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日“忌日快樂2”上線了,因對“忌日快樂”有着高度評價,我迫不及待的去看了。
這一次,不再是女主單方面的死來死去,用着和“死亡遊輪”一樣的輪回叙事法來吸引觀衆,而是把它的高度又提升了,加入了維度這一說法,讓整部劇變成了“科幻懸疑驚悚”。
總體看下來,我覺得其實就是“論女主的100種死法…”
第一部中,女主也有許多種死法,但歸根結底,全都是殺手殺死她的100種死法。但第一部很成功,因為它把原本是一個自私自利、看不起别人、和有夫之婦偷情的女主,活脫脫通過不停的殺死她将她變成了一個勇敢、善良、可愛的女孩。不僅升華了電影的主題,還豐滿了人物。

第二部給我的第一感覺是沒有新意和強行加梗,以為把“維度”這樣較專業化的東西加進去就可以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
其實不然,大多數人看前面就好像影片強行向你科普,不懂的人反而更加不懂,我就把它當作是電影用來湊時長的工具。但如果你是一個科學迷,或許你可以從中得到不同的感覺。
現在的很多低成本的電影都越拍越失敗了,但如果真的用心拍,其實也可以拍出不一樣的感覺,參照“忌日快樂”“彗星來臨的那一夜”,場景都很少,但沒有尿點,全程高能。所以第二部讓我有一些失望,我感覺是導演趁着一的熱度抓緊時間,趕出來的作品。
“忌日快樂2”确實沒有前一部那樣的好看,它更多的是在重複第一部的故事,隻不過它在故事前加上一個深奧的科學道理,讓人潛意識将它看成一部因為有自己看不懂的“科學道理”那也還行的片子。
這部片子看下來,女主自殺那一段應該是全篇的高能了。
這一段承包了整部劇的笑點。女主用親身體驗告訴我們人的100種死法。
電擊死法

吞潔廁靈死法

跳傘死法

跳入碎葉機死法

跳鐘樓死法

雖然女主不怕疼的死了很多次,死的也很有新意。但這段和上一部女主找兇手不停被殺死還是有着異曲同工的地方,配上很燃的bgm、不停的切換場景,确實也帶來了很多笑點。
但明明知道死去的疼痛會帶到下一次複活,女主還是願意選擇這麼多種不同的死法,實在是難為編劇為了滿足觀衆的觀看感做的努力了。
總體來說,雖然第二部的劇情很老套,插梗也很生硬,但我覺得它還是有它可取的地方
第一部中,是圍繞女主改變展開的。而第二部,則是提出了一個和“女朋友和媽媽同時掉入水裡,你先救誰?”一樣刁鑽的問題:
一個維度中,你的媽媽已經不在了,但你有你深愛的男朋友,而後你進入了另一個維度,這個維度中你的媽媽還活着,但你的男朋友卻和别人在一起了,你會選擇留下還是離開?
按我這種正常人的思維,我還是覺得媽媽更重要,至少男朋友他還活着,自己也還有追求幸福的權利,但媽媽沒有了,人生真的會很痛苦。如果是我,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留下。
女主開始和大多數人的想法一樣,男朋友嘛,總會有的,留下的話,媽媽就會回來了。
但編劇偏偏就不會給大家一個大團圓結局,他一定要讓女主在極端的情況下選擇,于是,他把男朋友成功的寫死了…
這時候,為了救男朋友再一次複活的女主也想明白了,不屬于自己記憶中的媽媽終歸不是屬于自己,自己還是要回去。
我看到這裡的時候特别的難以置信,就因為這樣就能放棄好不容易再見到的媽媽?這個點真的很說不通。
這個片子,最終還是愛情獲勝了。
它确實存在一些常人難以理解的“bug”,但往細了想想,不屬于自己的,強迫自己得到是不會快樂的,很多時候很多事情早已經是命中注定了的,自己能做的就是珍惜當下,享受現在自己擁有的幸福,畢竟世界上沒有後悔藥,不要妄想着去改變一些什麼。
最後的最後,我很開心這部片子可以在另一個維度中将曾經要啥子自己的室友變成了一心要保護自己的好朋友。
它也告訴我們,隻要你對别人好,别人自然也會對你好。
所以,一定要做一個與人為善的人,得饒人處且饒人啦。
這部片子還是推薦大家看的,畢竟女主也不是瞎重生了。
純屬個人看法
這一幕還是挺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