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就是火影附體各種回憶,一季都已經名人初見了,三季開篇又是低端的體能訓練菜雞互啄,這不是回到原點麼,經典“作品火了就來回摁着觀衆摩擦”,預感後面都是延續二季的緩慢推進+反複套路,又要淪為商業流水産品,想想心理測量者也是除了一季驚豔萬分,後面一直走下坡路,越來越精緻的隻有畫面制作,op變得不好聽這點也是,真是惋惜。
看了下編劇團,從6人到5人到隻有兩人,可以理解(不能)。
弊端也越來越明顯,競技番競技的時候就少講些心态氣勢感情有的沒的,太多文人煽情的東西,糊弄小孩子還行,想打動成年人還是平衡要做好,多講技術點,真正的高端局,滿腦子都在想怎麼打怎麼瞄怎麼走位、預判讀盤算子看局勢,這才是競技,哪那麼多時間想些亂七八糟的。
日本這些競技番怎麼說,總是十七二十歲的小夥子輸給四五十歲的準老年,英國大力士打松果糖豆閃電鞭嗎,由此引出的戰力體系崩盤很明顯,前兩季層次分明,到這成了綿谷新穩定四連勝若宮詩暢,卻和聽力體力大幅下降還身患舊傷的準退休老将打個難分難解最後還輸了,那你想想女王那邊的戰力體系得有多撈,但詩暢是吊打千早的,千早對寶媽前女王卻險勝,女王戰詩暢又和前女王打得難分難解,東日本挑戰賽是須藤禮讓才出的代表,否則赢的極可能是須藤,但是須藤對陣太一兩場皆隻險勝,千早對太一也隻是險勝,千早對須藤兩場險勝,兩人實力55開,理論上須藤是被詩暢和綿谷新吊打的角色,結果綿谷新卻輸給了本應該輸給須藤的老将,千早哪怕在A級選手中也是頂流存在,周防名人一句話就打到谷底,作者還不如再讓她手指受傷這樣觀衆心裡可能都會舒服一點。以上比賽相隔時間不超過一年,這一季是戰力體系崩壞的一季,感覺很多關鍵點作者不知道怎麼安排,也或許是讨好觀衆,都用意外+險勝的形式應付過去,綿谷新對太一那場更是直接切鏡跳過,勝多少枚都沒說。
如果是為了讨好觀衆大可不必,聽說原作在日銷量和口碑都在下降,我也覺得作者能力有限把控不住劇情發展,總讓我想起高開低走的棋魂。
我大概能理解作者想表達選手狀态對賽事的影響效果是很大的這種觀點,但職業選手為什麼是職業選手,就是因為在賽事中穩定發揮實力是職業選手的基本要求,超常發揮才是應該不應該的問題,如果一個人實力發揮很不穩定,他連海選賽都過不了,還談什麼做職業選手。而且講真,你作為觀衆,看到正常對決的比賽多,還是意外叢生的比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