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第一天,是跪着過的。

院長也沒想到,追了六季的《明星大偵探》居然還能帶給我如此強烈的感動和震撼。

這周更新的《夜半酒店》02案,隻有一句話能形容:

一案封神。

不是什麼粉絲濾鏡,而是這一案實在值得我把手掌拍痛。因為,它講的是許多平台碰都不敢碰的敏感話題——

兒童性侵。

《夜半酒店》案情很曲折。

第一周01案,實景酒店,密道機關重重,而且一次出現兩起兇殺案,兩個死者。

也就是說,兇手可能是一個人殺了他們倆,也有可能是兩個人分别作案。

甚至首次出現了雙偵探。

原以為這設定已經夠複雜,哪知直到最後,還有一堆謎團沒解開:

不斷響起的恐怖歌謠出自何處?預示着什麼?每個人收到的神秘卡片和線索是從哪裡來?酒店停電瞬間,出現在他們面前的白衣女子又是誰?……

伏筆都埋給了下一周。

第二周02案一開場,之前閃現過的白衣女子就離奇死亡。

...

恐怖的是,這個女人已經在這個酒店躲藏生活了好多年,而且一直在偷偷監視所有人。

監控顯示她還曾經持刀追殺過某人。

...

懷有殺心的人潛藏在房子隐秘的角落,和你一起生活,這仿佛《寄生蟲》一般的劇情讓人後背發涼。

但,随着對死者背景線索的挖掘,故事從驚悚變成了心疼——

這些年來,白衣女子就生活在幽暗的密道裡,吃幹面包,睡髒地闆。

她的床褥下面藏着一本畫冊,暗示她曾經在童年時期遭遇侵害。

...

原來,這個女生就是他們共同的妹妹,郝妹妹。

多年前她沒有在火災中喪生,而是借火災逃離了噩夢,從此躲進密道,過上不見天日的生活。

她的仇恨,源自過去受到的傷害。

...

當意識到這一案的根本立意是關注兒童性侵時,我對《明偵》的愛瞬間重燃:

不枉我追了這麼多年,就沖這一期,我還能再愛它十年!

為什麼這個主題格外打動我?

關注社會熱點的朋友們一定知道,關于兒童性侵的讨論,往往會“被消失”,禁詞條、降熱度、壓熱搜……這些操作屢見不鮮。

以至于這類議題,至今都沒有被“提上台面”讨論過。

對于很多人來說,能記起的或許隻有《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一條命,換一段熱議,想想就心痛。

諷刺的是,與媒體的三緘其口正相反,現實生活中兒童性侵的發生率并不小。

最高人民檢察院統計的數據,我國未成年人受侵害案件,2017年是4.7萬件,2018年超過5萬件,2019年達到了6萬件。

這個數字,駭人聽聞。

更可怕的在于,這還不是全部。

兒童性侵害案件的性質和受害主體,注定了這類案件具有極大隐秘性。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王大偉曾估算過,兒童性侵案的隐案比例高達1:7,也就是說,一起案件上訴,背後或許有7起案件已經發生,但無人知曉。

...

那些藏在冰山下的龐大沉默者裡,有一部分是孩子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受到了侵害,也有的是家長迫于種種壓力,放棄了對犯罪者的追責。

現實生活中,懂得教育孩子防性侵的家長不到一半。

...

甚至還有很多人覺得小孩子根本不需要性教育。

還記得嗎?2017年曾經有過一批小學生性教育讀本進校園,反被家長舉報尺度過大。

沒有受過教訓,有些人就想不通其中利害,但如果教訓真的降臨,又會給一個無辜孩童留下心理陰影。

所以,這期《明偵》不光呼籲了提高對兒童性侵的關注,也巧借郝妹妹之口,警醒大人要學會如何保護孩子——

哥哥們對郝妹妹的要求,乍聽之下愛意濃濃,卻是把郝妹妹推向深淵的幫兇。

要她聽話,殊不知聽話的小孩最容易被壞人掌控;

...

要她吃糖,可糖果也是壞人威脅引誘孩子的砝碼;

...

要她單純,但單純的另一面就是無知、易受侵害。

...

粗心的關懷在惡意利用下,會成為受害者更難掙脫的枷鎖,實際上孩子的每一次反常舉動,都有可能是在向你求救。

她不去學校,也許是學校裡有讓她恐懼的人;她不穿裙子,也許是穿裙子時遇到過不愉快的經曆,想要逃避。

...

妹妹的畫冊名字,《必須說的秘密》,也在告訴所有人,無論是自己還是孩子,遇到這種事一定不要把罪惡感轉嫁到受害者身上。

...

也不要因為恐懼流言蜚語,就選擇默默承受一切。

沉默隻會讓犯罪者逍遙法外,造成更多傷害,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說出來,讓法律制裁他。

不要讓童年受過傷害的孩子,成為下一個心懷恨意的郝妹妹。

其實之前,#明偵 封神#這個話題已經上過熱搜。

...

不過那時說的不是節目,而是撒偵探和蒲偵探的超神破案。

第一期案情複雜迂回,但在第一輪偵探盲投,許多線索都還沒有出現時,撒蒲兩位偵探就憑借超強的邏輯推理,聯手做出了驚人決定:

把所有票數,全部投給蓉門童一人!

...
哈哈哈哈hrdd震驚臉!

