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以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Lambeau(藍波)給學生布置了一道數學難題拉開序幕,沒想到學校的清潔工Will(威爾)輕而易舉地解出了這道題。但是威爾是個問題少年,剛因為打架被送進看守所。

...

為了讓威爾充分發揮自己的天賦,藍波向法官申請保釋,并且請來多個心理醫生為威爾做心理輔導。但是威爾很聰明,充滿禁锢和防備,他總能把心理醫生氣得暴跳如雷,包括藍波的大學好友Sean(尚恩)。

随着劇情的發展,觀衆逐漸了解威爾為何會變成現在這樣。他從小被父母抛棄,之後被三對養父養母虐待,身上傷痕累累。童年的陰影讓他封閉自己的内心,不再相信任何人,包括他自己。在感情上,他害怕Skylar(史凱蘭)有朝一日會厭棄自己,在可能受傷之前,就先把女主趕走;在友情上,他一直跟查克這幾個朋友待在一起,因為這是他唯一有安全感的小窩。

盡管威爾一再逃避,心理學家尚恩還是耐心引導。他像一個朋友一樣和威爾平等交流,循循善誘。終于,當尚恩用溫柔的語調對威爾重複說:“It's not your fault”(這不是你的錯),威爾心靈的圍牆轟然倒塌,他像一個孩子一樣嚎啕大哭,将所有的痛苦、委屈、恐懼都發洩出來。這一刻,威爾獲得了重生。

...

影片通過尚恩的幾次心理輔導,串聯起了威爾從抵禦交流到主動詢問,再到敞開心扉、找到自我的整個過程。在威爾和尚恩一次又一次的博弈當中,他們有時靜靜等待時間流逝,有時激動地互相指責,觀衆的情緒也随之起伏不定,直至最後兩顆靈魂相互理解、彼此契合。

在尚恩的幫助下,威爾最終走出了過去的陰霾,人生步入正軌。如果說尚恩搭了一座橋,那麼威爾也主動開了一扇窗,讓光照進來,從他後期開始詢問尚恩一些感情問題、甚至心理輔導時間結束了都舍不得走等情節可以看出來。

威爾喜歡上史凱蘭,但卻不敢打電話給她。他稍顯别扭地向尚恩談起女主,尚恩迅速抓住重點,“或許是你不想破壞你自己的完美,我覺得那是極好的哲學,這樣子可以一輩子不認識任何人。”這次見面之後,威爾大膽踏出第一步,和史凱蘭迅速陷入熱戀。此後,威爾在心理輔導中越來越主動提問,他開始信任尚恩,尊敬尚恩,直至解開心靈的枷鎖。

...

所以,心靈救贖從來都是一個雙向的過程。

就像《解憂雜貨店》裡面浪矢爺爺說的,“我的回答之所以發揮了作用,原因不是别的,是因為他們自己很努力。如果自己不想積極認真地生活,不管得到什麼樣的回答都沒用。”

女運動員“月兔”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她寫信向浪矢雜貨店求助,說自己入圍了明年奧運會比賽的參選名單,而男朋友卻突然得了癌症,時日無多。她既不想辜負男朋友的期盼,放棄集訓,又希望能陪在男朋友身邊。

因為幸平、翔太、郭也三人知道,月兔要參加的那一屆奧運會不會舉辦,所以一直回信讓月兔放棄集訓,陪男朋友度過生命最後的時光。但是不管幸平他們怎麼犀利“批評”,月兔始終猶豫不決。實際上,月兔是想用照顧男朋友這個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來逃避自己當時集訓遇到瓶頸、想要中途放棄的事實。

從月兔的最後一封信來看,她都将浪矢雜貨店的回信解讀成自己想要的答案。她戰勝了懦弱,全力以赴參加集訓,即使最終沒能入選也沒有遺憾,而一直以她為榮的男友也安然離世。浪矢雜貨店給了月兔傾訴煩惱的渠道,而月兔也努力讓自己走出了困境。

現實生活中,“威爾式”自我逃避的例子不勝枚舉,有人因為考研失敗而全盤自我否定,有人因為連面試初審都沒通過而喪失信心,有人因為家境不好而自憐自艾、甚至自暴自棄……

其實,外界對我們各種各樣的評價、要求、眼光,隻有在你在意的情況下,才會對你造成傷害,如果你不在意,你就會刀槍不入,所向披靡。

所以,不要讓無關緊要的東西阻礙你的人生,束縛你的潛能。因為我們需要一句簡單的鼓勵,也需要一顆向陽生長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