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流媒體(streaming media)是指将一連串的媒體數據壓縮後,經過網上分段發送數據,在網上即時傳輸影音以供觀賞的一種技術與過程,此技術使得數據包得以像流水一樣發送;如果不使用此技術,就必須在使用前下載整個媒體文件。
流媒體有三種:在線的、上網下載的叫做網絡流媒體;DV、MP3等家庭數碼産品叫做個人流媒體;移動硬盤和U盤等存儲資源叫做移動流媒體。
這三種流媒體以前隻局限在電腦上播放,但網絡時代需要将這些數碼設備“團結”起來,實現電視、網絡和數碼設備之間互動互聯,流媒體電視便應運而生。流媒體電視實現了讓MP3、攝像機、照相機、移動硬盤、U盤以及各種各樣卡的内容在電視機上直接播放,做到信息共享。
(來自百度百科)
簡單來說,流媒體就是可以讓用戶借助互聯網,在線享受影音内容。
如今,美國流媒體巨頭、世界最大的收費視頻網站Netflix已經實實在在地沖擊了美國好萊塢傳統片商的利益。傳統片商已經開始考慮和流媒體Netflix的共生關系,并在一定程度上開始妥協,這種妥協表現為以“創紀錄的低價”将電影版權出售給 Netflix,以及把新電影從大熒幕到小屏幕的“窗口期”縮短。
而影院因疫情長時間歇業的背景下,國内的流媒體也有了活躍的趨勢。
3月20日,字節跳動買下《大赢家》免費在線上首映,受到了觀衆的一緻好評。而前段時間同樣被字節跳動收購免費首映的《囧媽》和導演徐峥卻受到影院抵制,并一度産生了相當大的争議,《唐人街探案3》的導演陳思誠對此也發文表示“不幹折損同行的事”。

究竟院線片選擇線上首映對電影行業産生了怎樣的影響?疫情真的會成為國内流媒體沖擊影院的催化劑嗎?
02
由于疫情影響,全球的電影市場迎來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寒冬,原本預計在春節期間上映的《唐人街探案3》、《囧媽》、《姜子牙》紛紛宣布撤檔,而這個時候《囧媽》首先選擇了線上首映,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一旦開了這個頭,很明顯後面的人就有了跟着吃螃蟹的勇氣和經驗,《大赢家》緊跟《囧媽》的腳步同樣也選擇了線上首映。電影從以前的隻通過院線首映,到現在有了兩條路可走,就算大部分影片仍然選擇院線首映,也不排除以後會有部分影片因為受到不可抗力因素影響選擇線上首映,這對院線來說是最直接的利益損失。
當然,如果不是受疫情的影響,如果《囧媽》沒有開這個頭,在别的契機下,也會有别的影片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流媒體進入首映環節将需要非常久的過渡期。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這個過程被加速了,院線被疫情打擊了一次,又被流媒體打擊了一次。打水漂的不光是《囧媽》投入的1.5億的宣發費用,還有院線之前所有真情實感的宣發投資工作,院線集體抵制是一種無能為力的憤怒。

23家院線集體上書電影局
但《大赢家》避開了賀歲春節檔,宣發工作還沒有完全開展,院線也沒有過多的利益損失,所以對《大赢家》的聲音更溫和,作為免費電影,觀衆也表示十分期待。
03
前段時間影院複工,但票房并不理想。3月20日複工影院數為全國第一的河南,128家影院這天的票房為0。

3月27日,國家電影局下了通知:所有影院暫不複業,已複業的立即暫停營業。具體複業時間另行通知。

電影市場在中國的複蘇趨勢被迫叫停,撤檔的春節檔電影上映時間遙遙無期,影院密閉的環境不允許大量觀衆聚集在一起觀影,就算提檔了也達不到預期票房。
除了影片撤檔,影院歇業,劇組停工,整個電影行業都在遭受着巨大的資金虧損,這時候選擇線上首映也是特殊時期的不得已之舉。
此前橫店影視承諾《囧媽》的6億保底協議被取消後,字節跳動抓住機會拿出6.3億買下了《囧媽》,這個決定把觀衆的視線帶到了流媒體,字節跳動花錢請大家看電影的同時也打了一手好廣告。抛開相關争議不談,這是歡喜傳媒和字節跳動的雙赢,唯獨院線方沒有拿到一分錢。
除了國内選擇線上首映的操作,3月21日,美國環球影業也決定讓動畫電影《魔發精靈2》在4月同時登陸大銀幕和網絡點播平台,而按照目前美國的疫情狀況影院不可能恢複正常,盡管北美院線也抗議了這種做法,但似乎改變不了什麼。

