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決賽搞成大聯歡,節目單堪比春晚

...

《這!就是街舞》第三季迎來收官,收官之夜搞了個堪比春晚的節目單,但收效平平。

當初《街舞3》被捧得有多高,甚至被稱“跨越綜n代魔咒”,現在就覺得這話有多标題黨。《街舞3》從一開始的聲勢浩大,到後來的國風稱王,内心而言算得上街舞類綜藝裡難得的一抹亮色。

誠然,街舞垂類的綜藝節目幾乎被《這!就是街舞》系列占據全部市場,其他節目大概也隻能打現代舞、國标和街舞的擦邊球。

但是,《街舞3》依然給觀衆心中留下不少遺憾,傳統文化這面大旗好不容易被選手揮得有質感,有層次,甚至也有十足吸睛的點,還趕上國潮這股巨浪,居然沒能給熱搜和宣傳增添幾塊版面。

...

乃至于節目受衆之外的人群,甚至于節目内部的評審,對街舞的判斷标準依舊是燃與炸。不僅可惜,更覺得是節目組自降格局,浪費了一次将《街舞》系列推上街舞垂類節目神壇的大好時機。

平台開局出圈的看闆綜藝到了決賽反而無法再現節目播出時的盛況,一方面仿佛意料之中,另一方面又值得深思——在這背後,大概也是綜n代所有節目的困境。

開局光明:真誠鋪墊,實力出位

這是個不靠營銷出不了位的時代,注意力的競争早已進入"分秒"為單位的階段,不得不承認,本人也是在某音看到帽子戲法的視頻才被挑起好奇心去一睹《街舞3》的風采。

如今的綜藝垂類化嚴重,《這!就是街舞》系列作為優酷綜藝節目裡最成功的一檔,靠着先發優勢和大神挖掘,在街舞垂類中早早立穩腳跟。

但經過兩季的過濾,國内最頂尖的一批人已經不剩多少了,所以才引發第三季熟面孔紛紛“回爐”的現象。而《這!就是街舞》的出圈,甚至是評分高于前兩季的原因,歸根結底是第二期最後的那場隊長battle——來自明星真槍實彈的對決。

...

張藝興隊長的帽子戲法

我們見過太多明星之間的歌唱pk,在這個後期調音出神入化的年代,唱得好和唱得還行之間的差别越來越小,音綜的層出不窮又讓大多數觀衆唯一能品出的炫技——高音,成了累耳朵的毫無驚喜感的技能。

而舞蹈則不同,這種純視覺系的表達很難有後期空間,最多通過剪輯拉垮動作的質感或者為一般水準的動作加一些豐富度。

雖然不想承認,目前國内的剪輯還很少見能為舞蹈或唱跳錦上添花的——這和唱歌就大有差别。

因此四個隊長battle的出圈實屬必然,專業實力與流量身份,這種反差為街舞增加了不少看點,僅憑明星隊長敢于上陣freestyle battle這一點,《街舞3》做到了史無前例,也做到了一炮打響。

...

中途冷淡:沒有真誠的對話,隻有形式的花哨

但這檔節目終于還是沒能持續它的高熱度,本質原因在于節目組營銷的偏鋒而未能奇效。

平心而論,《街舞3》的選手為節目貢獻了不少好作品,但無論是熱搜還是營銷宣傳,至今有印象的"出圈"舞蹈隻有《囍》這一支。

就節目觀感而言,中後期的編舞環節佳作不斷——拿我個人最喜歡的選手黃潇的作品來說,《丹青》《隐秘的角落》和《雙》都堪稱一絕。

《丹青》的靈動與妙想,《隐秘角落》的詭谲與暗黑,《雙》的殺氣與绮麗,無論從觀賞性、藝術性和故事性而言都完整、豐沛,絕對是值得出圈的神作,可惜最終節目組的熱搜仍在幾個隊長身上徘徊,對選手的關照少得可憐。