就認定兩個死者都是她殺的!

一把子梭哈!

兩人自嘲:

“今晚要麼封神,要麼瘋子。”

...

最後居然真的全對!

明燈滅了!

“封神”一說火速取代“明燈”稱号,成為第六季高光時刻。

...

如果說01案的師徒偵探還有點“搏一搏”成分,那02案就真的稱得上是值得載入《明偵》史冊的「封神之作」。

02案的複雜程度相比01案有過之而無不及,看看這個推理過程:

滿滿一黑闆的邏輯演算,下面人手一個小本本,奮筆疾書,時不時還交頭接耳對答案。

...

普通綜藝如果是聊聊天玩玩遊戲就能撈錢的青銅局,《明偵》就是檢驗真才實學的高能王者局。

需要每一個嘉賓認真參與,拒絕劃水!

屏幕前懵逼的我仿佛誤入高數課堂,一個低頭再擡頭,黑闆上寫的啥已經看不懂了。

過去的我:和節目組鬥智鬥勇。

現在的我:靜靜地看你們推理。

...

而且,這一案不但高能燒腦,還賺足了我的眼淚。

尤其是蓉門童。

在坦白自己過往經曆時,她承認自己小時候受到過同樣傷害。

所以看到郝妹妹的心聲後,她幾度哽咽難以開口,那份被拼命壓抑的脆弱和堅強,瞬間戳爆我的淚點。

...

以及最後她在投票時說的那段話:

“我是一個女生。”

“她說希望結束這個噩夢,抹掉一切重啟人生。”

“我希望她如願。”

...

雖然她的理智敗給了情感,但是同為女性,院長實在能夠共情她的心軟。

Girls for girls,是女孩子和女孩子的守望相助。

而且,如果從受害者角度出發,郝妹妹的報複行為雖然違法,卻也讓人同情。

童年被侵害,她的恨意情有可原,隻不過她選擇了錯誤的方式反擊。

...

這是我眼中,《明偵》六季以來貫穿始終的最大亮點——

人設立體。

我們常說,現在的影視作品很難塑造出亮眼的反派角色,臉譜化大boss隻會讓觀衆提不起興趣。

反觀《明偵》,作為一檔綜藝節目,卻擁有無數讓人印象深刻的“嫌疑人”,甚至成為觀衆心中的一種情懷。

比如,“犯罪天團”NZND。

...

每季一案,故事格局越寫越大,人物背景逐漸細化,仿佛真的有這麼一個走哪兒哪兒出事的偶像團體。

先導演唱會的熱度也足以證明,NZND每個成員人設塑造得有多成功,居然吸引到了真情實感的粉絲,心甘情願氪金看演唱會。

...

可以說,在角色塑造上《明偵》早已遠超綜藝水平,轉而追求展現人性的複雜化。

好的角色本就應該這樣,善惡交織,缺一不可。

就像主題曲《無罪說》裡寫的:

世界本渾濁,罪與愛同歌。

《明星大偵探》已經第六季了。

就像開頭院長說的,很難相信一檔國産綜藝能夠辦到六季,還依舊保持高水準輸出,甚至一再打破觀衆預設,貢獻出乎意料的精彩劇情。

長壽綜藝,最怕故步自封。

但很慶幸,六季以來《明偵》依舊在推陳出新,無論是形式、劇情還是内核,都在往好的方向自我突破:

打破綜藝固有形式,虛拟偶像人設還能開起演唱會;出乎觀衆預料的層層反轉;

全員殺手、兇手對跳、偵探變嫌疑人等各種破案新花樣。

...

雖然每期節目都能創造新的爆笑梗,又從來不是單純為搞笑而生。

而是以搞笑為衣,認真為底。

在大衆關注度不夠的環境下,《明星大偵探》作為一檔綜藝節目,卻扛起了更多的社會責任感,用層層深入的案件,全方位剖析兒童性侵的嚴重性,引導觀衆正确應對。

這麼走心的綜藝,怎能不愛?

《沉默的真相》裡,江陽明知自己能力不夠,想為受害女學生發聲猶如蚍蜉撼樹。

但他依然願意傾盡全力為之奔走一生,甚至不惜付出生命,隻為引起一點回響。

...

當然,和他相比,一期節目的付出不值一提。

但能做到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已經足夠勇敢。

仔細回想,從第一季起,《明偵》每起案件都聚焦一個亟需關注的社會議題,校園暴力、家庭暴力、垃圾分類、親情溝通……

在案件調查過程中和最後片尾,還經常請來相關專家進行科普:

什麼樣的行為是犯罪?遇到犯罪行為應該如何應對?

...

看這樣的節目不僅是娛樂,也是一種學習。

尤其撒貝甯,六季以來,即使過程再怎麼不靠譜,最後總結都不忘法制節目主持人初心,認真教育違法行為的錯誤性,引導觀衆用正确的方式解決問題。

《明偵》一直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在娛樂的過程中傳播正能量。

我不敢說這樣一檔綜藝節目能夠引發多少人對違法犯罪的反思。

至少我們,都在盡力。

這也是為什麼和普通的綜藝節目相比,《明偵》有着更綿延的後勁。

這樣的綜藝,才是真正值得我們一直粉下去的國産良心。

如果每一檔國産綜藝都能做到這樣的水平,觀衆又何愁沒有好綜藝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