美國影院業主協會主席:“院線永遠都不會忘記這件事情”
3月27日,金球獎主辦方宣布,2021年報名參賽的影片,将不再硬性要求必須在影院上映後才能報名。也就是說,一些無法正常在院線上映的電影,可以選擇通過網絡和電視首映得到參賽金球獎的資格,這也間接認可了跳過院線方通過其他方式首映的這一行為。

鑒于冠狀病毒大流行,金球獎和艾美獎改變入圍規則
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電影以後都能跳過院線首映這一環節直接選擇線上首映,一般的網絡電影需要在網絡視頻平台做審查備案後才能在線上播出,而《囧媽》和《大赢家》都是經過廣電總局和電影局的審查後拿到了院線電影的公映許可,所以可以跳過平台審查的環節,和字節跳動簽訂合同交接原片直接上線。
04
回顧曆史,1895年12月28日,法國人盧米埃兄弟在巴黎的一家大咖啡館地下室,放映了他們自己拍攝的《水澆園丁》和《火車進站》等短片,電影第一次走進了大衆的視野。

《水澆園丁》(1895)
第二年,美國擁有了第一所放映廳,把觀衆從露天影院帶到了室内,當時的影院是電影的唯一載體。電視出現後,影院沒有就此消亡,而是将電視變成了電影的第二載體。流媒體的出現又把電視變成了終端設備載體,兩者結合讓受衆擁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和更高清的視覺體驗。

流媒體電視
面對流媒體的沖擊,影院仍然擁有自己的優勢,除了影院一整套專業的多媒體放映設備帶來的視聽享受,和周邊商場等實體産業一系列的附加服務,首映是影院最大的吸引力,一部電影上映一個月左右再下映,經過同網絡和電視台播放授權的協議簽訂,觀衆才能在線上看到這部電影。影院的實感、觀感和優先權是線上難以替代的。
而線上首映把這種優先權消除了。
但權宜之計總歸是權宜之計,線上首映不可能成為大型商業電影的首選,而往往是低成本小制作電影的選擇。試想一部高成本大制作的視效大片最終委屈在一塊7英寸的手機屏幕上首映,觀衆能接受,每個參與制作的電影人也不能接受。
換個角度講,當初《囧媽》與橫店影視簽訂的24億票房的保底協議,是最終收益6.3億的四倍左右,也就是說這部電影如果按流程正常在院線首映,不光能多帶來17.7億的收益,還能帶動實體行業的消費,在我國緻力于築牢根基發展實體經濟的今天,出品方何樂不為呢?
據網友推測,字節跳動購買的第二部免費首映的《大赢家》遠低于《囧媽》的6.3億,而需要收費觀看的《肥龍過江》被網友罵的夠嗆。看來讓觀衆買賬的很有可能不是線上首映,而是“免費”二字。

網友關于《肥龍過江》收費觀看的評論
作為全球最大的在線DVD租賃商,Netflix采取的是訂閱用戶購買流媒體套餐的收費模式。2019年初,美國地區用戶的标準套餐價格從每月10.99美元上漲到了12.99美元,這意味着Netflix已經具有了定價能力。
而國内的流媒體如騰訊、優酷、愛奇藝等視頻平台目前達不到這個能力,知識和内容付費意識近幾年才開始在大衆中普及,平台之間對影視版權的競争也很激烈,常常會出現看幾部正版電影要購買好幾個視頻平台會員的情況。
字節跳動的6.3億隻是打開市場的敲門磚,視頻平台要想真正盈利目前來看隻能是提高購買會員的費用或針對某部電影單獨收費,而這兩種方法目前來說都很難被用戶接受,一個不小心就可能敗光用戶好感度。
也許像好萊塢一樣,中國的電影市場會出現從大熒幕到小屏幕的窗口期的縮短,但流媒體無法完全取代影院這一點毋庸置疑,影院目前更應該關心的是生存問題,即使是在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實體行業中,影院的這個冬天也顯得格外漫長,餐飲行業都已經陸續複工,而影院卻在3月27日收到了暫停複業的通知。

韓國政府日前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幫助補貼電影行業度過疫情難關,希望我們也會有相關的政策出台,可以保護影院免于破産關門。電影行業是一個閉環,牽一發而動全身,一旦影院大範圍破産關門,整個電影行業都将受到嚴重影響。
文章首發于公衆号:鐵鍬有話說(TQ108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