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發微.信.公.衆.号:分派電影
一個有态度的電影自媒體,關注以後劇荒的不用在慌了!
直接回複“我們與惡的距離”
即可獲取免費資源了!
2018台灣本土電影最大黑馬《誰先愛上他的》,編劇呂蒔媛以同妻這個敏感題材為突破口,聚焦社會邊緣人士,感動了無數觀衆。
呂蒔媛總是能從大家忽視的話題和角度作為切入點,比如殡葬行業裡的故事(《出境事務所》),或者問題學生的改造(《牽紙鶴的手》),寫下每個鮮少被關注的現象背後的動人故事。
今年她又寫出了一部高分連續劇,根據一件社會惡性殺人新聞改編,描寫背後的人性故事。
這部劇是公視聯合HBO制作的一部劇。由賈靜雯主演

一共十集,目前已經放出兩集。每周日更新。
目前本劇還算是冷門作品,在豆瓣上有一千多人評分,評分高達9.4分

本劇圍繞一起惡性随機殺人案件展開,犯罪嫌疑人李曉明沖進影院掃射人群,造成了9死21傷的悲劇。
該案件震驚全台,引起群憤,李曉明的辯護律師王赦希望找出李曉明作案的動機,以避免此類惡性事件再度發生。
律師王赦走出法庭接受采訪,遭到受害人家屬當衆潑糞抗議。

一時間網絡上引起争議,這些憤怒都指向李曉明與王赦。

王赦他曾就職于全台第二大的律師事務所,

“就算是該死的人,他們也改有跟任何人一樣的人權”
王赦通過自己的努力想改變現狀、讓社會進步。
宋喬安作為資深新聞媒體人,在電台裡雷厲風行,堅持自己作為新聞人的操守和原則,對所有人不留情面,也因為冷血的性格逼走了不少下屬。

但兩年前的她并非如此,劇院殺人案帶走了她的兒子,從此她一蹶不振,與丈夫頻頻争執,與女兒漸生嫌隙,她自嘲:
“我還可以留住誰啊,我連我先生跟兒子都留不住”


李大芝和宋喬安一樣,都是對新聞行業懷有熱忱的人,有一腔熱血和抱負,想要通過自己微小的力量改變新聞行業盲目追求收視率的現狀,讓觀衆看到世界的全貌。

李大芝勤奮努力,聰明機智,僅僅兩個月就從實習生升為編輯,破了公司記錄,宋喬安也對她頗為滿意。

本以為可以在新聞行業大展拳腳的時候,李大芝意外得知了宋喬安的兒子也是李曉明槍下的冤魂之一,李大芝來自犯罪者家庭,她是李曉明的親妹妹,她惶然不然面對,迅速遞交了辭呈,果斷放棄夢想。
第二集裡,就迅速把律師從神壇推入人間,讓他經曆女兒遭遇綁架的傷痛,
一個幼兒園疑似發生了綁架案。

嫌疑人抱着一個黑包,闖進幼兒園,園中還有一個班級的小孩子。
現場瞬間一片混亂。
記者拉人就問,圍觀者說闖入者是個精神病。

原因呢?
幼兒園附近有一個精神病康複中心。
其實是李大芝房東的弟弟應思聰因為失去了女友罹患精神疾病,整日疑心他人在議論自己。
為了拍攝電影,他潛入了幼兒園,被當成了綁架挾持兒童的罪犯。

當王赦自己也成為了受害人,人性才真正開始經曆考驗。

本劇就從這三方角度來表現案件的惡性影響,呼籲大衆關注背後的社會意義。
我們看到此類案件常常隻針對犯罪嫌疑人發出聲讨,将目光都投注在案件的表面,鮮少關注其背後的成因和影響,以及相關人員的心理傷害。

在案件裡沒有絕對的善惡之分,一個罪犯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家庭、社會等等原因,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不光是給予罪犯法律的制裁。
台劇已經成長到敢于直面社會話題,走上了新高度,題材的生命力讓内地觀衆羨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