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雨夏晨

1.
她把生命給了你,而在她最傷心難過的時候,她隻有自己,而你又怎懂她,也許,在那個時候,對她唯一的安慰,是整個民族陪她一起受難。
對很少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電影的我來說,這部由林青霞與秦漢主演的彩色影片《滾滾紅塵》不得不說是讓人印象深刻,反複參詳。
興許是因為它由三毛編劇,興許是因為主演把那個年代的人物形象诠釋得淋漓盡緻,又興許是因為它勾起了人們去懷念那個時期人們生存不易的時代背景。
可無論如何,對後世的人來說,這都是一部堪稱不朽的經典之作。
這是一部戲中戲作品,除了講述沈韶華與章能才,月鳳與小勇的故事,還添刻了韶華筆下作品《白玉蘭》主人公玉蘭跌宕起伏的一生命運。
作品内容影射民國時期女作家張愛玲與胡蘭成的感情糾葛以及張愛玲與炎櫻的姐妹情感。
影片大體講述了個性敏感思想獨立的沈家小姐韶華為争取自由戀愛,被父親囚禁,就這樣日複一日在昏暗的閣樓裡。
韶華用文字宣洩内心深處難以平複的情感并寫出了那個年代人物颠沛流離的命運,後韶華意外成為一名作家。在生性涼薄的父親死後韶華被姨娘趕出家門,過上了真正獨立的生活。
她同報社老闆娘谷音是知交,她和大學裡久未謀面的月鳳再次相見度過一段美好時光。
她還遇見了章能才,遇見了那個于千萬人已遇見卻遲遲未回應給她一個家的男人,那時候的韶華甘願将自己放低,低到塵埃裡,在塵埃裡開出花來。

2.
因韶華九歲那年母親去世,之後物質上從未受到父親善待,她後來一生的思想與教育可以說還是受母親影響。
韶華對金錢也沒有任何概念,譬如劇中她把金戒指打賞給送信的小厮,并非韶華富有不缺,事實上,是因為她把自己的一生放在情感與自我的糾纏追尋之中。
韶華由少年至青年時代,便一直渴望被愛,因為從未得到過,韶華更加執着于幹幹淨淨的愛情,他遇見章能才,自覺是遇到了那個懂他的人。
可是他的身份卻對韶華來說是不妙的,因為在汪精衛僞政權下為日本人做事的身份,雖然他的手上沒有沾過鮮血,但也避不了他們必須在愛情面前止步,能才不是不愛,而是不敢愛,他敏感得深穩,他怕自己害了韶華。
可實際上,他還是負了韶華,對另一個女人耳鬓厮磨講小傻瓜。在我看來,他的愛終究抵不上肯為韶華抛開生命粗鄙的餘老闆,他放棄了逃命與金錢,拉住栅欄那邊哭泣絕望的韶華,真誠的對她說,沒關系,我會留在沈小姐身邊。
都說女子是感性的動物,不知不覺也為這一幕淚流滿眶。真想告訴韶華,餘生如此,你不孤單,便是好彩。
能才,當四十年後,流年婉轉,韶華已逝,捧着一本《白玉蘭》的你,究竟讀懂她了嗎?“他把他的心給了他的夢,而她把她的心給了他。
”你看,如此多好。在同一個地方,月鳳與小勇生生世世相依偎,不分離了。而你們一個投生天涯,一個隔岸回望,踽踽獨行,終歸隻此一人,傷不殇。
在三毛筆下,這一生牽住一個人的手,能把細水長流看遍的人,是多幸運。而在當時,能求一處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歸宿亦是多難。冥冥中的愛,超越時間,超越距離,是忍耐,還是苦難。
幸運的是,人潮中,終會有人抱緊你。

3.
陳淑桦與羅大佑的《滾滾紅塵》裡唱道:
起初不經意的你
和少年不經世的我
紅塵中的情緣
隻因那生命匆匆不語的膠着
想是人世間的錯
或前世流傳的因果
終生的所有
也不惜換取刹那陰陽的交流
來易來
去難去
數十載的人世遊
分易分
聚難聚
愛與恨的千古愁
本應屬于你的心
它依然護緊我胸口
為隻為那塵世轉變的
面孔後的翻雲覆雨手
來易來
去難去
數十載的人世遊
分易分
聚難聚
愛與恨的千古愁
于是不願走的你
要告别已不見的我
至今世間仍有隐約的耳語
跟随我倆的傳說
不知道自己何時學會的慣性,總在耳機裡反複循環這首經典老歌,可能是因為愛屋及烏,因穿插在影片中兩人起舞間不經意的吟唱,可能是在為那份亂世蒼茫下至死不渝難舍難分的情感動心歎息。
很多人說,沒看過書和電影前以為這首歌是為三毛與荷西而作,隻因那句不昔換取刹那陰陽的交流,荷西離逝後,三毛念念不忘,誰也不明她是在傾訴不能追随之苦還是在與生命不語的膠着。
看過電影之後,亦覺那塵埃轉變面孔後的翻雲覆手是形容韶華那個年代多變的事态與動蕩不安的局勢,他們啊,用悲天憫人的旋律唱盡世間情懷。
我曾看過有人評論這部電影,說:“三毛寫的是張愛玲和胡蘭成,想的是她和荷西,演的是林青霞和秦漢,沒一對善終。”不免歎惋。想是人世間的錯或真因前世留下的因果。
世事滄桑變幻,人生寂寞無常。
羅素曾說過:“我有三種單純然而又極其強烈的激情: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渴求,以及對人類苦難痛徹肺腑的憐憫。”
可在這樣的動力下生活,便注定是孤獨,無盡的、近于絕望的孤獨啊。也許對韶華來說,支撐着她全部生活動力的,也是這樣,隻是對愛情的渴望更深更強烈罷了。
後來的韶華一生都在等那個說出“韶華,你沒有披肩,我沒有靈魂”的男子。
遺憾的卻是她死在了另一個動蕩不安的年代。
End.
本文原創作于2017年02月19日 文章首發“簡書”APP 後被删除 内容未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