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一個觸目驚心的話題,
去年發生過一起慘案——
南京一女子,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丈夫砍死,
僅僅是因為,她不堪忍受家暴想跟他離婚。

像這樣的家暴悲劇,我們見了太多太多,
但這則新聞,格外讓小編痛心,
受害者不是沒有反抗,
她拼盡全力去離婚,可最終……

而今天要聊的這部電影,講的也是家暴,
但很特别的是,在片子一開頭,家暴就結束了,
因為遭遇家暴的妻子,反手殺死了施暴的丈夫……
《一夜》

聊劇情之前,必須要安利一嘴本片的神仙陣容——
導演白石和彌,日本中生代導演中堅力量,
多次提名日本電影學院獎的最佳導演,
成名作《花火》,至今仍是豆瓣神作。


除了導演牛x以外,
主演也都是日本影壇各個年齡層的尖尖兒——
有日本國民級女神,田中裕子。

有《小偷家族》裡的妹妹松岡茉優;

主演《浪客劍心》的男神佐藤健;

主演《俺物語》的喜劇明星鈴木亮平;

能請來如此強大的陣容,這片注定不簡單——
故事要從一個深夜說起,
那天,大雨滂沱,一切都籠罩在陰郁的色調下,
一個喝醉酒的男人罵罵咧咧的從出租車下來,
他嚷嚷着要去酒吧喝酒。

另一邊,車裡的司機重新啟動車,
挂上倒擋,一腳油門踩下去,隻聽哐當一聲,
男子被撞倒在地,再也沒有起來。

能如此淡定的殺人,
他們之間到底有多深的仇和怨呢?
鏡頭一轉,給出了答案——
那個司機名叫小春,是3個孩子的母親,
而那名被她撞死的男子,其實是她的丈夫。

為什麼要下狠心殺死自己的丈夫?
原因很簡單,因為家暴——
丈夫不僅不拿她當人對待,
就連家中的3個孩子,都沒能逃過丈夫的毒打,
大哥嘴角淤青。

二哥胳膊被打到骨折,臉上貼着紗布。

而最小的妹妹,全身上下更是沒一處不帶傷。

面對三個懂事聽話的孩子,
小春緩緩的說出那句她憋了好多年的話——
你們的爸爸,被媽媽我殺死了。
“再也不會有人打你們了,以後你們就可以随心所欲的生活,可以自由的活下去,可以成為你們想成為的人。”


說完這句話,小春便坐上了去警察局的車。
離開前,她還留下了一個承諾——
等她15年,15年之後,她再來跟孩子們團聚。

可惜的是,生活并沒像媽媽說的那樣迎來自由。
實際情況糟糕無比——
這個支離破碎的家庭折磨着三個孩子,
他們每個人都困在“虛幻的自由”裡無法脫身。

大哥沒有如願在電子公司就職,而是待在家裡的出租車公司。
過往的經曆造成他口吃的毛病,
他不擅長跟人交流,哪怕是跟自己的妻子。

因為擔心妻子和孩子介意他媽媽是殺人犯,
便一直對其謊稱媽媽在早年間去世。
誰知,謊言被戳破,反倒把妻子和孩子越推越遠。

至于二哥,他從小就夢想當一個小說家,
可現在卻在一家不入流的雜志,寫不入流的文章。

最後是小妹,她跟随大哥仍生活在老宅子。
同樣是因為母親,她在美容學校被同學嘲笑,遭受霸淩和侮辱,被迫退學。
之後便在酒吧打工,成了一名陪酒妹。

這15年,兄妹三人過得都不容易,
但為了生活,他們還是硬着頭皮扛了下去,
漸漸的,他們習慣了當下,也習慣了沒有爸媽的日子,
甚至漸漸忘了當初和母親的約定……

直到這天晚上,有人在屋外敲門,
打開門一看,兄妹兩人都怔住了——
門外站着的是,15年沒見的母親小春。

本以為會上演一場痛哭流涕的至親重逢戲碼,
可現實卻是,沒有眼淚,沒有感動,隻有冷漠,
小妹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而大哥更是直接關上了門。

母親想要抱住兄妹兩人,可換來的卻是掙脫和躲閃。

母親回歸帶來的沖擊,
不亞于十五年前入獄時給這個家庭帶來的動蕩,
在旁人看來,媽媽殺掉家暴丈夫是多麼有膽量的事,
影片裡就曾有不止一個人這樣“贊美”過她。

然而隻有當事人知道,
他們要面臨的卻是另一種不一樣的困境——
盡管媽媽是為了拯救孩子,才扛下了所有罪惡,
但她沒意識到,她的沖動之舉,同時也改變了3個孩子的一生。

面對“愛”自己的母親時,孩子們内心是複雜的——
他們不能責怪她,因為她是出于愛和保護,
卻也不由自主的有不滿和責難,
于是造就了當前這般糾結的場面。

正如導演說的——
越是親近的人,他們之間的關系就越複雜。
故事要展現的,就是在特殊情境下剪不斷、理還亂的家庭關系。
有愛有恨,既親密又有隔閡。


對于母親的回歸,
隻有妹妹是包容和接納的态度,她仍然深愛着母親。
大哥的立場搖擺不定,一時間難以面對母親。

二哥表面上一副無所謂的姿态,實則有自己的小九九——
在母親回來後,他開始不斷拍照,收集素材。

至于二哥為什麼要拍照,搜集素材?
這個破碎的家庭又将何去何從?
小編在這裡就不劇透了~

看完《一夜》你會發現,雖為一部家庭電影。
但它絕不是印象中主打溫情的日本合家歡電影。
而是通過掙紮求存的一家人,來折射當今日本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冷漠。

片中的大多數角色,其實都是自私的——
孩子們把自己的處境全怪罪于母親,這是自私無疑。
而母親殺死丈夫抛下孩子去坐牢,其實也是自私的。
母親自以為将他們從地獄救起,
實際上卻又把他們推向了另一個深淵。

而這正是以暴制暴的悲劇——
以一種極端終結另一種極端,帶來的并不是解脫,
而是無盡的折磨和傷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