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白這部劇有什麼值得那些80後文青男高潮的地方?就因為它是康洪雷的三部曲之一所以就要吹捧?要我說,某黨的重點從來都隻在鄉下,這部劇将戰場硬搬到城市,迎合的是當年的城市化浪潮下人們對大城市的追求,對鄉村的厭惡;還有這部劇通篇都是在鼓吹反智主義,文盲的四道風輕松碾壓海歸學霸何莫修,尤其是在戰場表現和感情進展這兩方面,難道當年的知識分子都那麼膽小怕血?君不見,在當時的遠征軍、駐印軍和74軍等國軍嫡系精銳裡,投筆從戎的大學生士兵比比皆是;君不見,在當時的國軍空軍裡,大量的飛行員都是海外華僑回國參加抗戰的;君不見,在延安,知識分子們唱着《黃河大合唱》奔赴抗戰前線。同樣是富家子弟、海歸和學霸,他們就慫了嗎?而何莫修不管在戰場上還是情場上,都是那樣一副已經慫得已經不能再慫了的慫樣,在情場上的表現都快趕上武大郎了,在戰場上的表現又和早期的許三多有得一拼,而文盲的四道風卻反而是賈寶玉+西門慶+關雲長+嶽飛+呂布的王炸結合。個人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可能确實有一點鼓吹反智主義的嫌疑;一方面,可能作者為了劇情需要,強行讓何莫修的人設向北大屠夫陸步軒看齊;另一方面,作者和劇組可能受之前的《團長》的影響,認為把知識分子寫得很慫是一個很好的噱頭,所以需要強行安排進一個比林譯還林譯的角色。所以,心疼張譯這個好演員。還有,80後那些個文藝男青年真沒必要抱着“情懷”二字作文章,什麼“哭得稀裡嘩啦的”都一股腦的往豆瓣上寫。這片子太反智主義了,太讀書無用論了,真沒必要搞“稀裡嘩啦”!
客觀評論一些并洗白何莫修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爛尾而且過度煽情
比起其他兩部“姊妹篇”,這一部,第一就是大結局有點爛尾了,看之前我還以為又要寫到三年遊擊戰争時期;第二就是作為一部諜戰片,它的節奏按理說應該偏理性才對,結果它搞了很多歌曲植入在裡面,反而就顯得過度煽情。兩顆星給兩個女主角,一顆星給“ ...
為什麼我要扣兩顆星?
本來這劇寫得是很好的,但我還是想給它扣個兩顆星。為什麼?第一,短視頻的自媒體要背個鍋。因為這個電影,本來它所反映的東西,是很全面的,是很多的,但是那些自媒體,全是清一色的去突出“貧富差距”這個話題。但我看了一遍以後,我所看到的,卻遠 ...
太假了
靠一段貝多芬的音樂就恢複了記憶,這也太假了吧。貝多芬知道了怕是要從墳墓裡爬出來。要是一段音樂就能讓因為腦震蕩而失憶的人恢複記憶,那請失憶的人都來中國,因為中國的街上所有的服裝店,每天都用大喇叭高聲放着音樂。不知道為什麼評分這麼高。全 ...
難能可貴
相當接地氣!因為大多數國産劇隻描寫富人生活,所以像這種描寫底層人生活的作品就比較難能可貴了。隻是這個電影的結局爛尾了。不過我不願意扣分,因為我自己的老家就在大西南的農村,劇中的這個地方就很像我家裡祖祖輩輩生老病死的那個地方,所以我能 ...
有點高級黑了
看到第三十多集的時候,你會發現西安城裡白靈和兆海這條故事線越來越像爛片了,感覺都不是同一個編劇編的,是不是這兩個演員耍大牌呢,強行給自己加戲。反感百靈,她那條故事線就像是拍的現在這個年代的一個什麼小清新校園愛情電影,分分鐘讓人出戲, ...