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天盛極一時 把你的陰影置于日晷上
讓風吹過牧場 讓枝頭最好的果實飽滿
再給兩天南方的好天氣 催它們成熟
把最後的甘甜壓進濃酒
誰此時沒有房子就不必制造 誰此時孤獨就永遠孤獨
就醒來讀書 寫長長的信 在林蔭路上不停地徘徊 落葉紛飛”
——裡爾克
讀着這首喜歡的詩,闖進了小森中的夏天。

小森是位于日本東北地區某個村莊中的小村落,那裡的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出,豐衣足食。偶爾也會去附近的小商鋪購買日用品,騎行在林中小路。微風輕輕吹過臉龐,是夏日的幸福。
影片介紹了女主市子一人獨居小森的生活。比起電影,我想它更像市子關于春、夏、秋、冬的生活記錄,簡單而豐富。
小森的夏天水汽氤氲,濕熱的氣候易滋生黴菌。市子開始與黴菌作戰,頂着夏日的高溫在房間内點燃火爐,焰火有助于菌群發酵,待火苗即将熄滅的時候放上剛擀好的小面包。

彼時,房間裡的濕氣靜悄悄移往别處。看到蛋糕出爐那一刻不用刻意收拾亂糟糟的心情,它會悄然離去的。就像市子所說:“我才不會被連綿的雨天打敗呢。”
對于我們大多數的來說,夏日最幸福的事情是滿口大嘴吃西瓜。于市子而言,喝上一大杯米酒,便深感滿足。她會親自釀上滿滿一瓶米酒,在夏夜叫上小夥伴一同來品嘗。在那片小天地中,談天說地。

西紅柿柔弱而又堅硬。在陽光的懷抱下,西紅柿可以向陽而生。待到結出紅通通的果實,經過清水的撫摸後大咬一口便可以滿血複活。它可以自制番茄罐頭,也可以放在意面上,别有一番風味。

而番茄在沒有了太陽的沐浴後,很難長成我們所期待的模樣,甚至很多莖葉直接會枯萎。小森的人們大多都會為番茄們搭上果蓬,而市子不願意。倘若建了溫室,番茄将要永遠住在溫室裡。
小森的路邊有着茁壯的胡頹子果樹,未成熟的胡頹子帶着特有的苦澀。熟透後的胡頹子,才會有微微甘甜。拼命長大後的胡頹子,卻鮮少有人問津。

市子重新賦予了它新生的力量,回去洗淨、去皮,搗碎。胡頹子醬即将誕生了。若是感到仍苦澀,加上滿滿的糖就好啦。平凡的胡頹子醬卻也可以給面包抹上鮮豔的色彩。

曾看到一段喜歡的話:
“把詩和藍莓醬抹在荞麥面包上,用樹隙裡的陽光做件毛坎肩,跟貓狗以及啄窗的小麻雀說說話,往深夜的咖啡杯裡倒進碎星星,在心裡裝一個小女孩兒。你如果愛着生活,生活一定比誰都清楚。”
我想市子是這般柔軟的女孩兒。
媽媽福子在幾年前就離開市子去往其他的城市。在市子記憶裡,媽媽總會說謊話,偶爾也會偷偷懶。而更為之重要的是媽媽對她潛移默化的影響,對一道青菜的用心、對平凡生活的熱愛……
直到現在,她仍會說“胃裡之蛙”、會自制“伍斯特醬油”…任何事情還是會親力親為,用自己身體的力量去感受。

市子曾經也離開過這座村莊,因實在無法适應城市的喧嚣和紛擾,她逃了回來。這一次,她對自己有了新的認知。方向也逐漸清晰,她更加堅定。
活成一棵樹的模樣,一半灑落蔭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她也會對生活有所期待,盼望着着春天播下的種子,秋天可以獲得豐收。會期待着媽媽可以寄來長長的信……

正如《倫敦生活》所說,“做一個浪漫的人需要滿懷希望。”
孤獨是人生常态,我想生活也是可以美好而又溫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