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部片子,我很好奇為什麼自己長久以來一直沒被人校園欺淩。像我這樣長得很有創意的人,天天炫耀自己的美貌,竟然沒人罵;像我這樣五音不全的人,每天在宿舍唱歌,竟然沒被打;像我這樣體育成績優秀的人,竟然沒人嫉妒。難道是上天的垂愛嗎?難道我就是天之驕子,無人敢害朕嗎?
我把這個偉大的結論告訴告訴了老媽,她二話不說,踮起腳尖給了我一栗子:“你這個傻瓜,你不被打,還不是因為你媽我買了學區房?小學裡我們家150米,中學裡我們家200米,高中你住宿,上下學都是你爸接送。誰敢在我的眼皮子底下打我家兒子!”
我竟無語凝噎,隻能仰望我媽的英明神武:N年前看到了兒子被校園霸淩未來,通過一套學區房拯救了孩子的未來。老媽看我垂頭喪氣的樣子,感到很滿足,打算再點撥一下:
“我看什麼校園欺淩,解決起來很簡單。當大人的買一個學區房,保證孩子在外不受欺負;當小孩的買一瓶辣椒水,保證自己在學校打得過。當然,最簡單的辦法是多生多育。誰敢欺負你妹,你當哥的必須打回去,打不過再叫你堂哥去。”
老媽,就憑你這三闆斧,不去當教育局局長都可惜了!
既然我媽都說出了解決方案,當兒子的也隻能去扯一扯校園暴力的原因。
長文警告,深度文警告,理解難度五顆星。
人之初,性本惡
校園霸淩多發于青春期的在校學生,為什麼?青春期除了性器官發育外,還有一個重要器官在成長——大腦前額頁。它主管人的情緒控制,行為評估。如果發育有缺陷,做事會不計後果,直到做完才後悔莫及,而這也是青少年行為的常态。
在《少年的你》中,魏萊最後一次欺負陳念,第二天就跪在她面前道歉,甚至要求她給自己拍裸照作為懲罰。她怕自己被警察抓,怕再次複讀,怕父親再也不理自己。但是,當她霸淩陳念的時候卻說:大家都玩過火了,控制不了。從生理學上分析,這就是大腦前額頁發育不完全的後果。
因為這個原因,法律對于青少年的約束作用很低,孩子不會像成年人一樣去思考問題。在《看見》一書中,柴靜曾經去調查了一個匪夷所思的案件:幾個孩子接二連三的服毒自殺。大人們以為是邪教,政府以為有人教唆。事實上,是因為一個女孩被侵犯,自殺了,其他孩子曾經發過“同生共死”的毒誓,就決定一起離開這個世界。
大腦發育不完全隻能說明青少年自制力很差,不能解釋她們無緣無故的霸淩同學。這就像是潘多拉魔盒的封印不完整,裡面的東西自然就出來了:人之初,性本惡,亘古不變。
青春期從社會學上的意義是:你已經具備了生育能力,在原始社會就是種族的核心勞動力(遠古人類壽命很低,普遍三十歲。)要在殘酷的自然生存,我們需要具備什麼特質呢?極度敏感的神經——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是野獸襲擊的征兆;容易狂暴的心理狀态以及爆發力強大的身體——碰到危險有能力抵禦;對權力的欲望,對性的渴望——部落中,頭領享有優先擇偶權……以上種種生理特征幾萬年以來已經銘刻在我們的DNA中,幾千年的文明曆程也無能為力。
如此看來,原始人和青春期的孩子又有什麼區别呢?他們敏感,情緒不穩定,易怒,性萌動,喜歡争鬥。在一個複讀班裡,大家争不了權力,能争什麼?自然是成績了。陳念作為應屆生去到複讀班,已經是對“老一屆”莫大的諷刺了,而且她的成績甚至排到了年紀前十。真是沒有天理,不讓人嫉妒都難。魏萊家庭條件優越,自然不滿足在小幫派裡當一個“魏姐”,更要在班裡拔得頭籌。如果成績追不上,也就隻能搞一些小動作,确立自己“大姐大”的地位了。
那麼通過什麼手段确立自己的地位呢?這其實和你的對象被你捉奸在床是一樣的,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拳頭。大部分的校園霸淩都是源于彼此對某樣東西的争鬥,譬如你搶了我男朋友,你損害了我的尊嚴,你奪取了老師的注意力……陳念不僅成績好,而且是帥班長的女朋友,當然被人嫉妒。
關于校園霸淩,很多人埋怨那些冷眼旁觀的“看客”。事實上,任何一個正常人,除非他正義感爆棚,遇到同學被霸淩,大部分都會成為“看客。”首先是因為伸張正義的成本太高:因為一個不起眼的人而去得罪一個幫派,如果你沒有相應的實力,就是飛蛾撲火。其次,人之初,性本惡。陳念雖然是大家同學,但她也是一個強大的競争對手,大家的潛意識是疏遠她,對抗她。最後,陳念自己的态度也很有問題。雖然網上大家都在吐槽陳念班主任說陳念:“同學關系沒搞好,導緻被人搞。”但這也确實是一個客觀原因。
她自己也承認:“我不需要朋友。”這意味着她對别人的冷漠,誰又會傻到用熱臉貼冷屁股?她的座位被人倒了紅墨水而無人指證,已經很能說明她孤僻冷漠的性格了。畢竟,在胡小蝶的座位被倒墨水的時候,她也沒吭聲。
人之初,性本惡,如果沒有成熟的大腦前額頁來壓抑原始沖動,每個人都會是一個惡魔。
一切為了高考
陳念的一句話總是萦繞在我的腦海。第一次被警察審訊胡小蝶的死因,她矢口否認,後來提及原因說:“我不想影響高考”:被魏萊他們在小巷子霸淩,她找到了小北,還是因為:我不想影響高考;當警察因為魏萊的死因,找上門來時。陳念回答:能晚點嗎?我還有兩科沒考完。
一切為了高考,朋友“被殺”的真相沒關系;自己被霸淩,拍裸照也沒關系;自己殺了一個人也無所謂……高考面前,萬般皆下品,我心自巋然不動。
事實上,陳念是一個很聰明的人,她選擇相信劉小北而不是警察。他報警了,但依然被霸淩;她明明已經被報複了,但警方依然是口頭警告;隻有等到人死了,警方認為事态升級,才排除兩個便衣跟蹤她。就像是陳念說的:我報警了,但又什麼用呢?
