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光有聰明是不夠的,隻有好心态也不行,既聰明又心态好的,無論何時何地何種處境,都會精彩。

這陣子《延禧攻略》很火爆,連我媽都在追。所以,我也就跟着斷斷續續看了一些。

故事倒也沒啥新鮮的,就是普通的宮鬥戲,唯一吸引人的重點,應該是:看着解氣。尤其像我媽這種愛憎分明的觀衆,入戲簡直太深,經常被壞人氣得咬牙切齒,但立馬就能被“有仇當場報”的情節設計,解氣後哈哈大笑。讓人情緒跌宕起伏,這就迎合了大部分的觀衆心理需要了,用我們做互聯網産品的行話來說,就是用戶粘性大。

我沒有我媽這麼入戲,倒是覺得魏璎珞這個人設挺有意思的,作為女一号,其一路打怪升級的過程,堪稱職稱小白晉級教科書。實在精彩。

1.立規矩講原則

從進宮當繡女的第一天起,魏璎珞就因為手藝好而遭人嫉妒,被孤立和整蠱。若按傳統老司機指點,作為新人,她應該低調行事,夾着尾巴以德報怨。可她偏不走尋常路,每每受到欺負,必然當場實施報複,以牙還牙,并且趁機向圍觀的吃瓜群衆宣布:我來這不是為了交朋友的,誰也别惹我,我也不是好惹的,有仇必報。

你看,這就是立規矩。先告訴旁人: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一旦誰動了我,無論你是誰,我必還以顔色,這就是講原則。

很多時候,我們被教育的都是,去到新環境,要勤勤懇懇做事,踏踏實實做人,能忍則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要撩是生非。可事實上,如果我們的善良沒點鋒芒,一退再退,就很容易成為,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反而于己于事都沒有好處。所以,無論是小人物,還是大領導,進入新環境,都應該首先借機亮出自己的規矩,然後用勇氣和原則去維護自己的規矩,不卑不亢。

而且,在維護自己的規矩方面,魏璎珞始終貫徹着一種精神: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禮讓三分;人再犯我,斬草除根。從小宮女,到高貴妃,到純妃,再到繼皇後,甚至皇上,不分高低貴賤,一視同仁,無一例外。怎能不大快人心呢?

2.有能力夠冷靜

出來混,講的是信用,要的是結果,光說不練肯定不行。

魏璎珞處處能赢,靠的終歸還是實力。做繡女時就能力出衆,手藝第一,甚至厲害得讓人嫉妒;在長春宮,她辦事最讓皇後放心:清點荔枝、守護愉貴人、制作冰箱.......每件大小事都能超預期完成任務,連内務府的人都說:年紀不大,辦事妥當。

其次,是臨危不亂的氣魄。鳳袍被剪壞,線被偷走,她不是哭喪罵街,也不是隻會顧着擔心受罰,而是當機立斷去解決問題;愉貴人剛出生的小阿哥,被高貴妃以“金瞳害國”為由要活埋,她拼命阻止,直到等來了皇上,哪怕太醫這種“專家”看過後,也斷定小阿哥是天生金瞳,她依舊沒有放棄,據理力争,抓住江湖醫生的診斷結果,護全了愉貴人母子的性命.......還有後面數不清的種種場面,都清晰表現出了魏璎珞那種臨危不亂,反敗為勝的氣魄。

3.善借力求共赢

現在的社會,人際關系場景變化太快了。在頻繁切換的新環境中,我們往往都是從一個人做起,勢單力薄。這些時候,學會借助别人的力量,來完成自己的使命,這種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魏璎珞進宮的初衷,是為了查出親姐姐的死因,剛剛入宮, 身份卑賤低微,力量簡直是比紙還薄。但她很快就能找到侍衛總管兼内務府大臣傅恒,這個高富帥來和自己合作。不但很快便查明真兇,還在往後的日子裡,一再得到傅恒的幫助。還有,在皇上的壽宴上,她可以有辦法,讓本來和自己結怨的明玉來幫助自己,成功化解了舒貴人的栽贓嫁禍伎倆,又一次成功演繹了什麼叫: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合作才能共赢。

4.一股勁不放棄

魏璎珞這個人設上,包含的東西太多了,能講的也很多,我一路看一路想給她一個人設總結,始終不得全面,直到繼皇後(也就是娴妃)幫我總結出來了:這個女人非常有意思,不論幹什麼,都能别出心裁力争上遊,在繡坊,一件鳳袍可以脫穎而出;在長春宮,可以哄得皇後最疼愛她;哪怕去了永巷刷恭桶,也能刷得與衆不同,無論何時何地何種處境,都不能阻止她節節上升,靠的就是身上那股勁兒。

是的,無論是生活中,還是職場上。我們要的都是這樣一股勁兒:無論何時何地何種處境,都不怨天尤人,也不絕望放棄,時時刻刻都能為自己創造條件創造機遇,讓自己處于有利的位置,讓自己過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