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欺淩永遠是不敗的話題,而現在很多熒幕上的作品,總覺得青春,就是愛情,堕胎,多角戀。

...

其實真實的青春,關于愛情真的沒有那麼多,更多是青澀的暧昧,和模糊不清的沖動和喜歡。

那有多少人,将注意力放在校園欺淩上?

學校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在這個裡面,有混得好的,也有混得不好的,可是學校終究是學校,他最終極的目的是學習。

...

并不是讓某些人,在這個小型社會裡稱王稱霸,踩在别人身上獲取優越感,更有甚的,以欺負他人為成就感。

而魏萊擁有着男女主角,所沒有的一切,但是,卻變态扭曲的在别人身上獲取快樂,從一開始的胡小蝶,再到陳念。

...

隻要看對方忍耐好欺負,并且是那種有什麼,也不敢反擊的人,便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欺負别人,這或許就是生活中常說的老實人。

這個社會并不需要,你的老實和無底線的忍耐,因為有些人,恰恰喜歡在這些人身上,獲取人上人的滿足感,和看着對方歇斯底裡的掙紮。

...

對于傳統教育中,退一步海闊天空這種說法,也要适時的改變,當别人已經欺負到你頭上來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反擊回去。

可惜,胡小蝶和陳念都不是這樣的人,胡小蝶的忍耐,選擇離開這個世界,而陳念的忍耐最後送魏萊下地獄。

...

雖然是失手,但是,不否定是魏萊自己上趕着,自己往地獄走,對于魏萊的結局,很多人,覺得解氣,更有人覺得是活該。

但是,更多的是,魏萊父母一手促成,自己孩子在欺淩别人的時候,卻一本正經地說;“對方家長是什麼身份,他們孩子心理素質怎麼就那麼差,你們學校又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

...

你在認為别人孩子心理素質差的時候,就應該考慮到,欺負别人就要負責後果,從來都是以利益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卻從來沒考慮過人性嗎?

陳念本就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她有一個不靠譜的母親,還有一群欺負她的同學,是一個心思純淨的人,一心想着高考,考上自己想去的大學。

...

可是有些人的存在,偏偏就是以欺負别人為快樂,踐踏别人的尊嚴,來滿足自己的扭曲的心理滿足。

在那些欺負别人的人,在若幹年後,或許早已将年少時候的事情抛諸腦後,但是哪些被欺負的人,将背負這些不堪,用一生去忘記和治愈。

校園暴力是社會不容忽視的問題。

...

社會是靠年輕人推進,而這些年輕人若在學校裡面都沒有很好的去成長,被别人活生生折彎,這必将成為隐患。

不管是欺負别人,還是被欺負的人家長,都要重視這個問題,不要覺得自己孩子強人一頭就覺得相安無事。

...

想着,反正自己孩子沒有被欺負,那就聽之任之,這個世界有因果,你會為之承擔這一切。

在這部電影的最後,何嘗不是又一段人性的考驗呢?周冬雨和易烊千玺的出演,寫實的令觀衆為之顫抖。

...

很多人都在想,要是陳念真的讓小北承擔了犯罪,這就是真的愛情嗎?亦或者他們在對峙的時候,那種眼神裡偷出來的堅定,真的不舍這兩個人就此入獄。

陳念拿到知名大學通知書的時候,陳念母親的那句;“好人有好報,菩薩保佑!”對比小北手上的鐐铐,再和陳念的結局,在這部電影裡,何其諷刺。

...

若陳念,真的讓那個愛她的人背負上罪名,那往後餘生,陳念也不會有電影結尾時的那份平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