以前看了一本書《房思琪的失戀樂園》,我在微信讀書上寫了一篇書評,後來被封了。内容大概是體育教育的缺失導緻了房思琪被老師強暴。這個理由很奇葩,聽了很想笑,但我是認真的。大家之所以不理解,是因為我們在這種體育教育缺失的環境下長大,不能體會到體育對人的重要意義。就像是陳念上體育課時,就拍了一下排球,然後老師就宣布自由活動,也可以回教室自習。此情此景,大家或多或少都經曆過,尤其在期末。
我不同,我是一個壞小子,徹徹底底的壞。在高考的前幾個月,體育課已經消失了,體育老師宣布長期感冒。作為體育課代表,我憑借響當當的号召力,慫恿同學去打球。最後,大家含笑不語,看着我在窗外一個人打兩節課。
體育競技,鍛煉的是人的精神:不屈不饒,敢于争鬥,團隊合作。房思琪要是有點鬥争精神,也不至于被李老師強暴時半推半就;也不會被強暴後用詩詞和文學麻醉自己。陳念要是有點體育精神,被人欺負時也不會低頭擦淚;被人欺負後也不會息事甯人,默不吭聲。
體育競技,譬如足球,籃球,它們其實是對我們祖先殘酷自然生活的真實模拟:你有對手,有隊友,有傷痛,有快樂.不搞體育競技的人不能培養健全的人格,就像是一個沒打獵的孩子是不可能有獵人的堅毅,書和題目也無能為力。
另外,體育讓人自信。我們最基礎的自信是什麼?它源于我們對自己身體的控制。一個經常鍛煉的人,身材健碩,肌肉有力,對自己百分之百的控制。這種人站出去就有一種自信陽光的感覺;但陳念和房思琪這些腦體倒挂的“好學生”,站着就像是抽了鴉片的病人總是低頭看地,有一種病态的書生氣。
和陳念相反的是劉小北,他從十三歲開始就被人打,但是他說:“被打了不可怕,我總會打回來的。”這種存于人類骨子裡的野性,讓他注定成為一個守護者。陳念說自己的夢想是守護世界,但按她這種弱雞的性格,能活着就不錯了。
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
人生下來就注定要适應這個世界,被社會捏造成的任何模樣都不是他能控制的。長大一些,你也許能出淤泥而不染;但如果你從小就生活在陰溝裡,你一生都難以擺脫下水溝的腐臭味。
觀衆罵羅婷暴力,但她有一個比她暴力十倍的酗酒父親,在學校師生面前把她打倒在地;大家罵魏萊冷血,但她有一個比她冷血百倍的父親,因為複讀而一年不和她說話;大家說劉小北本質上是一個小混混,但他接連被父母抛棄,從13歲開始就被人打,沒有成為一個大混混已經是奇迹。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從來沒有人無緣無故的壞,也沒有人會莫名其妙的好。
所以,罵一個女人是婊子,罵一個男人是流氓是沒有意義的,我們該反思社會給他們怎樣的成長環境,給了他們多少關愛。永遠不要期盼在陰溝裡長大的孩子,會自然成為一個健康的孩子。
我講了這麼多,都是一些又空又大的廢話,關于人性,關于社會,關于教育……這都不是我們這一代人所能解決的難題。但是,終歸要有人說出來,告訴你:前途尚遠,但未來可期。
如果非要一點實質性的建議,就聽我媽的:買個學區房,買瓶辣椒水。畢竟,想我這樣的奇葩,長這麼大沒被人打确實是一個奇迹。
朋友,如果還想聽我扯淡,就關注我的公衆号“一我之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