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新版日期

這是我第四次重溫電影《狗十三》,影片中的一幕幕把我帶回到那個疼痛的記憶裡,無助的青春。我不是李玩,但其實跟李玩并無異樣。

一直以來,我不明白為何影片名叫《狗十三》,細看電影海報,原來深藏的意義卻是如此之深。《狗十三》原名叫《狗13》,13代表李玩的13歲,數字13又跟英文字母B 相似,其發音也與漢字“逼”接近,可謂罵人嘲諷一目了然。

...

圖 | 狗十三海報


01中國式成長,忠言逆耳頻繁出現

十三歲的李玩,早年喪母,父親後來娶了年輕漂亮的後母,有了一個同父異母的弟弟。

後母和弟弟的出現,打破了昔日祥和甯靜的家庭氣氛,正值青春期的李玩也因此逐漸變得沉默,古怪和敏感。

為了安慰女兒,父親給李玩買了一隻狗狗,替代自己陪伴在女兒身邊。酷愛物理和天文的李玩一開始并不接受這隻狗狗,但幾次接觸下來,發現這隻狗乖巧可愛,于是贈予愛稱“愛因斯坦”。

她同“愛因斯坦”吃一樣的食物,跟它聊天,分享面條,欣賞着窗外幽靜的夜空,訴說美好的夢想。

...

圖 | 狗十三電影截圖

但意外還是發生了,爺爺外出買菜時,不小心把狗狗弄丢了,當爺爺告知李玩狗狗不見了時,李玩敏感的神經被刺痛了,她生氣,憤怒,但依然不說話,隻是一個勁地四處尋找她的小夥伴。

李玩貼廣告,逢人就打聽,不顧一切的尋找着愛因斯坦,多年不出門的奶奶為了尋找她差點走丢。

她聽不進任何一句話,似乎狗狗才是她的親人,甚至比親人還重要。

沒有人明白為何李玩如此瘋狂地執着于要找到狗狗,那不過是一隻狗罷了,大不了重新買一隻得了。

但他們都錯了,那不僅僅是一隻狗,那是李玩的情感寄托,是她的精神歸屬。

...

圖 | 狗十三電影截圖

李玩的父親憤怒地揚起巴掌打了看似任性瘋癫的女兒,搬出中國式忠言逆耳:“你以為你受了什麼天大的委屈嗎?”“把你生下來我是欠你的嗎?”“我們明明是為你好,你怎麼這麼不懂事?”

李玩沉默了,心如刀割。對于這種話早已聽過千萬遍,不差這一次。“打你,是因為愛你。”父親冷靜後對李玩說道。

試想一下,“我都是為你好”“你必須聽我的才不會吃虧,因為我是你父母。”類似的話不正是我們從小聽到大的嗎?父母擅長把這些所謂的金科玉律,教育寶典壓在我們身上,以愛之名圈住我們的青春。

...

圖 | 狗十三電影截圖

也許父母并不真正懂得什麼叫“為你好”,他們在傳遞教育寶典的同時,也是從小到大聽從他們的父母這樣說過來的,我們在責怪他們的時卻忽略了其實他們也是被迫走過來的。

多少人的童年,青春裡無一不充斥着愛的教條,無力反駁,因為反駁了也沒用,大環境是這樣,更何況是小家庭呢?


02接受定制的青春嗎?你開心嗎?

豆瓣上有評論說:“倘若你有能力,請不要接受定制的一切。因為你是一個有思想,鮮活的個體,可以自己做主,你的人生,你的青春,他人不過是提供建議的人,最終能真正下決定的隻有你自己!”

青春隻有一次,喜怒哀樂都在這時期無限放大。

不能說李玩的父親是個不講道理,不懂得呵護關愛女兒的人。相反,正是因為他太過于重視女兒,一心為了女兒好,才會給她買狗狗,盡一切可能補償她。

...

圖 | 狗十三電影截圖

但李玩的父親忽視了一點,李玩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一個有思想,有靈魂的鮮活生命體。

不能因為李玩年齡小而把一切自己認為正确的,對的理念統統塞到李玩的腦子裡。

她是一個人,可以接受正确的事情,但也可以對錯誤,不正确的事情提出反駁。身為子女,言論自由,獨立的思想不應該被限制,被拘禁。

當李玩說出:“你們當我是傻子嗎?”“這就是你們承認存續的态度嗎?”“多少家庭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同時又不能做到統一标準要求子女?”這些話時,我很心疼她。

這讓我想起電視劇《外來媳婦本地郎》裡面的二嫂,屢次翻開兒子天庥的書包,查手機,限制其交朋友,特别是女同學……種種迹象,都在強硬式地入侵兒子的私人空間,介入兒子生活。口口聲聲說:“我是你媽,在我面前你不能有秘密,你是我生的,現在做什麼事我都必須查看。”

劇中看不出兒子有多喜歡母親,更多的是讨厭母親口口聲聲的“上重點班,讀重點大學,趕緊寫作業,你的任務就是學習。”

他和李玩不都是一樣的嗎?父親強行更改她的志願,認為自己做的才是對的。

...

圖 | 狗十三電影截圖

沒有對等的思考,沒有設身處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這一切真的是李玩喜歡的嗎?

李玩的父親習慣以家長高高在上,過來人的身份來審視孩子的世界,高姿态的提問者終歸聽不到低姿态者的回答。

留下的是怨恨的眼神與被接受安排的一切,沒的反抗,因為隻有聽話才是最重要的。


03 成長,無人知曉

成長二字,不需要過長的時間,有時候隻需要一夜便足以。

這場悄無聲息的成長,終究還是一個人默默走過來了,隻不過眼裡少了當初的純真,多了一份成人的世故與圓滑。

接受了新買來的狗狗,學會了不再當面提出“這不是愛因斯坦”。對于老師熟練無情地打死那隻搗亂課堂的“蝙蝠”,李玩不再感到意外,不再感到有什麼不妥。

...

圖 | 狗十三電影截圖

飯局中,盡管不喜歡吃狗肉。在面對長輩夾給自己的那塊紅燒狗肉後,李玩沉默的吃下那塊狗肉,她終于成為了所有人心目中期待的乖巧聽話,懂事的孩子。

沒有人細細觀察李玩的變化,探究她的沉默與冷靜,他們更關心的是李玩能否按照規定好的線路走下去,成為他們都喜歡的大女孩,然後結婚生子平安直到到老去。

可我看到了李玩眼裡的淚水,看到了她的無奈與被迫接受。

看到了她的妥協,向成人世界的低頭,邁出顫抖的腳步,踩出稚嫩卻成熟的步伐,沒有人知道李玩經曆了什麼樣的疼痛,什麼樣的脆弱無助,才能做到一夜長大。

影片最後,當李玩看着弟弟學習滑冰時,幼小的弟弟多次站不穩,朝着李玩求助:“你幫幫我,我還是不會滑……你幫幫我……”弟弟稚嫩的臉龐充滿了對陌生世界的恐懼與不安,渴望有人攙扶一把,以便試探性踏入那個世界。

李玩麻木了,呆滞地站在場外,看着弟弟,悄無聲息,靜靜地看着遠方,靜靜地陷入這片陌生的天空之中。

...

圖 | 狗十三電影截圖

“高遠,你見過真正的大人嗎?”道出了李玩最實際的心聲,她還是個少女,但已步入成年人的世界裡。

少了童真,少了靈性與心動。成熟得可怕,李玩的變化不正是你我曾經的模樣嗎?

定制的青春,無人知曉的成長,也許才是對千千萬萬個李玩的最好诠釋。

...

來源,微信公衆号:新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