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微信公衆号“xodbox”,留言必互粉,每部電影都有一個和别人不一樣的故事。



故事的戰争背景比較弱化。
隻是,法國人也那麼“恨”猶太人嗎?
故事中的“背鍋俠”,隻是因為是猶太人,就無辜被認定“賣國”。看來,“賣國”這玩意兒,也就是一種政治手段罷了。

一個猶太人,在“舉目無親”的國度,被冤枉了也就被冤枉了。故事裡頭也交待了,猶太人這個團體也競相奔走,但是完全沒用,該流放照樣流放。
能拯救他的,落到了這位“一面之緣”的老師身上。
很多時候,變革都是源于階級内部的覺醒。
身為老師,自然有着學院派的浪漫。由于“機緣巧合”,這位老師接觸到了當時的“機密”。

不過,這隻是開始。
當接觸到真相時,這位老師面臨着艱難抉擇。
首先,當時參與審判的就有自己,如果翻案,就得自己打臉。
自己打臉這事兒,老師可以不放在心上,然而,這可是打了“當局”的臉,這個問題可就上升到一定高度了。
更何況,這位老師,私下裡也有點自己的“小秘密”。

在這方面,老外是相當“愚蠢”的,拿自己的大好前途去為了一個“猶太人”和“當局”死磕。
結局可想而知。
翻案沒翻成,還把自己搭進去了。

不過,如果故事變成這樣,也就沒有了意義。
最終,“正義必然戰勝邪惡”,光明總會到來,即便是遲到。
故事的本身,其實沒有太多的懸念,類似故事的結局在開始就可以預見,倒是可以說說故事中一些有趣的事情。
首先說說民衆,當時的“叛國事件”,“當局”搞了個盛大的儀式,想把猶太人釘在恥辱柱上。當局的這套做法可以理解,為了統治,無所不用其極。隻是可笑的民衆,群情激憤,到了今時今日,蛻變成鍵盤俠,俗稱“噴子”。
再說說這位老師的“情婦”,很有意思。難不成是法國人天性的浪漫?以為是真愛,但是得嫁給身份,所以婚外情滾得理所當然。可是當事情暴露,這真愛神奇般消失了。
最後說說這位猶太人。沉冤得雪應該很滿足了,竟然還要提要求,老師的面子實在是下不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