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一部由法國著名導演克裡斯托弗•巴拉蒂執導的教育題材影片上映,這部在上映之前幾乎沒有任何關注度的電影,卻在上映後引發了整個法國的觀影熱潮,後來更是代表法國電影參加了第77屆奧斯卡并獲得了提名。

...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與音樂的不解之緣。

首先是憑借着大量飽含真摯情感的童聲合唱片段,電影一舉入選成為了當時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的開幕電影,備受人們的關注。

然後就是電影在上映之後,其優美動人的電影配樂為其赢得了包括美國、法國在内的諸多音樂獎項,使得這部電影在當時給整個歐美,乃至世界觀衆都留下了深刻而又美好的音樂回憶。

...

優秀的電影質量,豐富的音樂元素以及出色的拍攝手法都使得這部電影在故事劇情本身并不出彩的情況下成功逆襲。

最重要的是,電影真正做到了用孩童的視角去看待世界,電影中并沒有二戰之後法國現實題材電影中慣常出現的戰争回憶或者暴力血腥畫面,真正打動人心的是一個又一個看似簡單卻又貼近現實的孩童故事。它為人們了解法國電影制作打開了新的窗口,帶給觀衆以獨特的美學體驗。

...

故事發生在1949年的法國鄉下,在一所男生名叫“池塘之底”的寄宿管教學校裡,充滿了許多外界所認為的問題少年。

為了表達對自身際遇和學校管理的不滿,他們想盡了一切辦法來對抗老師,對抗學校的管理,甚至于逃學曠課。

校長哈珊,一個年過半百的老頭則想盡了一切殘酷而又嚴厲的辦法來管制這群桀骜不馴的孩子。

在校長的帶頭之下,這裡的每一位老師和管理人員在面對“熊孩子”的突然襲擊時都會本能的采取兇狠的體罰方式。就這樣,在這所完全看不到未來期望的小小學校(或者說監獄)之中,體罰學生變得司空見慣,幾乎成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在電影的開頭,一位失意的音樂教師馬修•克萊門特懷着郁悶的心情來到了這所學校擔任教監。

如果說正常學校的低年級課堂那種剛入校園時的秩序混亂,已經足以難倒不少青年教師。那麼“池塘之底”的課堂絕對堪稱地獄模式。剛踏入校園,他就親眼見證了又一位教職工的不幸遭襲,然後就是第一節課上無法無天的吵鬧。他對匆忙逃離學校的舊校監所遭遇的一切感到不可思議,同時在親眼見到校長的殘酷處罰後又對孩子們的不幸充滿了同情。

在克萊門特的執著努力之下,大多數教師漸漸懂得了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并不能換來孩子們的尊重、支持與配合,開始學着用克萊門特的方式進行教學​。

...

問題少年,什麼是問題少年?如果換一種看法,這些在老師和父母們眼中近乎十惡不赦,操碎了心的壞孩子其實也并非是一無所長,他們當中不乏有一技之長者,甚至許多人在某一方面更是有着特殊的才幹。

但是充滿逆反的心理和沖動且不成熟的行為舉止使得他們中的很多人沒有讓他們的父母和老師們看到他們身上所具有的潛能和才幹。俗話說的好,沒有伯樂,身處逆境之中的千裡馬永遠都隻會一匹無人知曉的平常馬。

...

關于教育和選擇話題的經典佳作在《放牛班的春天》誕生以前,也并非是寥寥無幾,《死亡詩社》、《心靈捕手》、《風雨哈佛路》等等經典至今為人稱道。

如果說《死亡詩社》所講述的是個性自由,獨立思考;《心靈捕手》所注重的是追尋自我,重獲新生;《風雨哈佛路》所描摹的是努力奔跑,收獲成功;那麼問題來了,《放牛班的春天》的動人之處又是什麼呢?除了整部電影貫穿始終的童聲合唱,電影最感人的應該是自我救贖和懂得成長。

...

從這部電影,我們可以看到其實外國對于不服從父母、老師管教,失去父母又或者是極端叛逆的孩子同樣有近似于問題少年管教所一樣的機構。對待着本身就充滿了不幸的孩子,這些機構又是采取怎樣的做法讓他們産生所謂脫胎換骨的巨大變化呢?無非就是采取極端暴力或者是冷暴力的體罰方式進行強制矯正。

近些年來,輿論媒體對于這些本身就處于教育灰色地帶的教育機構不乏有非議和曝光,很多問題少年從這些看似有效的管教所脫離之後,雖然不再像以前一樣叛逆,但是心靈深處卻由此蒙上了深深的陰影。

《放牛班的春天》在以往教育電影集中于對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的探讨之外,更有對特殊群體的關注,它對問題少年成長的關注讓很多觀衆在電影之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難道這些所謂的壞孩子中的一輩子就這樣早早注定了嗎?

