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倚天屠龍記》正在熱播中,楊逍對紀曉芙的表白簡直堪稱教科書級别的:

我願意照顧你一生,給你幸福,若非死别,絕不生離。


...

圖片發自簡書App

按道理講,楊逍動情的告白,應該能夠留住紀曉芙。然而并沒有。楊逍與紀曉芙到最後,不僅生離,而且死了都沒能見一面。


看到這裡,很多人也會疑惑:紀曉芙明明也愛着楊逍,為什麼兩人就是不能在一起長相厮守?


答案隻有四個字:需求不同。


...

圖片發自簡書App

需求理論出自于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的論文《人類激勵理論》。該文認為:

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而需求層次理論有兩個基本出發點: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層需求獲得滿足後,另一層需要才出現;二是在多種需求未獲滿足前,首先滿足迫切需求;該需求滿足後,後面的需求才顯示出其激勵作用。

先來看楊逍。楊逍是明教教主手下左右光明使者之一的光明左使,身份尊貴,武功高強,唯一需要考慮的是發展事業,愛上紀曉芙純屬偶然。

...

圖片發自簡書App

根據需求理論,楊逍應該是站在食物鍊頂端的男人,也就是追求自我實現的需求。

可是,在遇到紀曉芙時,他的歸屬需求出現了。他發現,紀曉芙關心自己,為人善良,而自己又動心了。

所以,他提出了想要娶紀曉芙為妻、終身相守的打算。不幸的是,楊逍遭遇了感情上的“滑鐵盧”,未能得到紀曉芙的應允。

紀曉芙不一樣。她外柔内剛,聰慧美麗,是峨眉派滅絕師太眼中的衣缽傳承人,還與武當七俠中的殷梨亭定了親。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一次争鬥中,無意間被楊逍擄走,進而被楊逍吸引,日久生情。

根據需求理論,紀曉芙被江湖傳聞的“明教大魔頭”楊逍劫持,最擔心的是受到屈辱性傷害或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脅,即紀曉芙首先的需求是安全需求。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發現安全威脅解除,則迎來感情危機,歸屬需求的矛盾開始放大。

相對楊逍而言,紀曉芙的感情世界要複雜的多:有待自己恩同再造的師傅,有早就定親的未婚夫婿,現在又遇到讓自己心動不已的情郎。

在多重矛盾之下,紀曉芙做出了決定:退隐江湖,避世而居。

所以,楊逍和紀曉芙的悲劇結局,在讓人遺憾的同時,又增加了幾分理解與同情。

試想,楊逍至情至性,知道紀曉芙的顧慮,卻無法理解與認同;紀曉芙心細如發,知道楊逍的真心真情,卻難以化解自己的心結。

這樣的兩個人,身處刀光劍影的江湖,注定相愛容易相守難。或許,擁有最美好的愛情記憶便已經足夠。

而“楊不悔”的存在,則是他們最大的慰藉:雖然我不能和你長相厮守,但是不後悔與你相愛一場。

...

圖片發自簡書App

那麼,在現實的愛情生活中,怎樣才能避免楊逍紀曉芙式的悲劇呢?

第一,做好“調研”,知曉彼此需求。現代社會的愛情遠沒有金庸武俠劇裡的複雜,沒有那麼多的江湖恩怨,門派之别。

但是,生而為人,所處環境不同,對愛情的需求也不一樣。

有的人對物質的需求感很強,注重物質條件;有的人對精神的要求很高,類似于柏拉圖之戀;有的人對是否孝順很在意,注重家庭氛圍;有的人看重性格是否獨立,注重個人空間和感受。

因此,在了解或者相處的過程中,多渠道了解彼此的需求,是奔向幸福愛情的第一步。


第二,根據彼此需求,對症下藥。摸清楚彼此的需求之後,要力求客觀公正的将彼此需求進行“匹配”,看看自己能否滿足對方的需求,也看看對方是否滿足自己的需求。

“匹配”隻是一個大概的估計,不會像數學那樣精确。但是可以根據“匹配”的結果,為自己下一步的行動做一個基本的參考。

無論“匹配”的結果如何,如果覺得對方是自己想要共度餘生的伴侶,那麼就在互不讨厭的基礎上,盡力争取。

至于結果如何,可以用徐志摩的一句話形容:

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尋訪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是而已。

...

圖片發自簡書App

雖然,愛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還是希望你能遇到讓你願意與之攜手,共度餘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