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觀後感

...

《少年的你》

當我們不再是少年,曾經的過往深深烙印在生命之中,沒有人可以忘掉記憶,正如每一面鏡子都映照出現實裸露的一面,隻有毫不留情地直視自己的内心,才能得到解救的方法。

校園欺淩事件是一場沒有刀刃的搏殺,發生在我們所忽略的校園生活的角落裡。劇片開頭的女生胡曉蝶因不堪侮辱而跳樓自殺,陰暗的氛圍籠罩整座學校,同學們都在衆目睽睽之下,表現出事不關己的冷漠與嘲笑。這不是一個生命的逝去,是教育制度下人性的漠視,刺痛了受害者父母的内心,傷害了有相同遭遇的孩子們。

身處燦爛花季年華的我們,在一場聲勢浩大的戰役中丢失了良知,把自己置于十字架之上,接受命運的審問。陳念經曆了很多學生的經曆,她由一名默默無聞的“好學生”,被迫成為校園女生欺淩事件中的揭露者,她是受人同情的,而當主導者将矛頭指向她,她沒有選擇再一次地沉默。她站出來向不公平的遭遇訴控,卻無意中将施暴者魏萊緻死。

高考過後,她與保護她的少年劉北山的約定,也随之在警察的多次調解下被曝開,陳念最終被判處4年的刑獄,她沒有完成上大學的夢想。

在一次又一次的虐待行為中,富家女魏萊始終以天真的口氣,聲稱要與陳念成為好朋友,而她找到對她言聽計從的女生,和校外的成年人士,毫不留情地對陳念進行拳打腳踢,撕破她的衣服,拍裸照和錄視頻侮辱她,并恐吓受害者陳念不能夠報警。

當事人魏萊也是一個收到家庭傷害的學生,她殘虐的行為表象下是受到家庭關系傷害的扭曲的心理,她被卷入了校外不良少年幫派的鬥争中,可是她對于同學的行徑,卻不能得到任何人的原諒。

故事中,獨自生活的少年劉北山一直在保護着陳念,才使陳念在高考前的一段時間沒有遭遇欺負的事件。劉北山在路上跟在瘦小的陳念的身後,他們一起居住在城市之中的小茅屋,陪伴着彼此度過最黑暗的時間。

但現實中,并不是所有的被欺淩的學生,都能夠尋找一個庇護的人。更多的人在無情的學習環境和家長的置若罔聞之中,獨自忍受煎熬,患精神疾病或自殘,乃至自殺。

站立在正義的一方是法制制度中的警察,但是面對未成年人的行為過失,在家長的勸解求情下,并不能追究學生的全部刑事責任,所以使施暴者和随從者沒有得到法律的懲戒,因而在事後的報複行為中再一次傷害無辜者,釀成慘劇。這樣的悲劇重複出現在我們身處的校園。

社會缺失對校園欺淩行為的聲讨與打擊,使多少正值純真年華的孩子,在行為的摧殘和心靈的壓抑下,喪失了原本光明無限的青春,他們曾經聲嘶力竭地呐喊過,卻沒有人向他們真誠地伸出援助之手。社會的公平正義與法律體制不協調,對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引導也是缺位的。關懷少年的家庭與學習生活,教會他們學會愛自己愛他人,鼓勵他們在人生道路的探索與追求,是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而不是讓個别人承擔引領孩子成長的義務,更不應使受傷害的人在弱勢的幫助下得到愛。

    “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正如劉北山對陳念的承諾,讓我們保護成長中的孩子們,使之在世界的舞場之間展現美麗的姿态,我們的青春應當充滿溫馨、歡樂、甜蜜和欣喜,而不是血與淚交織的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