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跟我說靈籠第二季更新了,看完第7集後心血來潮想寫一下評論。

新一集裡,為了給城主帶回藥品,獵荒者團隊進入了生态密集區,執行着最兇險的一次任務。馬克在紅寇舊戰友的鼓舞下,為了不讓紅寇的悲劇重演,決定從一名忠誠的戰士,轉變為試圖改變燈塔社會的領袖。另一方面,塵民們為了拯救病情加重的9033,想要進入上民醫療區,卻與上民發生了激烈的沖突。

劇情似乎在走向更加深刻的社會改革與階級矛盾,故事正從第一季的愛情主線,向着第二季階級和信仰問題的主線過渡。這也比較符合故事發展的邏輯:第一季裡脫離烏托邦的束縛,喚醒對愛和家庭的情感。而下半季就用重塑的精神世界,對現實社會進行修正,強調“現代文明的勝利”。

其實《靈籠》中“基因控制”“末世中的社會矛盾”等元素,讓我想起之前看過赤根和樹導演的動畫《基因攻防戰》,講的是人類滅亡之際,組織決定對人類進行強制的生育和進化。在剝奪人類各種感情和欲望後,世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基因操作社會。

如果要歸類的話,可以把這類作品歸為“科幻烏托邦”,把機甲戰鬥、基因改造等科幻内容糅雜在一個末日廢土的烏托邦背景下。在細節方面有不少可以支撐起故事背景的設定,比如燈塔世界的“三大生存法則”,對應了阿西莫夫的“機器人三大定律”;再比如裡面的噬極獸在設定集中以嗎哪的形象出現,這是《聖經》中上帝賜予以色列人的食物,而在故事中反而成為了吸食人類靈魂的怪物,這種宗教元素與光影教會也有着一定的聯系,會影響到故事主線的發展。這些細節上的設定讓“科幻烏托邦”的存在變得可信。

故事内核上,“靈籠”這個标題就揭示了本作主題。人的靈魂在中樞神經上,被噬極獸生吞的人,靈魂就融入到噬極獸基因信息中,意指“靈魂的牢籠”。而上民與塵民的階級差異、社會對人類情感的漠視以及基因優選問題,又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牢籠。主人公馬克等人的抗争,其實就是現代文明與傳統觀念間的沖突;而馬克與噬極獸的戰鬥,也是人類文明戰勝低級社會叢林法則的具象化。這有些像谏山創的《進擊的巨人》的故事模式,象征着“怪物”的巨人隻是不同種群的人類實現種族隔離的一種工具。而想要戰勝怪物,依靠的不是蠻力,而是精神的重塑以及社會的重建構。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個故事有着不錯的發展空間。

當然,從故事結構角度,之前談到作品中有很多元素融合在一起,而在對元素整合的過程中,很難做到邏輯自洽。雖說不該将現實世界的規則套用在廢土末世背景中,但其中的社會矛盾必須用現代法則來解釋。觀衆需要知道更多細節,比如燈塔社會的具體統治邏輯不那麼讓人信服。再者,比如作品中融入的宗教元素過于政治化,宗教成為了管理群衆的手段,表現的有些單一了。動畫第二季剛開播,觀衆需要一些耐心,希望後續的故事會對這些内容作出更多解釋。

目前國漫在發展中一直遭遇着主題設定泛化的問題。

一些成功的IP中,《大聖歸來》、《白蛇緣起》等,都是依托古代民間故事為背景的奇幻類動畫電影。而《靈劍山》《狐妖小紅娘》等網絡動畫,也都是小說/漫改形式的仙俠類作品,似乎國産動畫的選題總是圍繞着“奇幻”和“改編”進行,選題的重複不免會産生審美疲勞。而《靈籠》是以現代為背景的原創科幻動畫,在主題選取上具有一定新鮮感。

國漫還有個問題是低齡主題的泛化,似乎有默契似的,國産動畫的内容選材都在“向下”傾斜。很多國産動畫将目光投放到兒童身上,一是因為需求量大,二是消費的實際群體是兒童的父母,能夠創造更好的市場。然而低齡化對文化産業絕非好現象。而此次《靈籠》選擇的受衆群體是成年觀衆,成人愛情、宗教政治以及階級矛盾這些元素,對成年觀衆具有不小的吸引力,這對國産電影/劇集的分級化進程也是有益的。

無論如何,這種形式的主題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希望國漫多一些這樣的多元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