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聽音樂時候又循環到了那首熟悉的《city of star》,駐足了許久,《愛樂之城》的一幕幕不禁又彌漫了腦海。雖然它從鑽進我的耳朵起就帶着無數盛名和光環,諸如奧斯卡的獎項、制作精良的音樂、美輪美奂的場景,但這一切也比不上我真正見到它的那一刻。從開頭美國歌舞片一貫的活潑開朗的衆人唱跳的情景就把人拉進了去,然後看見故事的男女主人公,看見他們的相遇,他們的熱愛,他們的苦悶和快樂。
故事其實複雜,夢想成為演員的Mia在一些巧合之下結識了醉心爵士樂的Sebastian,他們互相吸引墜入愛河,但時間讓屢屢不得志的苦悶、互相的誤解、初心的動搖逐漸顯現,他們也陷入了争吵和分離。
Mia的一次試鏡機會牽引着他們重聚,這段時間的思索給了他們更加明晰的答案。他們決定追夢,也選擇了分開。幸而波折幾多,終是得償所願。

事别經年,已經是家喻戶曉的當紅演員的Mia和先生無意踏入一家爵士酒吧,看到店名的Mia怔了怔,那正是當年她與Seb在一起時替他夢想中自己的爵士酒吧取的名字。走進店裡,果然看到了台上演奏的Seb。
熟悉的曲子仿佛讓時光倒流,讓他們回到了多年前的初遇,回到那時的唱過的歌共過的舞。和台下的Mia眼神交彙的那一刻,Seb眼裡閃着的光仿佛在訴說着什麼。
他說我在腦海想遍了有你陪伴的一生。
他說如果一切重來,我一定會把你我初次交彙時餐廳裡那次冒犯換做深深的擁抱和吻。
但是緩過神來,什麼都沒有,隻有一曲終了Mia走出酒吧前在昏暗的燈光下回首和Seb遠遠對望的那一眼。但那一眼,也足夠了。
觀看的時候全程被電影吸引,但其實結束之後想想,不論情懷與否,這電影實在有個老掉牙的劇情,古今中外的影視裡,多的是這種在追夢路上相遇相助又擦出愛的火花的人,伴随着音樂的旋律也并不少見,但為什麼,為什麼它能動人?
我想應該是真情吧,因為那份真情,它讓感動能在也許平凡的土壤裡生長,抽枝展葉,又開出讓人們贊歎“好美啊”的花朵。他們因為心裡的那份追求和執着相遇相互吸引,他們一起唱的歌跳的舞,随心而動不加任何修飾,在夜色裡在星空下在Sebastian的那架鋼琴旁,都那樣讓人陶醉,仿佛他們就是為此而生。
想想啊,創新成了現代人總挂在嘴邊的詞彙,好像們總覺得不一樣才是好,新穎就是取勝之道,有時候卻忘了真正攝人心魄的是什麼。所謂經典,我想就是不管過了多久,我們永遠能看見故事中人眼底的深情。
我還想說的,是夢想無罪。
這世上多的是不得志的人,看到Seb迫于壓力放棄他堅持的純粹爵士樂,而迎合流行去加入他抵觸的樂隊,演奏着在他看來可能是四不像的已經不能被稱為爵士樂的歌曲。舞台上燈光閃爍得晃眼,他在三架電子琴的包圍之間對Mia笑,手指靈活地在琴鍵上跳躍,配合着樂隊的表演,即使它們發出的并非自己喜愛的聲音。是啊,他的琴彈得真棒,他操控那些現代感十足的樂器毫無困難,好像那個樣子的他比一個人坐在昏暗燈光下的鋼琴旁更加耀眼和帥氣,但Mia知道,那不是他想要的,所以她站在台下,努力了幾次的笑僵在了臉上,身體也被越來越激動和洶湧的人群擠了出去。
也許放棄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她能有份十分安穩的工作,他會是個炙手可熱的明星,可我還是喜歡Mia邋遢地坐在地上,為了寫劇本稿紙鋪了一地的樣子,喜歡Seb說起他的爵士樂時眼睛裡比星月還亮的光,甚至也喜歡上他們那時的潦倒。
電影結束的時候,影院的燈亮得很突然,讓那時不知道是什麼心情的我覺得有些無處躲藏。我低頭笑着對自己說,還真是部老套的片子啊,心裡卻久久走不出來。
所以說呢,
誰讓他們的歌聲有如天籁,
誰讓真情永遠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