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發自簡書App

去見好久沒見的朋友,朋友提議看電影,沒想到是看一部動畫電影,更沒想到的是:電影院差不多滿座,彩蛋1隻走了三五人,彩蛋2也隻走了三五人,朋友圈還有不少朋友二刷的,原來看動畫電影不止是孩童的專利。

哪吒的故事家喻戶曉,而大家依然願意為耳熟能詳的神話故事買單,我相信,肯定不是因為片尾的彩蛋,也不是因為電影上映正值暑期,說幾點我的拙見:

1.人物有趣。

飙一口川普的太乙真人簡直就像個熱場導演一般,一開場就惹得轟堂大笑。頂兩坨黑眼圈的哪吒,更加烘托出他的一身反骨不服命運,人物個性更立體。反派申公豹居然口吃,也是有點搞笑了。

2.打破偏見。

龍王、敖丙、申公豹、哪吒皆因自己的妖族/魔丸(哪吒)身份而被天庭、愚民、仙界偏見,但他們選擇用不同的方式打破偏見,值得歌頌的隻有哪吒最終不服命運的愚弄“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算”的一身正氣以及敖丙的友情頂雷。

...

圖片發自簡書App
3.命運誠可跪,友情價更高。

被敖丙差點滅了整個鎮的哪吒最後還是選擇不刺向敖丙,背負着整個龍族的複仇大計的敖丙最終還是選擇幫哪吒一起頂雷,隻是因為他們都是彼此唯一的朋友。

4.歌頌親情。

天降魔童,也阻擋不了親情的偉大。人肉之軀的李夫人穿着盔甲被數次重擊而毫無怨言,隻為陪伴力大無窮的魔童兒子哪吒踢毽子。願一命抵一命,願頂替兒子哪吒遭天雷的李靖。都是在歌頌中國傳統的親情:父母對孩子的無私的愛和奉獻。

...

圖片發自簡書App

若命運不公,就和它鬥到底!

        不應外物,悲喜由己——大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