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萊羅舞曲的開場一瞬間就帶回了那個蟬鳴呱噪、馬路都熱化的東京街頭,嘉兒的燒遲遲退不下來,記憶裡滿是灰白的色調……幀幀壁紙,音效也足夠華麗,很喜歡蝴????蝶元素的感官運用,緻敬童年的元素基本到位。
我們是與“被選召的孩子們”一同長大的一代,和他們一樣小的時候,我也時常幻想着,哪天說不定就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數碼寶貝(影片裡不是說後來世界上好多小朋友都有了嘛),後來,我終于買到了小孩認知裡天文價格的數碼暴龍機,孩子的幻想就是這麼容易滿足……轉眼,影片裡的太一他們也快大學畢業了,面臨着即将步入社會的迷茫,又和我們一樣。
東京的街頭,阿和望了眼不遠處學吹口琴的孩子,還有那潇灑的街頭藝人,默然前行;家裡,素娜安靜地插花,自始至終,在最後的進化裡,置身事外的她最終沒能、哪怕嘗試着參與進主戰局;蝸居的廉租房,太一向亞古獸藏起自己的成人雜志,瞎編胡謅着慌忙解釋時,我不由得會心一笑,内心五味雜陳。在我看來,影片大概想說:成長意味着具備無限的可能性,當孩子們逐漸長大,他們的人生軌迹便逐漸定型,未知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小,與代表過去童年時光的數碼寶貝分别,便成為了他們不可避免的遭遇。
可惜的是,影片的後半程沒能給出足夠說服力的進一步闡釋,太一的一聲哨響總覺鋪墊不足;兩派的對決都打着“拯救大家”的旗号,其他的孩子們就這樣被“代表着”發出聲音,仿佛突然閃回熱血中二唯心主義少年漫的老套路,我這才意識到自己早就“長大”了,再也無法對這樣的“燃”轉折報以高評價了,如果早個十年看,想必自己會認為這是一部沒有理由不打滿分的作品吧……
——————
“太一/阿和,我們明天做什麼?”
當他們思考完,帶着笑意要低頭回答的時候,他們最珍貴的夥伴已經悄然而逝……
我說不清這樣的離别是溫柔還是殘忍,不過留在原地的是我們,我們該如何面對自己成長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