看得人忍不住歎息,一檔以選手為中心的節目,最終沒能花力氣在提煉選手魅力,宣傳舞台質量上,實在讓人惋惜。

...
黃潇編舞《丹青》

其實從第三季能看出節目組花了很大心思在形式上,從一開始的隊長花車、百人起舞至天明,到中途的水火舞台,不得不說畫面拍出來觀感實在漂亮。

但如果是因為節目組緊張的賽制讓選手熬夜、排練直至生病,節目播放還出來自我感動一把自己家的選手有多拼命,大概隻能說節目組自身或許太過自我擡高,導緻無法看到這檔節目真正的立足點在哪裡。

...
黃潇 喬治《阿裡郎》

作為一個垂類節目,垂類相關的經典片段永遠是競争力核心。

一檔街舞節目如果失去了對街舞的呈現,把傳播重點放在隊長癖好、邀請嘉賓和賽制形式上,從根本就失去了垂類節目的核心吸引力。

簡單來說就是,一檔做街舞的節目如果營銷重點是搞笑片段,那麼觀衆為什麼不去看脫口秀綜藝呢?

結局平平:人為劇本造不出真正的高潮

歸根結底,《這就是街舞3》沒能持續性破圈,終于連固定已有觀衆也變得困難。本人作為中後段放棄整期節目隻看部分選手cut的觀衆,對全片的毫無期待主要是由于拖沓的節奏和以燃炸為主的舞台編排。

于我而言,燃炸舞台幾乎是對節目的最低期待,因為一提到街舞兩個字,炸裂舞台幾乎是其标配——這大概也是黃潇的中國風能吸引我的原因,給予我這種街舞門外漢對該類藝術形式更多的想象空間和期待感。

《街舞3》的收官幾乎是為我上述兩條對街舞的闡述背書。

節目組為了精彩刺激,搞了一個從下午持續至半夜的節目單,還請了前兩季的三位隊長前來一起觀戰,活生生把總決賽搞成了大聯歡。

誠然,大聯歡也沒什麼不好,但一檔街舞節目最重要的決賽battle,居然被安排在晚上十點半,且不說選手體力,觀衆的注意力能否被吸引都還是未知數。

...
街舞總決賽節目單

節目劇本的主要設定是針對隊長而言的,這也是為什麼會出現隊長大秀逆襲等等設置。

但一個街舞節目,出圈靠隊長,到結局總不能還将隊長置于核心地位。就像好聲音這檔節目,總不能到決賽重點成了導師之間的pk,那跟看《歌手》又有什麼區别?

況且,由于節目本身賽制原因,大片時間均靠選手來支撐,前期劇本也根本不足以把隊長成長或逆襲的情節進行合理鋪墊使觀衆達到共鳴。

簡單來說,就是丢了内核,外延也沒裝飾到位,使得節目平淡收場。

...
難得有熱搜的舞蹈《囍》

其實縱觀如今綜藝節目所謂n代困境,大抵都是如此。創作者揣摩觀衆意圖,認為形式創新有利于吸引眼球。

誠然,想要抓人,形式幾乎是第一位的。可同短視頻不同,綜藝節目實際上是長叙事,如今的網絡綜藝時長甚至達到一期三個小時,那就需要在核心堅實的情況下盡可能開拓多元形式。

比如,傳統綜藝的内核是好笑,音樂舞蹈類綜藝的内核是好作品,道理簡單淺顯,但卻很難被實現。

《極限挑戰》和《跑男》失去了原有MC隊伍的核心默契,失去了密集笑點,隻剩下滿屏尴尬。

《歌手當打之年》失去了對歌曲的極緻追求,遇事不決管弦樂,似乎隻要宏大高亢就能出神作。

而《街舞3》,終于在今年有了國風的突破點,有了能讓觀衆在認同街舞内核同時耳目一新的方式,卻仍把重點放在明星、流量、燃炸之上,實難讓人不歎一聲可惜。

這裡的一部分原因大概是招商ppt需要新的條目來吸引更多贊助,但對觀衆來說,再大的贊助也換不來真心實意的點擊和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