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張子楓主演的《我的姐姐》,電影講述了父母意外離世,身為姐姐的安然面對撫養年幼弟弟和追求自我的兩難抉擇。

其實在看預告片的時候,心裡就早有預感,這電影一定很催淚吧。至少對我來說肯定是的。

電影中最讓我揪心的是安然坐着地上自言自語的說:自己不是不接電話,值完班就會接的。

...

雖然劇情沒有明示,但我隐隐覺得她在責怪自己。

爸爸給她打了十幾個電話都沒有接,會不會是因為她不接電話而着急分了神導緻車禍?

她很清楚爸爸找她無非是為了那套學區房,她是願意把房子讓出來的,因為她要去北京了,要去過自己的生活了。

當然,這隻是我當下對安然心理的一個猜想。

其實無論是哪種感情,祈求被愛的那個往往容易處于劣勢。明明不是自己的錯,卻總是忍不住多想,忍不住責怪自己,覺得是自己做得不夠好。

“我那麼努力的生活,是希望有一天,站到爸爸媽媽面前的時候,你們能說一句,我女兒還是不錯的”。

安然在父母墓前說的這句話,既悲涼又無助。她拼命努力也沒有得到父母的認同,而弟弟隻因為他是男生就赢盡了所有的偏愛。

...

弟弟雖然小,但他記得爸爸跟他說過家裡的東西都是留給他的。所以他會對安然吼到:“家裡的東西都是我的,你必須聽我的話”。

安然拿出房産證反駁他:“這個房子是我的,我想賣就賣,我不想賣我就不賣”。

弟弟突然朝着安然臉上吐口水,看到這一幕,我心裡是氣憤的。如果是我,可能會控制不住對他動手,哪怕他還小。

...

就在屏幕出現這個畫面時,周圍突然發出了笑聲,觀衆似乎被弟弟“孩子氣”的舉動逗笑了。

聽到笑聲我有些愕然,随後又釋然了。人類的悲喜并不相通,不經曆過别人的苦,無所謂感同身受。

最後想說一下電影的結局,開放式結局與其說是把選擇權留給觀衆,還不如說,一個影視作品的結局如果是抛棄弟弟去追求自己的人生多少有點不那麼“正能量”,所以幹脆把球抛給觀衆。

...

“我是姐姐,從生下來那天就是,一直都是”。

是的,我們沒有辦法選擇成為誰的子女、誰的姐姐,甚至都沒有辦法選擇是否來到這個世界上。

但既然作為人來到了這個世上,無論是女性還是男性,都應該有決定自己價值排序的權利,有選擇成為自己的權利。

不管安然是選擇撫養弟弟和他一起成長,還是将他送養繼續考研去北京過自己的生活都沒有錯。

自我犧牲式的付出雖然感人,但誰也沒有資格要求所有人都必須做出這種犧牲。這本該是個人的選擇,而不是出于外界的壓力逼迫隻能如此。

出于私心,我是希望結局安然能夠得償所願,對于一個那麼努力的、咬着牙和生活抗争的女孩,她值得确切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