...

如果換一種方式與這些常人眼中的所謂的問題少年進行溝通又會産生怎樣的反應和結果呢?電影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此前我們從未敢想象的美好畫面。懂得成長,學會救贖。簡單而又質樸的八個字回答了無數成人眼中無法解決的叛逆心理和過激行為。

電影的劇情稱不上多麼複雜,電影中的故事地點也并非什麼山清水秀的戶外,而是充滿沉重、壓抑氛圍的寄宿學校。可就是在這樣的故事設置中,在充滿鐵欄和高牆隔離的學校中,在孤寂深夜昏暗的燈光之中,那一張張充滿了希望與未來的童稚臉龐仍然能打動無數觀衆的心。

特别是在克萊門特的帶領與指揮下,他們一掃過去的陰霾,帶着希望與歡樂,唱出天使一般的美妙旋律更是深深震撼了很多觀衆内心深處長久以來對所謂問題少年的固有看法。

...

這些從幾歲到十幾歲的少年很多在他們的叛逆之下都有着不為人知的痛楚,而每當他們在學校裡面犯錯,首先對待他們的不是苦口婆心的勸導,而是不分青紅皂白的懲罰處理。

就這樣,孩子與教師之間逐漸形成了一個不可調和的矛盾現實,而這些孩子也越來越被學校的教職工和外界人員先入為主的看做是廢物和垃圾。

影片除了刻薄的校長,充滿希望的克萊門特以及幾個各具特點的教職工,更塑造一群可愛活潑、純真善良的孩子(當然,除了影片中那個通篇下來都在搗蛋的蒙丹)。

影片至今給我印象最深的有三個孩子。一個是影片開始時的那個著名音樂家皮埃爾。他具有着常人所無法比拟的音樂天賦,特别是他天籁般的動人歌喉在電影一開始就深深打動了克萊門特。作為問題少年的他本來一生都注定了就此碌碌無為,克萊門特老師的出現成為了他人生的重大轉機。

因為這段非凡的啟蒙和惺惺相惜,皮埃爾成功擺脫了問題少年的稱号,并且離開了“池塘之底”,步入音樂的殿堂。

...

影片第二個帶給我深刻印象的就是那個每周六都會跑到校門口等候父母到來的佩皮諾,最終他并沒有等來自己心心念念的父母,而是主動跟着馬修老師一起離開了這個對他而言無比殘酷又沒有歡樂的地方。

影片最後一個值得深思的孩童角色就是那個屢教不改,最終好燒毀了學校的蒙丹。

雖然影片并沒有明确展露他的不幸遭遇,但是透過他和幾個人物的對話,我們卻能夠發現這個看似十惡不赦的壞人其實同時也是受害者,倘若他生在另外一個富庶的家庭之中,或許他便是另外的一副模樣。

...

初次看到“放牛班的春天”這樣接地氣的電影片名,如果不看電影海報的話,很容易就會将之誤以為是一部國産電影。

其實,這個富有韻味,又接地氣的電影片名來自台灣。在台灣的方言之中,“放牛班”實際上就是對很多學校的垃圾班通稱,相比對原版片名的直譯,《放牛班的春天》這個極具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片名顯然更具風味和特色。

...

電影應該是自《音樂之聲》之後的又一部童聲音樂電影。如果說《音樂之聲》中的家庭教師瑪利亞是以歌聲打動了上校與孩子們,并最終抒發了深遠而博大的愛國情懷。

那麼《放牛班的春天》顯得更為細膩,馬修老師用音樂的魅力征服了一群在旁人看來基本沒救的孩子。不同的故事背景,同樣純真可愛的孩子,同樣肩負着教育責任的教師角色讓人不由的肅然起敬。

...

一個老師的無心之舉可能在一瞬間拯救了一個孩子的未來,也可能在一瞬間毀滅一個孩子的未來。

在《放牛班的春天》中,我們見到了那個幾乎毀滅了無數孩子将來的校長,卻同時也對比感受到馬修老師的不易與可貴。

​他以一己之力漸漸地改變着孩子們根深蒂固的看法,使他們通過合唱逐漸找回了自信和勇氣。即便最後黯然離去,也播下了希望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