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老師和Will在湖邊的一番談話,真的是讓我淚如雨下。不曾真正體驗人生就不足以開口語。

男主Will是個憤世嫉俗,以攻擊他人為己樂的人。他攻擊目之所及的一切,不刺激到别人難受他都不舒服。在他眼裡,看透了虛僞,拼了力的要撕破他們。

畢竟啊,沒人真正的愛他。

那個賞識他的教授,不過是因為他的才華,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想過什麼樣的人生,他不在乎。他隻想讓Will的才華得以發揮。所以,當他的助手告訴Will,你應該感激,他發現了你,他真的欣賞你。别說是Will,我也很生氣,教授無非想把Will變成工作機器。

心理咨詢師和教授在酒吧的一席聊天,真心讓我覺得世間真的有美好。教授站在道德制高點生氣的告訴咨詢師,你以為我在家整天精心策劃如何毀掉他的人生嗎?他需要方向,我們可以給他。咨詢師則漂亮的回擊,人生不是一堆獎章,方向是一回事,操縱是另一回事,為什麼我們不給他時間讓他自己想清楚,他想要做什麼?我們談論的是這個孩子。

我們感受到被愛,感受到溫暖,終究是因為,作為一個人被對待。你知道我是一個怎樣的人,依舊愛我,不因為一切外在。

一個人倘若走的不是自己想走的路,不管多麼輝煌,若沒有人真的愛他,終究會死亡。可能是真的死亡也可能是心靈的死亡。

當心理老師對他發怒的時候,終于嚴重激發了他内心的恐慌不安。這個懂他的人如今也被他惹怒了,簡直要抛棄他了,用他的話說,我以為我們是朋友。

而老師生氣的是他的不坦誠,戴上面具隻能得到假的結果。隻會讓我們和自己越來越遠,讓有心幫助你的人無從下手,從你身邊離開。

年輕人一定少些評判,少些投射,萬事自己去體驗,自己得出答案,不要聽别人瞎BB。

Will有一種深深地不配感,他不敢愛女友,覺得自己配不上。他不敢展示自己,害怕失敗破壞自己的優越感。害怕不被愛,被人發現自己的平凡會不被善待。

哎,他遇到一個多麼好的老師啊!

想起《波西米亞狂想曲》的主角,當他醒來,已經距離死亡不遠,付出了相當慘痛的代價。

真希望這個世上,像是心靈捕手的老師,像是我的愛師,像是青山老師這樣的人,多點,多點,再多點。

你可以做你自己,不影響我欣賞你,不會用枷鎖去套你。

Will不敢走自己的路,那意味着要付出足夠的努力,他害怕過程中間自己的不完美。可沒有人是完美的啊。一個孩子倘若被允許走他自己想走的路,絕對會在别人看來又勤奮,又努力。

其實,對他來說,不過是甘之如饴。

我最喜歡的一幕是Will在門口聽到教授和咨詢師的對話。

很像黛玉在門口聽到寶玉當着衆人面大刺刺地誇她“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賬話不曾?若他也說過這些混賬話,我早和他生分了。”想必Will的心情和黛玉是一樣一樣的。又驚又喜,又悲又歎。不僅僅知道老師真心為他好,還會産生一種被信任的安全感。原來,我那麼糟糕,他都懂,不會影響他看到我的真心。

在最後他要卸下防備時,他雖然期待卻也很害怕,不是别人不理解我們,是自己太過沒有被愛的能力,怕再次被傷害。


...

看的我好心痛,又十分安慰。

在我們沒有成長的時候,别人的真言常常讓人感受不到,依舊在自己的路上一意孤行,非撞得頭破血流,要麼被打死,要麼頑強的涅槃。

真的很不容易。

Will的朋友們扮演了他的父母角色。“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做到這點很考驗為人父母的修為。一方面,父母很容易為孩子擔憂,焦慮,從而把自己以為的好投射給孩子,不敢讓他們獨自翺翔廣闊天空。一方面,大多數父母真的不希望孩子比自己強,他們不敢。一不小心成了孩子的天花闆,夭折了他們的人生。

而多數人是無法覺察的,他們甯願孩子近點,活的平庸點,折斷他們的翅膀,也不敢讓他們展翅飛翔。

孩子天然渴望父母好,于是壓抑自己的天性,讨好父母的同時,甚至漸漸地丢掉了自己。活成一個由父母操縱的玩偶。

Will的朋友的鼓勵,允許Will發揮自己的才能真的太重要了。這讓他毫無後顧之憂的可以翺翔,不必擔心被所愛的人抛棄,嫉妒和攻擊。

我們要走很多彎路才能漸漸地找到自己。在這之前注定會碰壁,不如意。請你一定做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當當一粒銅豌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