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007同學

...

01

既《你好,李煥英》後,又一部溫情電影《我的姐姐》火了。

上映短短幾天,票房已破8億。

片中,最諷刺的一幕,是張子楓扮演的安然,在父母意外去世,被警察問詢時的回答:“是的,我是他們的女兒。”

但分明,警察手中拿着的全家福照片裡,隻有他們和弟弟。

在安然的父母看來,他們和安然的弟弟,才是圓滿的一家人,而安然,隻是一個寄養在姑媽家的女孩。

更諷刺的是,那個從小就被嫌棄的女孩,在父母意外去世後,卻被所有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人攻擊:

“長姐如母,你現在首要的任務就是把你弟弟好好養大。”

“他可是你親弟弟啊!”

“你對得起你爸媽嗎?”

……

就連鍵盤俠們,都不放過她,毫不留情地批判着她的“冷血”和“無情”。

但他們卻不知道,這個貌似冷血的女孩,過去的十幾年,到底經曆了什麼?

被重男輕女的父母所厭棄,要求她裝瘸,好為他們争取一個生兒子的機會。

被送到姑媽家後,表哥把她當沙包打。

對父母的意見稍有忤逆,就會招來一頓毒打。

……

就連隻有6歲的弟弟,也會十分嚣張地對她說:“爸爸說了,這房子裡的一切都是我的,你必須聽我的!”

為了逃避這個家,她拼命努力學習,但她的父母又做了什麼呢?

偷偷把她的高考志願從她喜歡的臨床醫學改成護理,隻為了将來能讓她多照顧弟弟和家裡。

大學4年,學費分文未給,安然全靠勤工儉學才勉強畢業。

在安然全然不知的情況下,偷偷生了一個男孩,便是安然的弟弟。

如果你知道了這些,那麼,安然的表現,便不僅不會讓你意外,而且,你會覺得,完全是情理之中。

02

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們,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真實。

片中張子楓扮演的姐姐,不止是一個姐姐,更是中國社會,太多姐姐的縮影。

因為你是姐姐,便從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自己遲早是這個家“潑出去的水”。

因為你是姐姐,你就要有什麼好事都得先緊着弟弟。

因為你是姐姐,爸媽從小就會要求你,姐姐就要有個當姐姐的樣,要學會照顧弟弟。

……

就算也曾有過委屈傷心的時候,但周圍的女孩們,不也都是這樣嗎?

委屈,便隻會在日複一日與傷痛的磨合裡,結繭成疤,傷心,便也會在大家都一樣的自我暗示裡日漸麻痹。

就像片中安然的姑媽,她也是一個姐姐,她對弟弟的付出,在弟弟的葬禮上,就可見一斑。

事無巨細的張羅,勞心費力的奔走,作為一個撫養弟弟的女兒,對弟弟付出了一輩子的姐姐,對弟弟兒子的去處,她也習慣性的認為,安然該盡好“姐姐的本分”。

就像她說的那樣:“我是姐姐,從出生那刻開始,就一直都是。”

她考上了西大俄語系,但在父母告訴她,家裡隻能供一個孩子讀書的時候,她便隻能辍學打工供弟弟讀書。

弟弟結婚了,弟媳有了身孕,她也隻能放棄自由,去照顧弟媳做家務。

她似乎忘記了,自己也曾是個女孩,也曾學習成績非常好,也曾想擁有屬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不,她沒有忘記,要不,她就不會在人到中年,再次讀起俄語的時候,眼中有淚。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人,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會傷心落淚,就是因為,安然和她姑媽的境遇,是那麼讓人感同身受。

每一個女性都會在她們的身上,或多或少,找到自己的影子。

就像安然的扮演者張子楓所唱的電影主題歌,她們都是“舉鏡子的人”,但最後,“鏡子墜落化成碎片,千萬個她閉上雙眼。”

03

生而為人,同為父母的孩子,為什麼女孩就要被區别對待?為什麼“姐姐”兩個字,就可以禁锢她們的一生?

在農耕為主、男權主導的封建社會,作為在體力上明顯超過女性的人,男性自然而然地成為一個家庭中擁有話語權的人。

一代又一代的女性,被男尊女卑的思想所浸染,被犧牲自我成全男人才是賢良,完全付出不計回報才是賢淑的思想所蠱惑。

她們是姐姐,是母親,她們是受害者,但又不由自主地把這種思想,傳遞給下一代女性。

就像片中安然的姑姑,在她的弟弟和弟媳去世後,對安然說的那句話:“你是姐姐,當然要管你弟弟。”

在她的觀念裡,根深蒂固地認為,姐姐當然要為弟弟付出自己的全部。

但最後,看到安然的反抗,她也開始慢慢醒悟,身為女人,你也不一定要為家庭做出犧牲。

就像她最後對安然說的那句話:“姑姑沒把你帶好,以後的路,你自己好好走。”

聽完不禁讓人淚目。

片中的安然,沒有像曾經的姑姑一樣,選擇逆來順受,而是進行了勇敢的抗争。

其實,現實生活中,有多少女孩被無情要求,就有多少女孩,選擇了默默抗争,哪怕這樣的抗争,有着撕心裂肺的疼。

就像前段時間,杭州女孩洛洛。

作為一個姐姐,從小被要求慣着弟弟,長大工作了,還要把所有的錢,都留給弟弟買房子。

被這份畸形的親情壓的喘不過氣的她,最後,終于以死亡,這種極盡慘烈決絕的方式進行了抗争。

林語堂曾說過:“人生不過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遠是自己的主角,不要總在别人的戲劇裡充當着配角。”

洛洛的結局,不免讓人心酸,但相比一輩子的委曲求全,付出全部,這樣的抗争,對還在泥潭中掙紮的萬千女性來說,無疑是一種警醒。

04

紀錄片《小小少年》裡,有一群這樣的女孩,特别讓人感動。

她們是女孩,也是姐姐,她們中的很多人,初中畢業就開始外出打工賺錢,供弟弟讀書。

也有一些姐姐們,讀完高中就被父母用高彩禮,嫁給了别人。

還有些女孩,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已離婚,要麼被棄養,被迫在别人家裡長大,要麼被迫留守,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每個女孩,都是重男輕女思想的受害者,她們的心,早已被傷害得斑駁陸離。

但即便這樣,當導演問:“将來你最想做什麼?”時,她們卻回答說:

“我想要當舞蹈家。”

“我想當美術家。”

“我想當音樂家。”

……

就算她們也曾被父母灌輸男尊女卑、是姐姐就該付出一切的思想,就算她們也曾被嫌棄被傷害,但她們的臉上,依然有着燦爛的笑容。

電影首映接受采訪時,張子楓說:“原來我隻希望安然能做一個快樂的女孩,不必經受這一切。但經曆了這麼多後,這些好的和不好的事情發生在她身上,也許都是一種好的。”

被不公對待過,才更懂得平等的意義,被冷漠傷害過,才更明白真愛的可貴,過去所有的傷痕,終有一天,都會變成勳章。

随着社會的進步,相信有一天,重男輕女的陰霾終将散去,每一個姐姐,都将活得單純而可愛,溫暖而自由。

—END—

我是007同學,童心未泯,色心又起。微信公衆号@007同學。

首發土豆番茄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