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爱过她。这个flag 太虐了,彩元为啥老演这种虐心的剧啊。呜呜呜。
元元别伤心,我来帮你把他的话补全:
我一瞬间都未曾爱过,我不懂这种感情。
但是我绝对不会离开她
因为她,我终于离开了父亲的阴影
因为她,我每天可以安睡到天明
因为她,我有了生命的延续,有了可爱的女儿
贤秀啊,那就是爱
================================================================
再立flag,第七集的床戏会不会让女主怀上二胎呐。还有一个伏笔,一切都结束了时候,女主发现男主比他小一岁让她叫欧巴,会好好骂他的,哈哈,像骂记者那集一样。
=================================================================
立一个flag 我猜男主没有反社会人格,也没有情绪认知障碍,只是在缺乏爱的境下长大的普通人。
先声明,我是做脑科学相关研究的,接触过一些做心理学研究的人和项目。我个人认为,这个剧可能用了一个心理学的梗,就是简单的用行为推断心理疾病的错误。不说普通人,就是现在医院精神科用来判断心理(和一些精神)疾病的标准还是量表这种行为学指标。首先无意批判这种指标,因为现在还没有更客观更准确的指标诞生。我想表达的是,这种主观的,通过行为判断的方法,是有可能被人利用的。13岁的贤秀有可能是被逼迫这么做,有可能是被恶意误导说出一些话,做出一些表情,被诊断为心理疾病的。而后,这种强烈的心里暗示会让贤秀认为自己真的是情绪认知障碍,不能做出表情或同理心,反过来变得更加乖戾和不合群。(就像有些不想赡养老人的子女把老人说成精神病送进医院,然后老人越是否认越被认为是精神病的道理)
我觉得男主这样的人并不是情绪认知障碍,或者说,不是先天情绪认知障碍,而是后天因为极端的偏见环境造成的。
我有如下论据
1 如果完全没有情绪认知,是不会拼命保护那个录音带的。如果一个人对情绪,对情感毫无体会,那任何东西都无法激起他的情感。如果录音带是母亲的声音的话,只能说男主小的时候太渴望母爱了。男主对母爱非常执着,甚至可以不吃饭。男主为了保护姐姐可以甘愿逃亡,独自承受别人的污蔑。所以,男主对感情本能是有反应的。
2 在他被老婆救的那次,他第一次觉得对不起女主。如果他真的有障碍的话,是不会有这种情绪的。一个人的大脑最多到30岁就几乎完全停止发育了,想要重塑非常非常困难,男主因为女主的爱突然治好是不和逻辑的,只能说他压根没有这种病,是“被诊断的”。之前他没有过这种情绪,我认为是他没有“学习过”这种情绪,是因为伤害过他的人没有表达过歉意,所以他没有学会这种情绪。同样他练习笑,是因为没有人对他笑,他在正常环境下没有学过这种情感。
为什么很多剧中人,还有证人的话都认为他有认知障碍甚至反社会人格?
这恰恰是那些人的偏见的归因论。他们只说的结果也许是对的,但是归因错了
1 他杀狗不是他反社会,是因为狗主人欺负他
2 他和别人起冲突,不是反社会,是因为那些人用录音带折磨他
3他不会笑,不会正常哭,不是因为反社会人格,是因为他缺乏教育他这些情绪的环境,也没有家庭的温暖和关怀。这是一种后天习得性缺失,并不是先天的。他幸运遇到老婆后,其实是可以发自内心的表现情绪的。
我想,编剧想要表达的是,男主本身没有问题,是其他人的偏见给了他很多缺失和伤害。而女主“母爱式”爱情一定程度上救赎了他。唤醒了他的感情和情绪。
这个世界上的伤痕还是需要爱去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