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星遊記風暴發米拉2》我心理是百感交集,但看完電影我還是很難說出這部電影做的很好這類的話,甚至很多地方我隻能用拙劣來形容,很多地方的演出觀感相當奇怪,那接下來我就詳細說一說吧。(以下僅為個人看法)

就畫風而言
《星遊記風暴法米拉2》采用的2D加3D的畫風還加雜着ppt漫畫式的靜态畫面,這樣的方式可能會讓部分觀衆感到很難受,但我覺得其實并不是這部作品的弊端,一部好的作品也絕對不會因為畫風而被埋沒。
著作經費缺乏是人人皆知的事情,事實上,就作畫而言我感覺制作組是将錢用到了刀刃上,2D與3D之間的切換還是比較平滑,最後的打鬥也足夠動作流暢,我認為這已經足夠了,其實更能吸引我們是故事本身。
就回憶安排而言
《星遊記風暴法米拉2》的回憶安排給我的感覺是一種極其僵硬的觀感,這部電影好像還是停留在《星遊記》的時候,整部電影對回憶的把控我覺得太過于平鋪直叙了,而且很多回憶有很明顯的強行推動劇情的感覺,這種不自然的穿插反而讓我很出戲。
并且,我想說很多時候含蓄的表達能給人帶來更多情感的感動,而《星遊記風暴法米拉2》講道理,将角色的情感表達的太過于明顯直白,少了給讀者留白和想象的空間。

無論是極光爸爸還是麥當的爸爸,劇中都像是為了講道理而講道理,這種觀感給了我一種摁着牛的頭吃草的感覺。而《星遊記風暴法米拉2》的受衆更多是将要成年的曾經的情懷粉。仔細想想,這種講道理的方式真的會受到觀衆的喜歡嗎?
就受衆與節奏而言
說到受衆,我想說《星遊記風暴法米拉2》的節奏安排是否得當,看影片的中途我曾打開彈幕,看到最多的是“後面經費在燃燒”“精彩劇情”在後面,這種着力點在後的方式确實會讓人的情感醞釀到極點,也會加強對下一部的期待感,但是這種安排是否有利于《星遊記風暴法米拉2》吸引更多的新來的觀衆嗎?
影片如果将重點全放在後面的話,毫無疑問會造成很多觀衆看到前面一點點就不看下去的現象,因為現在《星遊記風暴法米拉2》是以電影的形式呈現在我們面前的,電影與番劇不同,電影很長,要吸引觀衆就必然要在前面給予觀衆足夠觀看下去的動力。
對于老粉絲而言,情懷會是我們看下去的動力,那對于新觀衆而言呢?我認為前期節奏過于平緩,甚至隻是在趕劇情。舉個例子,麥當1vs30的場景草草收場,各種平緩回憶的穿插,沒有足夠激烈的沖突,便會使觀衆流失。
就人物而言
全電影似乎對麥當的叙述過少,而幾乎大篇幅在描述極光,這似乎引起诟病,但這實際上反而隻是是我們對過去的情懷的追求。
我們認為麥當是主角,所以要給更多時間,但實際上如果你回憶《星遊記》你會發現以前的很多故事都是先圍繞着配角發生的,麥當更多隻是最終解決問題的一步。這是我覺得每一個劇最有意思的一個點,通過一個人看到更多人的世界。
其實我們可以更多的把電影本身就當作一個《星遊記》番劇的加長的一級,這樣也許更為合适。
如果真要诟病,那我隻能說,極光有太多米龍二代的既視感了,多的就不說了。
說到人物情懷,其實每部作品的續作必然會引起對賣情懷的讨論,作為《星遊記》中塑造最好的人物米龍二代,他的出現以及最後蒼藍十字星代表着發行時間的數字似乎是一種營銷手段,而戰力的降低也是每個少年漫的必然結果,我個人認為不應該過多指責,反而其實也能看出導演對這部動漫的熱愛與誠意。多少當我看到他出場,看到數字的出現能喚起我對他對自己過去的回憶,我真的感到看得很開心。

最後總結
《星遊記風暴發米拉2》上我看到了導演做好星遊記這個IP的執念,最後當《再飛行》的歌響起,我真的感受到有當年那個味了,而極光與他爸的殘影的安排也确實足夠渲染情緒。

作為一個不敢說懂《星遊記》的粉絲,我真的喜歡這個IP給我們塑造的一個世界,也許電影也許有不少缺陷,但至少對于我來說,我希望導演能更好地去填下他賣下的一個個坑,我也仍有十足的耐心去等待。
最後,希望 “星遊記”能到達彩虹海吧。
公衆号:蝸牛文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