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出發之紐約遇見你》(《Begin Again》)是主演過《贖罪》、《傲慢與偏見》、《加勒比海盜》的英倫玫瑰凱拉·奈特莉和演過《驚天魔盜團》、《綠巨人》、《複仇者聯盟》等片的馬克·魯法克共同主演的一部關于夢想、關于成長的勵志的浪漫影片。

...

看到海報,還以為是凱拉·奈特莉和中年大叔的一場忘年戀,而實際上,這是一對各自在生活上遇到困惑、又同樣富有才華的音樂道路上的好搭檔。他們不僅用才華和創意制作了一張史無前例的音樂專輯,更是改寫了各自的人生。所以這部影片的另一個譯名叫作《歌曲改變人生》。

1.愛情VS事業:與其在受傷的愛中縮在角落舔傷口,不如發揮才華淋漓盡緻搞事業

我喜歡影片對于女主角的塑造,從一個有才華的傲嬌文藝女青年的人設,到敢愛敢恨、堅強獨立的個性,從敢于嘗試和表達的創作者特質,到清新文藝的穿着打扮,加上由氣質極佳的凱拉奈特莉扮演,她高挑瘦削的身材,極具辨識度的五官加上開懷大笑時皺起鼻子的模樣,把幾套清新爽利的造型演繹的活潑又動人,而再加上背起吉他唱起歌的模樣,更是加分很多。為了演好這個創作歌手的形象,凱拉特地向身為搖滾樂手的丈夫學習彈吉他,而片中女主所唱的歌曲均由她真實演唱。

因此,這樣一個設定之下的人物,當然是相當有個性和聰明的。她可以為了自己深愛的男朋友放下在英國的一切陪他跨越大洋到美國發展,也可以通過男朋友創作的一首歌就立馬聽出男友出軌的事實,更可以馬上離開,不帶走一絲雲彩。雖然她在愛情中受傷,但她并沒有一蹶不振。當遇見了金牌音樂制作人丹之後,她可以和丹一起,共同演繹出音樂新的表現形式,用一首首自己創作的歌曲趕走因愛受傷的失落,即使是前男友想吃回頭草,她也可以堅定離去,絕不扭扭捏捏。

再看潦倒的音樂制作人丹,原本有個幸福美滿的三口之家,卻因妻子的一次出軌陷入了痛苦的泥沼。他獨自離開家舔舐傷口,靠酒精麻痹自己,讓工作也陷入了低谷,找不到讓事業再創高峰的入口,找不到人生起色的可能。就在絕望的邊緣,凱拉飾演的格蕾塔的歌聲拯救了他,成了他的缪斯女神,他們一起構思編曲,一起打破錄制唱片約定俗成的條條框框,一起組建草台班子,一起在紐約的大街小巷錄制前無古人的音樂專輯。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倆有争執、有諒解、有互助,有一起聽課的浪漫場面、有大談音樂的惺惺相惜,有長時間的略帶暧昧的相視,如果俗一點的可能會他倆展開戀情,好在導演沒有這麼做,讓這對好搭檔永遠是搞事業的好夥伴,并讓丹與妻子冰釋前嫌。嗯,這才是清新脫俗的片子應該有的樣子。

好的愛情能救贖一切,可很多時候,愛情帶來的更多的可能隻是傷痛、深深的傷痛。還是喜歡主人公們好好地搞事業、一心一意地把才華發揮得淋漓盡緻,愛情,就讓它作為調味料吧。

2.關于才華: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棄自己的才華

創作才女是格蕾塔的标簽,她喜愛音樂,喜歡寫歌,唱得也不錯,但她并不想成為歌星,一開始她可能僅僅想和男友一起寫歌唱歌,過簡單的生活,僅此而已。

但男友爆紅後的迷失深深傷害了格蕾塔。正當格蕾塔準備帶着失意和傷心離開紐約時,遇到了同樣因生活消沉的音樂制作人丹。并開始了于兩人來說都是非常特别的音樂之旅。

我想按照影片的設定,格蕾塔這樣有才華的女生即使沒有遇到丹,她依然會繼續她的生活、繼續她的創作。但她的出現卻成了丹人生的轉折點,成了他新的靈感和創意的來源。可見,擁有真正的才華永遠會是生活裡最強有力的支柱。不僅不會讓自己因為失去了某些東西,比如愛情、男人、靠山、工作,就難以翻身。

同樣的,如果男主角丹不是一個真的有才之人,他在酒吧聽到格蕾塔的歌聲時也隻能僅僅作為一個孤獨的聽衆被感動而已。但感動隻是一時的,唯有才華與才華撞擊出的火花才有更長久的生命力。所以,當酒吧中其他客人僅僅是靜靜聆聽時,隻有丹把自己代入了創作之中,在他的腦海和眼前,他和格蕾塔共同完成了演出,他在腦海中腦補了編曲和配樂,讓舞台上的鋼琴、架子鼓、小提琴、大提琴紛紛加入了演出,讓原本平淡的清唱,變成了有情緒有起伏,更有韻味的歌。(這段戲實在太喜歡了,舞台上在其他人眼裡靜止的樂器,在丹的想象力的指揮下演奏起來的場面設計得真是太妙了。)

也許有人會說,他喝了酒的關系。就連他的合夥人也這樣懷疑。但我要說,如果說是酒精作用的話,整個酒吧裡隻有丹注意到了這首歌的不凡并加入了自己的創作,而其他客人僅僅是聽了而已。

