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觀後感。

整個觀影過程,叨叨的手都是緊緊攥着的,分不清是憤怒還是悲傷,隻是覺得自己被套上了塑料袋,喘不上氣來。

“熬過去就好了。”

...

電影開篇便給觀衆一記重擊——死亡。生命的逝去,總是能夠引起更多人的關注。胡小蝶的死亡,沒有主謀,所有人都是參與者,陳念也不例外。是的,被人毆打、捉弄、侮辱的胡小蝶從陽台跳了下去。跳下去之前她問:“他們一直在欺負我,為什麼你們都不做點什麼?”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絕望。被咬得稀爛的吸管,逐漸模糊消失在走廊拐角的背景,還有透着粉色的地面……胡小蝶死亡的控訴,換來的卻隻是一排排上了鎖的圍欄。電影裡有一個細節,胡小蝶的椅子被倒了墨水,在她向身邊的人投去詢問/求助的眼光的時候,所有人都避開了,最後她選擇了坐在那攤墨水上,墨水在裙子上慢慢滲開,這時候的她可能也同時做了另一個決定。

電影裡不止一次出現“熬”字這個詞,不管是面對學習壓力,還是校園欺淩。所有人都在說,隻要“熬過去”“天就會亮!”的确,熬過去就好了。但是在這之前沒有人告訴這些孩子應該怎樣面對天亮前的黑暗,更沒有人想過“如果熬不過去了該怎麼辦?”

熬,并不會過去

現實生活中的黑暗,從來就不是靠熬過去的。胡小蝶熬了,結果成了校園欺淩的犧牲品;小渺熬了,結果由加害者變成了受害者;陳念熬了,結果換來的是變本加厲。

所以,陳念努力掙紮。她走出來,将自己的校服蓋在了跳樓身亡的胡小蝶身上;在椅子被倒上墨水的時候,她始終站着;在被網球砸的時候發出了反抗的嘶吼;在被推下樓梯之後,打電話報警揭露了魏萊的校園欺淩……就像她說的“我想試試”,試試自己的努力究竟可以改變些什麼,但是孤身奮戰的她卻越走越黑。但是很幸運地,她遇到了小北。讓這個悲傷的故事變得稍微美好一點。

...

“讀書,考試,上好大學,找到答案,如果有可能,保護世界”

“那說好了,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

小北,簡單而單純,他向往光明和未來,而陳念就是他生活裡的光明,就是他想要保護的未來。在陳念被圍堵來到他家的時候,他說:“你往前走,我一定在你後面。”之後的這一段是我整部電影裡相對輕松的,因為這時候的他們笑得像普通的少年,幹淨而美好。抛去電影設定,我們生活中的少年不就應該是這樣的嗎?有喜歡的人,有為之努力的目标,對未來充滿期待。

熬不會過去,抗争才會

...

“想不想一起走出去?”

“怎麼走出去?總有一天我們會肩并肩光明正大的走在大街上!”

小北回答的時候,把自己一直戴着的帽子摘了。這是承諾。我們的少年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走出去,希望可以肩并肩光明正大地走在大街上。

但現實卻是殘酷的。魏萊設局,小北被抓進了警察局,陳念被圍堵毆打拍裸照。看到在小房子裡粘着試卷,呐呐自語的陳念,小北自責、憤怒、心痛,像一隻受傷的野獸。陳念失手把魏萊推下樓梯身亡,小北最好了所有的準備,用自己的未來換取陳念的未來。就像在被捕的時候,小北說:“我這個人,沒腦子,沒錢,沒未來,可我喜歡一個人,我想給她一個好的結局。”“隻有你赢了,我才不算輸!”這算是他們最後的抗争?還是掙紮?

幸好,編劇和導演給了兩個少年一個更具希望的結局。結局,陽光在兩位少年臉上忽隐忽現,似乎在跟觀衆說:黑暗過去了,光明要來了!雖然這個代價有點大。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不是所有抗争都會勝利的。因為他們可能遇不到小北,遇不到鄭易,遇不到少年的你……

...

最後,叨叨還有幾點想說的。

關于高考

高考是我們走向光明和未來的路,但不應該是唯一的。

關于對錯

在正确的事情面前,有勇氣堅持“你做得對,你要相信你做得對”。

關于家庭

魏萊的悲劇告訴我們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多麼地重要,請給孩子傳遞正确的價值觀。

關于長大

如果我們無法告訴少年們如何“長大”,那我們就去做能做的去理解,去守護他們,給他們一個更溫暖的世界。

關于希望

我們生活在陰溝裡,但有人依然仰望星空!

關于未來

對未來抱有期待!


-end-

看完電影,一個人在餐廳流眼淚敲字的叨叨唠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