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商業都是設計的社會,我們活在無窮無盡的商業套路之中:買個手機是廣告設計的,吃個飯是朋友圈轉發的,公衆人物也是公司包裝出來的。到底什麼是真,什麼是假,誰知道呢?或者說,又有誰在乎呢?畢竟大家都喜歡假的東西。一部電影,在看舒君看來,被設計出來的可能性幾乎是100%,當然,除非你完全不用劇本,即興發揮,但這樣,可能也就沒有我們想要追求的效果了。我敢說,抖音等小視頻平台以後一定會比直播要火,因為抖音上的東西大多數都是經過精心準備才上傳的,很好地符合了引爆點的附着力法則,同時,營銷不也是準備加迎合嗎?

回到電影,一部電影設計得好,會有高排片、高口碑、高票房,一部電影設計得不好,那一切都會相反,《攝像機不要停!》就是一部精巧設計的電影。前面37分鐘,爛片感十足,相信沒有耐心的人會早早拂袖而去:粗糙的畫面,可想而知的情節,莫名其妙的話題,光天化日突然出現的噴水僵屍和會追着自己斷臂跑的眼鏡僵屍,神經質的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導演,一下出現一下又跑出去的山越先生,戰鬥力爆表的女化妝師,突然站在女主角面前又走了的僵屍,時不時的慢鏡頭和定在一個畫面的長鏡頭,最後竟然還拍到了遠處的民房等建築……前面37分鐘真的被我一路吐槽下來,要不是尚語賢小仙女推薦的我也跑路了,哈哈哈哈哈。

影片進入第二段,真相才慢慢浮出了水面,原來是戲中戲中戲。交代了拍攝這個電影的整個背景,每個人物的性格特征和電影背後的真相,原來每一處的發生都是有它的理由的,而電影給它的理由,正是它所具備的巧妙之處。不能噴血漿如花瓶般的女主角,時不時耍大牌的男主角,嗜酒如命的攝影師,隻能喝軟水的錄音師,經常在一起的原導演和原化妝師等給正式的拍攝埋下了一段又一段的伏筆。同時再加入了導演與自己女兒的這條感情線,讓電影的情感更為飽滿:原來自己的父親一直都是在追求精益求精的藝術作品。

影片進入第三段,我才發現這是一部真正獻給電影人的作品。比起電影中各位奇葩的演員,幕後制作的團隊實在是太了不起了。他們要和各位大牌明星溝通好劇本,準備好各種道具,應對突發情況,時不時要進行一個空翻,跑起來摔倒了也隻是若無其事地站起來繼續跑,甚至還要為影片的高潮搭人肉梯子。說實在的,什麼叫敬業啊,這就叫敬業,謝謝這部電影讓我明白了拍電影的難處,應該說每個行業都有難處,隻是我們不知道而已。當然,一個演員出名了之後會背負太多,很多時候不得不活在自身、或者公司的框架之中,很多事情不能做,因為你要變成觀衆喜歡的樣子。但是,一個真正的演員是會為一個好的作品奉獻一切的,即使身上會被噴滿血漿,即使自己對劇情的設定有不滿意的地方,即使有許多不能做的事情……

最後回到現實,或許有人會說:世上的事無非你騙我我騙你自己騙自己,我覺得是有道理的。但是這個世界能騙得你開心,能騙你一輩子,能騙得你值錢,騙得你賺錢,那騙不騙又有什麼關系呢,至少我們活得有價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