idonotneedit.臉上滿是久違的笑容,那一刻,她不再是皇帝的No2,那一刻,她真正重獲了自由。大門外,我仿佛看見一隻在雨中翩翩起舞的鳥兒。那場雨淋在文繡身上,下在溥儀心裡。大雨如刀般傾注在這時代的提線木偶身上,文繡尚且解脫了,那溥儀呢!

溥儀大概是那個時代中國的縮影!面對一切,所做都是徒勞。他這一生,在那個時代看似過得比一般人好,可誰又知道他背後深深的無力感。整頓宮廷,一場大火,決心也随皇宮做塵土。興複滿清,甘做傀儡,可最終卻成戰犯。他,是最尊貴的囚徒,這場囚牢從三歲登基直到特赦釋放。他的前半生,他不是他自己,他隻是被别人操縱的木偶、傀儡。别人對他谄媚,對他鞠躬,對他尊敬,不過是對他的身份。“我是皇帝,我不能離婚。”這背後的心酸又誰可知。特赦之後,成為一個普通人,做普通的花匠,與普通人結婚直到死去。這時期的他确實很渺小,但我相信這應該是他這輩子最快樂的時光。中國的曆史變遷大概在溥儀身上能窺見一斑。溥儀的前半生傷痕累累,飽經風霜,大抵中國也是如此。晚清、北洋、民國、新中國。四個時期,四種天地。每一次的更叠,中國都會傷一次,中國人都會傷一次。沉重的痛!厚重的殇!曆史本身就是藝術,跌宕曲折,就是他的美吧!

最後我想用我看到的一句詩來結束。

昔大清已去,窮途末路,幾多春秋幾多愁。

歎僞滿如虛,力挽狂瀾,兩行清淚兩折腰。

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皇帝。

不管結局如何,他的故事值得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