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看過《我和我的祖國》,所以對于《我和我的家鄉》我是抱着期待的。

相比之下,我認為《我和我的家鄉》更勝一籌,勝就勝在接地氣。影片選擇了五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鄉村或者是地區-北京,貴州,浙江,陝北,東北。

這五個故事也是表達了不同的立意。《北京好人》是很平淡的故事,這樣的事情也許每一天都會發生,生病需要錢的親人,自己不算很多并且有用處的存款,冒名頂替用醫保卡去看病,最後讓我最感動的的點就是張北京因為高血壓而住進醫院差點被手術的時候,他的表舅打算自己獨攬這件事情的責任,那個時候的他明明連冒名看個病都害怕的一直流汗的人,在放出來的時候,也隻是揮揮手說“我以後把蒲公英當飯吃,一日三餐。”看着他背影,特别打動我,在這種情況下,他沒有把自己的病放在首位,而是考慮外甥的情況。真實而又充滿美好。

大山的故事總是充滿玄幻色彩的感覺,《天上掉下個UFO》,是我沒有看明白的故事,但是被稱為“唐探2.9”的這部也是充滿着搞笑的因素。科技興國,家鄉更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不論是偏僻的山區還是發達的城市,我們都會有我們的優勢,也是這樣才讓家鄉,讓我們越來越好。

《最後一課》是所有人都覺得充滿淚點的故事,也确實是如此,範偉有一種讓人感到溫暖的特質,他把那種憨厚并且做事一絲不苟的樣子演到極緻。最後一課的時候,範老師答應給學生拿到手的紅色顔料,因為大雨滑了一跤的緣故,被小溪水沖走,我想當時他看着染紅的水,更像是讓一個孩子的夢想都随之破滅的感覺,所以他才會念念不忘這麼多年,在那個閉塞的小山村,從最開始範老師自己都待不下去,到慢慢的勸孩子們來上課,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每一個夢想都應該被呵護,當他忽然發現這并不是當年的時候,他在大雨裡看到那個閃閃發着不一般的光的房子的時候,那個鏡頭真的記憶尤深。黑乎乎甚至看不出來到底是怎麼樣一個結構的房子真的變成了熠熠生輝的學校的時候,仿佛在那個黑乎乎的紙上看到了一般。老師不泯滅孩子夢想的感情再加上長大成材的孩子不忘家鄉的故事,總是那麼感人而又那麼真實。

《回鄉之路》是我個人最喜歡的單元,也是我流淚最多的片段,因為我認為這個故事有反轉,雖然這個反轉在意料之中,但是在高媽媽那句“有志者,事竟成。”就好像印在腦子裡一般,一種再回轉,深受高媽媽啟發的闫飛燕,在飛機上遇到了回來參加典禮的學弟,那個時候她滿是對這個人的不屑,覺得他吊兒郎當,但後來才知道他做過的事之後,強強合作,造福家鄉。讓我們知道治理沙土,獲得綠水青山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多劇透)

《神筆馬亮》還是延續了一貫的一句風格,在這幾個單元裡是最沒有淚點,但是并不缺少笑點的存在。放棄國外高等學校深造的馬亮,瞞着媳婦紮根農村,似乎他心裡隻有老百姓,可是他也會在夜晚看着《當個好爸爸》,質樸的農民老百姓,讓這個故事那麼接地氣卻又那麼溫暖。

作為今年開年我看的第一部電影,我覺得相當不錯,這部電影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了不同的故事,老師,企業家,甚至是外賣小哥,每個人都在這個社會上承擔着不同的責任和工作,可是他們是組成家鄉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也正是因為有他們的存在,家鄉才會越發展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