所以,音樂上的才華才是丹作為一名挖掘了無數紅歌手的金牌制作人區别于其他聽衆的關鍵。

而女主角呢?創作一首罵男友、和男友告别的歌,并在好友的伴奏下用電話留言的形式唱給了男友聽。所以說有才華多好連分手告别都這麼别出心裁,過瘾又潇灑。

試想,如果格蕾塔是一個沒有自我、沒有一技之長,生活中除了男友就是愛情的話,一旦遭遇男友的背叛,會發展成怎樣的結局呢?要麼是從此不相信愛,要麼完全不知道怎樣繼續生活,要麼是大吵大鬧,要麼是用各種手段試圖讓男友身敗名裂……總之,都沒有影片中的格蕾塔潇灑、迷人。

而當巨星前男友想回心轉意時,她感動、有點不舍、有些心軟,雖然參加了前男友的演唱會,也聽到了巨星在台上的邀請以及用她喜歡的編曲方式唱出她創作的歌曲時,她沒有回到男友身邊,而是轉身悄然離開。

可能是“一次不忠、百次不用”,但我想更重要的是,她本來就不需要依靠男友而存在,她有過人的音樂才華,她傲世獨立,沒有男友一樣有精彩的生活。而與丹的相遇,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們經曆了特别的歌曲錄制過程,她變得更加強大與笃定。

影片中還有一個可謂浪漫的情節:丹與格蕾塔共同聽着格蕾塔手機中的歌單,在夜色中走過紐約的大街小巷,乘地鐵、散步,坐在街頭看人來人往,這時,丹說了他喜歡音樂的原因:哪怕多平淡的場景,音樂都能賦予它深厚的意義,而平淡突然變成了美麗而熱烈的珍珠,從音樂中破殼而出。

而在我看來,凱拉·奈特莉扮演的格蕾塔就像一顆美麗的珍珠,看似平淡,卻美麗而熱烈,以才華加身,更有一份耐看的美好。

3.關于創作:在所愛的事情上持續投入,被眷顧是遲早的事

金牌音樂制作人丹極有才華,但生活的中的挫折讓他一蹶不振。他曾今捧紅過的說唱歌手一直記得丹的知遇之恩,在無私幫助丹制作專輯是說:他很有才華,隻是消沉了幾年,于是人們就開始不尊重他了。

是的,世界就是這麼現實,就是這麼捧高踩低。但這是每一個創作者必須接受的一個部分,而能做的隻有持續創作。持續創作不是為了讓輕蔑的批評者們收聲閉嘴,而是在持續地創作中讓自己的才華延續、讓自己愉悅。創作的作品再水再渣也好過什麼也不做。

于是,影片中這位名叫麻煩膠的歌手用即興說唱對這位曾經的伯樂鼓勵到:

東忙西忙,等待機會來到/時刻準備出招/我知道你的才華埋沒了好久/藏在凡人中等待靈感出現/這可不是随随便便/如果覺得不對,就是不對/前路漫漫/有多強大,就看下一次表現。

正如被喻為華人創意之父的知名廣告創意人包益民說過:天下沒有懷才不遇這回事!全球暢銷書作家伊麗莎白·吉爾伯特在《去當你想當的任何人吧》一書中反複強調,以放松的心态和靈感相親相愛,不懼怕失敗,永遠走在創作的道路上,好作品會想通過我們創作出來的。

雖然因生活上的困境消沉,但音樂的才華并沒有泯滅,他的腦海裡也一直在尋找創作的契機,等待着靈感缪斯出現的。他也一直想對現有的音樂制作形式做出改革,無奈合夥人并不采納的大膽創新。

而當清新脫俗又極富才華的格蕾塔出現在他眼前時,他知道機會來了。而當錄制專輯面臨人力和資金的困難時,匮乏的資源沒有成為攔路虎,反而成了創新的爆點,成了打破條條框框的契機,甚至不隻是自己和格蕾塔獲得了新生,就連東拼西湊找來的樂手們,也從一成不變、“無聊到死”的生命中煥發了生機。

設想一下,如果一個原本極富才華的人因為一時的困境。完全放棄了創作,又會是怎樣的一番人生呢?

作家伊麗莎白·吉爾伯特說得好:她不會在失敗的作品上多作停留,她隻會既往不咎,快速進入下一個任務,“下一個,下一個,下一個,永遠往下走”。她深信:靈感總會被行動的狀态所吸引。

想想也是,反正已經失敗了,那幹脆取悅自己好了。就像影片中,丹勸準備帶着傷心回英國的格蕾塔在紐約多留幾天好介紹自己的合夥人時說:無非是在紐約多哭一天。格蕾塔留了下來,兩人合力和朋友們在有限的資源下,把創作當遊戲,既然怎麼樣都不能取悅别人了,不如用自己的方式玩音樂吧,結果卻用創意扭轉了人生。

讓我想起了當年陳小春在《鹿鼎記》中唱的那首好玩的主題歌《叱咤紅人》:智慧,加點氣勢/想要世界掉轉/也未是難事/加點放肆,加點創意/一身充滿少壯豪氣/想痛快抉擇搏一次。

運氣青睐的就是不怕輸、不停步的勇者吧。正如影片的英文名Begin Again想要傳遞給我們的一樣,挫折或失敗都不應該是結束,而是重新開始的契機,again and again!


ps.既然是音樂改變人生,裡面的歌都好好聽。扮演格蕾格巨星男友的的正是美國搖滾歌星亞當·李維,他創作了影片中大部分的歌曲。好聽又好看,這部影片值得觀賞。

無戒學堂日更第6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