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我們與惡的距離》是一部由随機殺人事件引發的關于社會問題探讨的台灣電視劇,以患有精神病的罪犯作為弱勢群體的角度,在探究精神病人的犯罪動機的過程中,全面再現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性格形成過程中的影響,暴露了精神病人接受治療康複之後的再就業問題,患有精神病的罪犯的人權問題,整個社會對罪犯家庭的偏見與包容問題以及犯罪事件對整個社會造成的難以治愈的創傷的問題。

在畫面的色調上,采用了電影級質感,通過不同色調來烘托劇中人心境與生活工作環境,比如黑白色調的電視台辦公室彰顯了霸道總監冷血的行事風格,暖色調的文藝風的飲料店反映了店主樂觀的性格,昏黃暗淡的租房小屋烘托了罪犯妹妹抑郁的心情。

在劇情的設計上,巧妙地以陳曉明殺人事件、社會與其家庭的矛盾為主線貫穿全劇,并以一集電視劇一個社會熱門新聞的節奏充實劇情内容。在客觀叙述的基礎上又通過戲劇化的人物命運設置懸念推動劇情的發展,既有對新聞媒體隻追求收視率而違背事件報道的客觀性的深刻反思,又有對社會各界因立場不同對同一法律案件不同态度的真實反映。

在人物的刻畫上,通過細節和多标簽來反映處于不同環境出于不同目的的擁有不同社會身份的人物在面對人生十字路口抉擇時的掙紮與反複,生動形象地塑造了一個個因為家庭問題責任問題工作問題而不斷自省成長成熟的立體的社會人物形象。

主要故事介紹

人物故事主要以随機事件殺人犯陳曉明家庭的故事為主,與其事件相關的受害人與律師家庭工作故事以及與其相關事件的故事為輔,涉及了孩子教育問題、夫妻間婚姻問題、精神病人背後的問題、媒體輿論對社會問題報道等等社會熱門話題,主要的人物故事組成有:

因為陳曉明所犯下的罪行,父母的生意沒了,變賣資産贖罪,隐姓埋名地躲到偏遠老家。妹妹隻能改姓換名地生活,不能說出自己的真實身份,不能聯系自己的父母,面對作為受害人的上司,除了内疚還要放棄夢想的工作。當律師好不容易說服陳曉明以及其家人接受心理咨詢,陳曉明卻被執行了死刑。然而社會的譴責并沒有結束,受害人的創傷也沒有治愈。當看到殺人兇手的家人走出陰霾開始重新生活的報道,受害人們将所有的怨恨都發洩到了施害者的家人身上。再現了一命還一命還不夠,還需要活着的人繼續謝罪的場景。故事最終以施害人家庭勇敢面對社會大衆,并以實際行動去彌補受害者家庭而非單純用金錢手段解決問題的方式圓滿結局。

作為受害者的新聞媒體界女強人,自從失去兒子之後就一直處于自責的痛苦中,妄圖用工作和酒精麻痹自己,以至于忽視了女兒與丈夫的感受,一度陷入衆叛親離的境地。直到她的丈夫為了家庭的和睦主動改變自己去幫助她走出喪子之痛,她才慢慢打開心扉,重新燃起對媒體工作的熱情。

追求理想正義人權的法律援助律師,為了那些随機殺人的患有精神病的罪犯到處奔波而置家庭責任不顧,并因此與妻子在案件類型受理問題上發生了分歧。在經曆了妻子因為精神病人早産後,被嶽父進行了關于男人對家庭責任的談話。不得不屈服于現實放棄對正義的追求,而淪落為金錢服務的律師。後來看到他為了錢完全萎靡不振的樣子,他的妻子才明白自己愛的原來是那個追求正義熠熠閃光的人,所以又重新說服他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富有才華的年輕電影導演少年得志獲獎無數,卻因與父親溝通不暢埋下了家庭教育失敗的隐患,在經曆了被父親送入軍校,女朋友離世,與制片人意見不合失業之後,因為精神壓力太大而得了精神分裂不得不住院進行治療。出院以後因為病史再次遭遇了失業之後,不能接受自己是精神病人的事實,開始拒絕吃藥,病情進一步惡化,差點傷了他的主治醫生。而他的姐姐因為有個精神病弟弟和殺人犯妹妹的朋友被男朋友嫌棄,從而看清相戀多年男友的真面目而與之分手。

這些故事告訴我們:

關于家庭

家庭教育對一個人性格的養成是至關重要的。當婚姻發生危機的時候,肯定不是一個人的錯,需要兩個人一起解決。

關于夢想

人在追求夢想的時候是會發光的。堅持夢想直到感動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那也是一種成功。隻要我們堅持,曾經丢掉的夢想等我們羽翼豐滿之後還會再找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