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整體三星
全片導演以中國古代山水畫的形式去講述一個家族住在浙江富春江旁的故事。仿照古代山水畫人文畫的散點透視的風格,叙述方式也是按照類似的手法,(進行相鄰空間,同一時間 不同人物和行為進行叙事。)影片中間有許多段落,在不同的兩組人物之間切換,用聲音先入主體後入的長鏡頭調度方式,給我一種面對巨幅人文畫的感受。我認為這是這個影片做的比較成功的地方。或者說是導演意圖最奏效的地方。并且也為攝影帶來了極大的空間,讓攝影有了非常明晰的風格處理,攝影的比喻性也十分凸出,可以說攝影是全片比較大的亮點了。
但是,這種方式帶來的副作用也是極大的。
是枝裕和用複雜的“家庭”關系讓觀衆在思考猜測中進入故事的世界,是枝裕和的“家庭”日常,往往帶着一些信息量,讓觀衆在日常叙事中了解關系,接受情感。這也是是枝裕和的日常叙事那麼動人,自然的原因之一。
而這部片子在整體的設定上其實就弱了一些,雖然看到了有一些努力把人物的生活差異化拉開(就好像《清明上河圖》裡一個個一眼便知身份的路人一樣)但是僅僅有生活的展現而已,缺少讓觀衆去猜測和挑逗觀衆。再加上攝影的風格也遵從“散點透視”(采用長焦鏡頭,旁觀視點,橫移長鏡頭),角色又多,觀衆很難進入故事世界。因此情感性就弱了。
導演對于演員的把控有一定方法,但是面對非職業演員來說,攝影機采用長焦架遠偷拍是最有效的方式,第一場婚宴戲就能看出導演對于這種方法的實驗。但是這樣還是會導緻情感性不足,看得出導演有嘗試拍攝單人鏡頭,但還是效果較差。導演讓非職業演員吃着東西表演和偷拍都是有效的把控演員的方式,是我們值得學習的。但還是缺少些節奏的處理,如果導演不劃分節奏非職業演員還是會少一些節奏的把握。因此半職業演員大孫女,充滿話劇味道的表演在這個風格下就堪稱災難了。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導演對演員的把控還是稍弱。
對于幾兄弟的戲,能看出幾兄弟都是“長”在故事環境裡的人。因此看起來十分和諧自然,但問題還是風格的制定,缺少了特寫鏡頭讓整個片子缺少了幾分生活的真實感,原本幾兄弟擁有的信息量被一個中景所限制,有幾處特寫的鏡頭則是又破壞原本的風格,導緻這個片子的風格既不寫實到極緻,又不詩意到極緻。因此有些破壞觀感。
整體來說能看出導演對整體影片有一定的把控,但是在如此體量下,很多問題就暴露出來了(某些外景鏡頭較為随機,不産生有效節奏,遊泳長鏡頭過于追求形式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看到評論有人拿他和畢贛相比。畢贛是真正可以完整設計出自己影片風格的人,故事和鏡頭的節奏感更是十分精彩。顧曉剛導演雖然也用了長鏡頭,但相比起來還是差了很遠。
整體來說風格概念是很有想法的,攝影也十分出彩。就是能力和資金與體量不匹配,希望一些媒體不要把這部片子的長鏡頭和其他電影的長鏡頭說成相似。好的長鏡頭一定是很精彩有節奏内容意義的,而非無聊的。
從導演手法講講我所看到的《春江水暖》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