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到底是孩子的還是父母的,應該誰說了算,你覺得呢?

孩子和父母一樣享有天然的平等權,家是讓每個人都快樂的地方

最近重新看了一遍《爸爸去哪兒》,發現明星和常人一樣困擾于孩子教養的問題,在誰說了算的問題上,有的爸爸還是蠻“專制”的,但也有郭濤、林志穎這樣比較親和平等的,應該說孩子和父母一樣,都是家的一份子,都有權在自己的家裡自由自在地快樂生活,并不因為先來後到而有主從關系,所以,我們和孩子之間是平等的,誰也不能強迫誰絕對服從,在平等的基礎上要人人快樂。

新生命對每個家庭而言都很重要,孩子是上天的禮物,從法律意義上說孩子和父母一樣享有法律賦予的公民權利,和其他家庭成員一樣享受完全平等的權利。在家庭文化裡,孩子幼小,還不能完整表達自己的意思,生活也不能自理,但父母得有這樣的意識——我們所生育的孩子和我們是平行的,是相愛的個體之間的關系。

新的家庭成員到來了,這裡不僅是大人的家,也是孩子的家,我們愛護孩子養育孩子,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事情都必須大人說了算,孩子隻能服從。當我們和孩子之間的意見不同時,孩子有權說出自己的看法,我們得耐心傾聽,和孩子商榷,以求達成共識。要求孩子聽話很簡單,讓我們處于絕對優勢的地位就可以了,但那對孩子不公平,也會扼殺一個孩子對自己基本權利的認識。

...

生而為人本來就該享有的基本權利和起碼自由,在經過若幹年的僵化訓導後,在很多人的觀念裡已經成了奢侈品。但是我們的孩子應該享受更美好的未來、更幸福的生活、更人性化的自由空間。所以,首先要從家庭中的平等相處開始,尊重孩子的權利和個性,種下自信的種子。

我小時候生活在北京的郊區,父母都忙于工作,我和村裡的小朋友被送到鄰居奶奶家托管。奶奶隻能提供點簡單的食物和飲水,我們保證不出院子,剩下的事情就是小朋友們混在一起玩耍,小的爬、大的跑,昏天黑地地玩耍,這樣一直被散養到上小學之前。小朋友之間的矛盾都是自己來解決,大人們顧不上,這樣反而讓我們這群孩子自由而快樂地享受到了輕松美好的幼年時光。

上小學之後,夥伴們與花鳥蟲魚為伍,在青山綠水間徜徉,聆聽自然的聲音,觸摸鳥兒的羽毛,漫山遍野找亮晶晶的礦石,采摘絢麗的山花,挖野百合,撈魚,捉蝌蚪,翻鳥窩。我覺得三十年前的父母們隻是無意識地散養了孩子,卻無形中培養了我們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

如今我的孩子在城市裡出生長大,三歲就被送進了标準化幼兒園,享受不到我小時候那樣的自由快樂,但我還是想盡量散養,提供機會讓孩子多做獨立的決定。盡管生活環境不同,但最值得珍惜的依然是自由與自然。每年夏天我們都帶孩子去山裡撈蝦、釣魚。有一次還用瓶子抓了條黑色的大水蛭,寶寶對水蛭能伸縮自如的身體很好奇,不斷地問我水蛭的習性和本領。

有一年夏天快結束的時候,我們帶孩子去山溝裡撈蝦,寶寶一隻隻地抓起來裝進瓶子裡,然後把它們帶回家喂螃蟹或者分給别的小朋友玩。孩子在玩的過程中不時提問,我總是認真地解答。“媽媽,蝦有眼睛嗎?”“媽媽,蝦也分男孩女孩嗎?怎麼能看出來呀?”“媽媽,蝦能活多少年啊?”“媽媽,冬天水結冰的時候,蝦怎麼辦呀?”

通常我會選鼓勵孩子自己觀察,遇到我也不清楚的問題再一起查材料,一起探讨,一起解決問題。回來之後還和孩子一起畫蝦,不要小看孩子的能力,他們往往能出乎大人的意料,抓住目标最主要的特征,畫得非常傳神。有時還陪孩子做手工,用黏土捏蝦,灰色的青蝦,紅色的“熟蝦”,大号的龍蝦等等。邊觀察邊遊戲邊學習,寓學于樂,在玩中學,這比對着靜止枯燥的圖片死記各種動植物的特征有趣多了,效果自然也更好,更主要的是孩子能在快樂的活動裡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始終有興趣,不覺得疲憊乏味。

...

我對孩子的生活小事很早就放手,凡是能自己動手的都盡量讓孩子自己去做,自己的襪子自己洗,自己的球鞋自己刷,洗澡水自己放,玩具圖書自己收拾。當然一開始是做不好的,但我都是先肯定做得好,然後以鼓勵的口吻提出改進的建議,比如“寶寶做得真好,下次肯定能做得更好,是不是?洗完的襪子擰一擰,用點力氣,就不會滴水了。擰一擰,像麻花。”循序漸進,一次做不好再來第二次、第三次,總能越做越好的。給孩子學習的機會,孩子才會給你看到他成功的機會,這是美好的禮物交換。孩子開始會很樂意得到父母的指導,就像小獅子向父母學狩獵,是有趣的遊戲過程,也是成長的必須。慢慢地孩子也會試圖更多的自己去完成,享受其中挑戰的樂趣,在獨立完成的過程中确認自己的能力,樹立起信心,得到成功的喜悅。

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幼兒園的時候,總能遇到一些家長。聽有的家長以“喜悅而憂愁”的态度笑談孩子的“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其實孩子的天性都是喜歡自己動手、喜歡探索新鮮事物的,可是家長們太多“不許”限制了孩子的行動和思考,這也不許那也不行,才五六歲的孩子就失去了參與生活的熱情,任由父母安排決定一切,長此下去,父母辛苦不說,也将摧毀孩子的自理能力。

自己不動手,就體會不到成就感,連煮熟的雞蛋都等人剝好了送到嘴邊,這樣的孩子能不讓人擔心嗎?而問題的根源不在孩子,是父母過分的愛和想當然的包辦代替剝奪了孩子的動手機會,也剝奪了孩子的滿足感、喜悅感。

...

我這樣說是不是小題大做了呢?難道讓孩子從小聽話不好嗎?孩子聽話大人不是很省心嗎?大人的話也都是為孩子好,孩子不該聽嗎?孩子的看法簡單幼稚,有什麼好讨論的?凡事和孩子商量,不就喪失了做家長的權威了嗎?孩子整天拌嘴,不是給大人添了大麻煩嗎?孩子在成年之前,享受父母安排好的生活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回答上述問題之前,我們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什麼時候是快樂的,什麼時候是痛苦的?什麼時候是積極的,什麼時候是失落的?什麼時候是靈動的,什麼時候是沉悶的?我們也曾經是貪玩的孩子,渴望愛護又反對束縛。過多的束縛讓我們壓抑而憤怒,漸漸無所适從;過多的溺愛讓我們心生依賴,拒絕思考和行動,隻用命令和大哭來達到目的。但我們長大後會知道,這個世界不接受命令,更不同情哭泣,一切目标都要靠自己的思考和行動來實現。

所以,如果我們愛孩子,就要做好準備,像對朋友那樣尊重孩子。

(本文已開通原創保護,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咨詢/合作/約稿請私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