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衆号:愛深情解讀(XMS-2018Y)

我很喜歡張震和倪妮主演的古偶仙俠劇《宸汐緣》,它跟一般的偶像劇不同,不是男女主談談戀愛,打打妖怪,便完了。這部劇可以說是仙俠劇的天花闆,影響力被市場低估了。

全劇最核心,也是最精彩的部分,要數九宸與師尊坐而論道。這裡的道,說白了就是一個人的選擇、使命和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的探讨。

師尊讓九宸舍棄身負魔種的靈汐,以此來拯救蒼生。

可九宸卻認為,靈汐并無罪,隻是懷璧自罪。她身負魔種,是因為當年幽都山大戰,魔君的最後一股元神注入到還是個嬰兒的靈汐體内。倘若不是靈汐吸走了這股元神,那麼身負魔種的人就是九宸。換而言之,是靈汐救了九宸。

作為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對世界一無所知,她有什麼錯?就要被世人所抛棄,成了禍害蒼生的異類?

...

難道舍棄她一人,世界就能真正和平,蒼生就能真正被拯救了嗎?

顯然不能。就算得以和平,那也是暫時的。

所以九宸心中的道,與師尊的道相悖。

師尊遵守所謂的大道,舍其一而求完整。

而九宸認為,既然舍棄的是其一,那天還是完整的天嗎?

師尊問九宸,倘若天地危難,以你之死拯救蒼生,你可願意?

九宸答願意。

師尊又追問,既然你可以死,為什麼靈汐就不能死?

九宸想不通。

這個命題,九宸沒有想通的是,靈汐想活着,從未想過自願去死,人為自己而活,有什麼錯?

...

而九宸,将驅魔和拯救蒼生為己任,到危難時刻,如果真要犧牲自我,成全大家,他覺得責無旁貸。

這就是格局和心境問題,也是人生價值觀選擇問題。

既然靈汐隻想為自己而活,又沒做錯任何事,别人哪裡來的權利剝奪她的生命?自願與被迫,完全是兩碼事。

既然在舍我和舍她之間無法做到兼得,死局無法解開,九宸才會冥思苦想,尋求一個破解死局的 “道”。

我們來欣賞一下這段論道,無一不是在探讨:人究竟應該怎麼活,才能活得通透,才能明白自己身上的真正使命。

...

師尊:萬事萬物皆有定數,強求不得。你心中有惑而不得其解,乃是你已泥足深陷,别無出路。唯目所見,格局所限。坐井觀天,又怎能觀天之浩瀚?莫非你井中所見是天,你所未見,便不是天了嗎?
九宸:弟子即便身在其中,又怎能不知天地浩瀚。格局,或許能遮蔽我的雙眼,卻遮不住整座的天。
弟子觀天,乃是用之以心,胸懷大世,天便是天,不分内外。不管置身于何處,少一片少一點,都不算完整。敢問師尊,這不完整的天,還能稱之為天嗎?

解讀:師尊認為九宸格局有限,坐井觀天,心中隻裝着小情小愛,不顧蒼生。

九宸辯解,隻要心懷大世,無論身在何處,心中那片天就是自己所見的天地。如果少了一部分,那就不再是完整的天地。

...

師尊:一方天地,一重法則。法中有序,序中含道。萬物負陰而抱陽,背道相馳,唯能取其一。當思量孰輕孰重。為留一汪落水,而舍整座天地,值否啊?
隻因一念之差,而毀一方天地,天地既毀,又何來落水?愚否?
九宸:弟子從未想過要毀一方天地,也不許一方天地因弟子而毀。

解讀:師尊認為世間萬物皆有命數,外界力量不可改變。靈汐不過是萬物之一,你要因為一個微不足道的生命,毀掉整個世間的和諧(靈汐身有魔氣,會喚醒魔君,存在潛在危險),太愚蠢。

師尊:此乃死局無解,你可是悟了?
九宸:不悟。弟子堅信,必有其破解之道,萬物負陰而抱陽,雖背道而馳,卻終有盡時相聚。陰陽沖氣以為合,弟子要取的,便是那個合。

解讀:九宸認為雖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陰陽兩極分化,但終究會有一個折中的解決辦法,而不是一味地認命。

師尊:十萬天兵天将,你亦能含淚殺之,那可是六界蒼生啊。

...

解讀:師尊講世間大道,說服不了九宸,提起他的往事。既然你連自己的十萬下屬都能殺,為什麼區區一個靈汐不能殺?生命與生命之間有何區别?

師尊的這個問題,相當誅心。畢竟,這是九宸的心病,每日午夜夢回,都成了九宸錐心之痛。

九宸:凡人常說,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凡人尚且如此,我受凡人香火,被尊稱為神,當如何?
這個孩子,她對我有恩。她有今日種種,都是我的過錯,我怎能棄她而不顧?
師尊:以你的修為,沒有她,魔君也奈何不了你,她有今天是天道,天道不可違。你莫要害人害己。

解讀:九宸認為,既然個人使命和責任都與師尊提倡的接受命運安排背道而馳,那我索性不遵守這個道。逆天改命,直面自己的本心,問心無愧,做自己無怨無悔的事。說到底,這是一個人究竟應該怎麼取舍的問題。

...

九宸:既不可違,弟子便不遵這天道,弟子欲直面本心,遵己之道,立命于因果。當日所為是因,今日種種便是果,靈汐不是那汪落水,這方天地也不是蒼生。師尊仙法超然,不是弟子能及。但那畢竟是師尊的道,不是弟子的道。師尊為弟子指示方向,但始于足下的路,仍需弟子親自前行。

解讀:靈汐對九宸有恩,當年的幽都山大戰,十萬天兵皆入魔,自相殘殺,而九宸的殺氣太重,若不是魔君的最後一股元神被弱小的靈汐吸走,那麼,此時魔氣入侵的就是九宸。某種角度講,九宸欠靈汐一份救命恩情。

人應當學會感恩。既然大道理,蒼生大愛在九宸這裡行不通,那麼,就選擇回歸本真,回到自身的小情小愛上,一命還一命。這就是最通透的活法。

很多網友在彈幕裡說,若不是九宸喜歡靈汐,早就把靈汐殺了,哪裡還講這麼多大道理。

但,我認為這隻是比較膚淺的理解。九宸喜歡靈汐,是事實,也是九宸舍不得靈汐死的原因之一。

根本原因還在于,九宸作為一個司戰之神,以守護蒼生為己任,骨子裡的正義理念無法更改。假如他不喜歡靈汐,卻要求九宸去殺害一個無辜生命,這不等同于将他逼到“魔”的邊界嗎?

...

魔是什麼?

魔并不是單純指一個魔君,而是人心中的邪念、惡念。貪婪、偏執、欺騙、殺欲、邪惡等均是魔。隻要某種想法太過,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人就會出現傷害别人、禍害社會的行為。人人皆有可能成魔。

靈汐本性善良,并沒有禍害社會,卻要逼着九宸去剝奪她的生命,原因隻是她極有可能會“犯罪”,這樣的做法,隻會兩敗俱傷。

一,九宸身上背負着殺害無辜的罪孽,殺欲增加,心中的愧疚感長期無法發洩,人就會走進思想的死胡同,就算法力再高強,也會有爆發的一天,入魔也就不遠了。

二,原本隻想好好活着,享受這世間美好的靈汐,卻因身上帶着危險基因而被剝奪生命,結局隻有兩種,要麼死了,要麼成魔,報複社會。

魯迅說:不在沉默中死亡,便在沉默中爆發。

等到靈汐真的被逼到成了魔,人們便會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評論:你看,我就說她會入魔,她就是禍害份子,早就不該讓她活在這個世上了!

殊不知,原本一個善良的人成了罪犯,都是被逼出來的,都是因為這個世俗無法接納她。

...

九宸從高高的神格上降為接地氣的人格,學習凡人“投桃報李,珍惜寶貴情誼”,這就是成熟的表現,這就是一個人最通透的活法。

當你活得通透了,又怎麼會違背良知,舍棄小情小愛,成全所謂的世間大愛。頭頂萬丈光芒,實則内心愧疚不已呢?

倪萍老師發表演講說:“當你真正成熟了,心中升騰的反而是朝氣和赤誠。這種成熟,是建立在初心、視野和格局之上。卻又不失真誠、純粹和通透。”

毫無疑問,九宸是成熟的,在通往通透的路上,他堅持初心,從未忘卻要保持真誠、純粹、直面本心。愛了就是愛了,愛了就大膽承認。愛了,就要尊重她活着的權利。哪怕你是她最愛的人,也沒有權利,剝奪她的生命。

這樣的男人,理性、睿智、通透,值得托付終身,也是個理想型完美男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